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婧
(河南省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中醫內科 鄭州450003)
缺血性腦卒中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造成腦局部組織血液灌注中斷或減少,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的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患者表現為偏癱、失語、意識障礙等癥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臨床通常采用活血、抗凝等方式治療,可有效緩解神經損傷,但易增加出血風險,預后效果欠佳[2]。中醫認為,腦髓由腎精化生,若病及腦髓,則其本質在腎,腎虛則腦髓失養、經脈失養,久病則元氣虧虛,氣虛無法推動血液運行而致血瘀,腎虛氣滯血瘀證貫穿疾病始終,治療以益精填髓、補腎復元、活血化瘀為基本治法[3]?;诖?,本研究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給予補腎復元湯聯合西藥治療,旨在探究對腦損傷特異性生化指標及神經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56~80歲,平均年齡(68.72±3.67)歲;病程3~72 h,平均病程(36.91±5.82)h。對照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55~79歲,平均年齡(68.94±3.82)歲;病程2~70 h,平均病程(36.88±5.79)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西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4]中疾病診斷標準,經頭顱MRI及CT檢查明確存在缺血病灶;存在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中醫符合《中醫內科學》(第9版)[5]中腎虛氣滯血瘀證辨證標準,患者表現出神志昏蒙、言語謇澀、口舌歪斜、頭暈目眩、半身不遂、目不偏移;舌質紅,舌苔少,脈弦細。
1.3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參與本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治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器質性疾?。缓喜⑵渌到y惡性腫瘤;存在腦部手術史。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注冊證號H20130339),10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J20130172),2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補腎復元湯治療,組方:黃芪、熟地黃各20 g,山藥、山茱萸、茯苓、桑寄生、當歸尾各15 g,杜仲、牡丹皮、地龍、川芎、赤芍、桃仁各10 g。用水煎煮取汁200 ml服用,2次/d,1劑/d。兩組均連續治療1個月。
1.5 觀察指標(1)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評估偏癱、神志昏蒙、言語謇澀、口舌歪斜等癥狀改善情況,依據癥狀無、輕度、中度、重度賦予0、1、2、3分。癥狀越嚴重,總評分越高。(2)神經功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神經功能情況,滿分42分。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總評分越高。(3)腦損傷特異性生化指標:分別抽取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離心后留取上層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S100蛋白β亞型(S100β)。
1.6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及NIHS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及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及NIHS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及NIHSS評分比較(分,x±s)
2.2 兩組腦損傷特異性生化指標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NSE及S100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NSE及S100β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損傷特異性生化指標水平比較(μg/L,x±s)
中醫學將缺血性腦卒中歸結為“中風”范疇,認為飲食不節、勞倦內傷、情志不暢等是引發該病的重要因素,隨著病情發展引發機體風、火、痰、瘀、虛等,造成氣血逆亂、腦脈閉阻、正氣虧虛。雖病位在腦髓,但與腎存在密切聯系[6]。腎精可化生腦髓,若腎虛則腦髓失沖、經脈失養,進而出現口舌歪斜、肢體麻木等癥狀,氣虛則血液運行受阻而導致血瘀[7]。中醫在治療中結合辨證論治原則,采用從腎治腦、腎腦同治的方法,注重補腎復元、活血化瘀、補腎填精。
既往臨床多采用他汀類藥物、拜阿司匹林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調脂作用的藥物進行治療,可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穩定斑塊等,但長時間使用易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治療依從性受到影響,遠期效果欠佳[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補腎復元湯聯合西藥治療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緩解病情。補腎復元湯以黃芪、熟地黃為君藥,黃芪補中益氣,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山藥、山茱萸、茯苓為臣藥,山藥、茯苓補脾益胃、益氣養陰;山茱萸補益肝腎。牡丹皮、川芎、赤芍、桃仁、當歸尾為佐藥,可活血化瘀通絡、補氣行血,加以地龍為引經藥,可通經絡、祛風邪、活血祛瘀,杜仲、桑寄生補肝益腎。諸藥合用,可奏活血通絡、補腎復元、益精填髓之效[9]。NSE廣泛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組織中,在腦組織細胞中活性較強,若神經元發生損傷,NSE會釋放至細胞外液中;S100β蛋白為腦特異性蛋白一種,其含量主要集中于神經膠質細胞中,臨床常將S100β蛋白作為判斷早期腦損傷的特異性生化指標,以評估患者腦損傷程度[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NSE及S100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補腎復元湯聯合西藥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可改善患者腦損傷程度,對降低致殘率、改善預后等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給予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補腎復元湯聯合西藥治療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減輕腦部損傷,促進神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