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勝強
(河南省長垣縣人民醫院眼科 長垣453400)
糖尿病發病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會誘發多種并發癥,較為常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原因為微循環障礙、局部滲漏、血流不暢,主要表現為黃斑水腫、視力降低,甚至出現失明[1~2],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眼部健康。隨著治療手段和醫學技術逐步改進,眼底激光、雷珠單抗等治療方式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取得一定認可。目前,已有報道指出眼底激光與雷珠單抗兩種方式聯合治療效果顯著[3]。但暫未形成定論,不少學者仍致力探討。因此,本研究現納入6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旨在分析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60例臨床資料,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女12例,男18例;病程4.0~21.0年,平均(11.3±0.4)年;年齡42~68歲,平均(52.3±1.1)歲。觀察組女13例,男17例;病程4.1~22.0年,平均(11.6±0.5)年,年齡41~68歲,平均(52.8±1.2)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準入標準 入組標準:糖尿病疾病史者;結合眼底檢查、血管熒光造影檢查確診者;病歷資料齊全者;自愿接受此次治療方式者;可完整隨訪者。排除標準:妊娠糖尿病者;合并高血壓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中途轉其他方式治療者;因精神、智力、地區等因素無法配合治療或完成隨訪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眼底激光治療,用激光進行全視網膜光凝,確保治療中均勻分布光斑,各眼光斑1 000~1 500個,光斑與相鄰光斑間距離1個光斑直徑,曝光0.10~0.25 s,從顳上方角鞏膜緣后3.5~4.0 mm部位,微血管與視網膜無灌注區異常吻合病灶位置開始。觀察組給予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眼底激光方式與對照組一致,激光治療后1周,常規消毒,表麻,鞏膜緣與顳上方角鞏膜緣,隧道進針,緩慢于玻璃體腔內注射0.5 mg雷珠單抗(注冊證號S20170003),拔出針頭后,用棉簽按壓,注射后用地塞米松眼膏包裹患眼。
1.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視力和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前房炎癥反應、高眼壓、視網膜脫落、角膜水腫),眼底出血被完全吸收時間、眼底滲出被完全吸收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視力、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視力、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視力高于對照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薄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視力、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比較(±s)
?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低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眼底出血被完全吸收時間、眼底滲出被完全吸收時間比較 觀察組眼底出血被完全吸收時間、眼底滲出被完全吸收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眼底出血被完全吸收時間、眼底滲出被完全吸收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眼底出血被完全吸收時間、眼底滲出被完全吸收時間比較(d,±s)
?
糖尿病作為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并發癥會損害機體各組織和器官,誘發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糖尿病較為常見的一種微血管并發癥,不僅會損傷患者視力,甚至可能出現眼盲。大部分患者會出現黃斑區和/或視網膜彌漫性滲漏、視網膜增厚等狀況,嚴重損害視網膜[4~5]。因此,準確及時評估病變,并針對性制定合理的干預方案,確保病情改善,以達到恢復視力的目的,對患者學習、生活、身心等均有利。
以往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多采用玻璃體切除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因病灶部位存在新生血管,術中出血會干擾分離血管纖維膜,且誘發多種并發癥[6~7]。大部分眼科學者認為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利。也有研究表明,與眼底激光比較,在眼底激光治療基礎上,再加以雷珠單抗治療,其效果更理想。劉燕瓊[8]學者在研究中納入糖尿病視網膜64例,結果顯示,實驗組黃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對照組,視力高于對照組。提示眼底激光與雷珠單抗聯合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效果更理想。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視力高于對照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薄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本研究結果與劉燕瓊[8]學者研究結果基本相符,證實了眼底激光與雷珠單抗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分析原因為:激光治療主要在于改善視網膜滲出和水腫狀況,降低耗氧量,確保視網膜皮層營養豐富,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和數量,抑制血管新生。但此方式風險性較大,操作過程中,極易損傷眼部[9]。雷珠單抗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給藥后可抑制患者體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合成,緩解水腫[10]。對血管通透性有調節作用,促進視網膜對滲液吸收速度,緩解黃斑水腫,術后安全性更高,改善視力作用更明顯。但本研究受樣本量少、涉及時間短等因素所局限,還需繼續完善試驗環節,以進行更系統、更準確的分析,增強試驗可信度。綜上所述,臨床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采用眼底激光與雷珠單抗,可明顯改善患者視力,降低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