侯軍峰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醫(yī)院 林州456550)
冠心病是常見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以中老年人為高發(fā)群體。心絞痛是由于心肌發(fā)生急劇暫時性缺氧、缺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發(fā)作性胸骨后疼痛、胸部不適等,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銀杏酮酯滴丸是臨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常用藥物,為第5代銀杏葉制劑,具有吸收速度快、起效快等特點,可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選擇性作用于動脈血管。中醫(y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胸痹”范疇,氣血瘀滯、心脈痹阻不通、心腎陰虛為其病機,故應以補腎養(yǎng)心、滋陰益氣、溫通止痛之法治療[3]。滋陰益氣補腎湯具有補腎養(yǎng)心、滋陰益氣、溫通止痛之功效。本研究選取我院144例院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滋陰益氣補腎湯聯(lián)合銀杏酮酯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4例院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2例。實驗組男43例,女29例;年齡42~75歲,平均(58.46±6.17)歲;心功能NYHA分級:Ⅲ級13例,Ⅱ級44例,Ⅰ級15例;病程3~15年,平均(8.62±2.37)年;疾病類型:穩(wěn)定型48例,不穩(wěn)定型24例。對照組男46例,女26例;年齡45~78歲,平均(59.73±6.68)歲;心功能NYHA分級:Ⅲ級15例,Ⅱ級43例,Ⅰ級14例;病程4~14年,平均(9.03±2.17)年;疾病類型:穩(wěn)定型48例,不穩(wěn)定型24例。兩組基線資料(年齡、疾病類型、性別、NYHA分級、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心絞痛介入前后中醫(yī)診療指南》[3]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無精神疾病;無意識障礙;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合并惡性腫瘤、急慢性感染;合并血液系統(tǒng)、自身免疫系統(tǒng)或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嚴重疾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硝酸酯類藥物、鈣通道阻滯劑等常規(guī)基礎藥物治療,心絞痛發(fā)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1.3.1 對照組 采用銀杏酮酯滴丸(國藥準字Z20050393)治療,4丸/次,3次/d,口服。持續(xù)治療30 d。
1.3.2 實驗組 采用滋陰益氣補腎湯聯(lián)合銀杏酮酯滴丸治療,銀杏酮酯滴丸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滋陰益氣補腎湯方藥組成:麥冬30 g,丹參20 g,黨參24 g,杜仲24 g,黃芪24 g,赤芍12 g,川芎12 g,枸杞子12 g,炒棗仁30 g,甘草6 g,水煎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持續(xù)治療30 d。
1.4 療效判定標準 兩組均于治療30 d后實施療效評估。無效:心絞痛發(fā)作頻次、持續(xù)時間較治療前降低<50%,心電圖無明顯改善;有效:心絞痛發(fā)作頻次、持續(xù)時間較治療前降低50%~80%,心電圖明顯改善;顯效:心絞痛發(fā)作頻次、持續(xù)時間較治療前降低>80%,心電圖恢復正常。將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
1.5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2)對比治療前后兩組血液流變學水平,包括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采用HL-5000全自動血流變分析儀檢測。(3)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經(jīng)(LVESd),采用XF-7800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檢測。
1.6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血液流變學、心功能指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療效)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6例無效、27例有效、39例顯效,總有效率為91.67%(66/72);對照組20例無效、28例有效、24例顯效,總有效率為72.22%(52/72)。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9.200,P=0.002)。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較治療前降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LVESd、LVED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Sd、LVEDd均較治療前降低,LVEF較治療前升高,且實驗組心功能指標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誘發(fā)因素較多,與情緒激動、大量吸煙、飲酒、飽食等相關(guān),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短促、胸部壓迫、胸痛等,嚴重損傷患者身體健康[4]。中醫(yī)理論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心痛、胸痹”等范疇,歸因于寒凝心脈、氣滯心胸、心血瘀阻、痰濁痹阻、心腎陰虛、氣陰兩虛、心腎陽虛等,故主張以補腎養(yǎng)心、溫通止痛、滋陰益氣為治療原則[5]。銀杏酮酯滴丸為臨床常用冠心病心絞痛治療藥物,是由銀杏總黃酮、銀杏內(nèi)酯等主要成分組成的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發(fā)揮擴張血管、調(diào)節(jié)血脂、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提高三磷酸腺苷合成等作用。同時,還能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保護細胞膜。同其他擴張血管藥物相比,銀杏酮酯滴丸在機體內(nèi)可快速被吸收,藥效更為持久[6]。
滋陰益氣補腎湯由麥冬、丹參、黨參、杜仲、黃芪、赤芍、川芎、枸杞子、炒棗仁、甘草等成分組成,其中麥冬能潤燥生津;丹參能活血化瘀、涼血清心;黨參能補中益氣、和胃養(yǎng)血;杜仲、枸杞子能滋補腎臟;黃芪能溫陽益氣;赤芍、川芎能活血行氣、逐瘀通脈;炒棗仁能安補心神;甘草能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diào)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滋陰益氣、補腎養(yǎng)心、溫通止痛之功效[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滋陰益氣補腎湯聯(lián)合銀杏酮酯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調(diào)節(jié)血液流變學水平。分析原因為滋陰益氣補腎湯中黃芪可加快新陳代謝,擴張動脈血管等;丹參具有調(diào)節(jié)血液黏稠度,提高冠脈血流量效果;赤芍、川芎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動脈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綜上所述,滋陰益氣補腎湯聯(lián)合銀杏酮酯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調(diào)節(jié)血液流變學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