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書芬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中心衛生院內科 襄陽4411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伴有咳痰、呼吸困難,可發展為呼吸衰竭、肺心病,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由于慢阻肺病情反復且遷延不愈,易給患者帶來身體、經濟、心理負擔,使患者產生內疚、焦慮感,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有研究表明,除了與疾病因素、家庭支持、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等因素有關外,自我感受負擔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2]。鑒于此,本研究選取80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慢阻肺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齡48~76歲,平均年齡(59.63±4.76)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0.86±7.53)年。納入標準:均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3];疾病確診3個月及以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在70%及以下。排除標準:合并心臟病或其他呼吸系統疾??;患有其他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疾?。淮嬖谝庾R障礙或精神系統疾??;極度不配合或要求終止問卷。本研究符合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規定。
1.2 分組標準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總分≤54分為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總分介于55~73分為自我管理能力中等,總分≥74分為自我管理能力良好;根據以上標準,將80例患者分為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組、中等組、較差組。
1.3 調查工具
1.3.1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 根據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評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4],量表包含4個維度,即飲食自我管理(9~36分)、心理自我管理(4~16分)、治療自我管理(6~24分)、生活自我管理(4~16分),總分92分,分數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該問卷獲得我院相關領域專家認可,其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20,各維度一致性信度系數0.718~0.909。
1.3.2 自我感受負擔量表 根據自我感受負擔量表評估患者自我感受負擔[5],量表包含3個維度,即身體負擔(5~25分)、經濟負擔(1~5分)、情感負擔(4~20分),總分50分,分數越高自我負擔越重。該問卷獲得我院相關領域專家認可,其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61,各維度一致性信度系數0.649~0.863。
1.4 質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一對一問卷方式,告知患者研究的保密性,并詳細講解兩項量表的具體內容及注意事項,當場回收問卷,并對患者填寫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更正遺漏項。本研究共發放80份問卷調查,成功回收80分,回收率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采用雙變量Pearson相關性檢驗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80例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良好18例(22.50%),自我管理評分(81.53±9.52)分;中等35例(43.75%),自我管理評分(67.63±5.83)分;較差27例(33.75%),自我管理評分(48.63±4.83)分。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三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比較 自我管理良好組患者身體負擔、經濟負擔、情感負擔評分最低,其次為一般組,較差組最高。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比較(分,x±s)
2.3 慢阻肺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水平相關性分析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檢驗結果顯示,慢阻肺患者身體負擔、經濟負擔、情感負擔評與自我管理評分呈負相關(r<0,P<0.05)。見表2。

表2 慢阻肺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圖1 自我管理評分與身體負擔評分相關性散點圖

圖2 自我管理評分與經濟負擔評分相關性散點圖

圖3 自我管理評分與情感負擔評分相關性散點圖
慢阻肺好發于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10%左右,每次急性發作后均會不同程度降低患者肺功能。有研究表明,該病發展除與疾病本身、治療方式相關外,與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密切相關[6]。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患者自我管理良好患者18例(22.50%),中等35例(43.75%),較差27例(33.75%);自我管理良好組患者身體負擔、經濟負擔、情感負擔評分最低,其次為一般組,較差組最高;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檢驗結果顯示,慢阻肺患者身體負擔、經濟負擔、情感負擔評與自我管理評分呈負相關。
身體負擔是指疾病對患者造成的負擔。除了疾病本身對患者造成的身體負擔外,患者病情加重、咳喘及呼吸困難,可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且易使患者產生絕望、挫敗感,增加患者消極心理,降低自我管理水平;經濟負擔包括直接與間接負擔,直接經濟負擔即是治療疾病所需的費用或消耗的資源,間接經濟負擔則是因慢阻肺造成的勞動能力降低、勞動時間減少,經濟負擔加重使患者治療及生活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情感負擔是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擔心及自身照顧需求給家庭、社會帶造成負面影響,而產生內疚、焦慮及挫折感等,對疾病治療產生排斥,導致自我管理水平下降[7~8]。因此,除了對患者進行疾病控制、情感疏導外,應加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飲食、心理、治療及生活自我管理[9]。指導患者通過音樂、書籍、下棋等方式緩解負面情緒,幫助患者增加與家屬的溝通,通過傾訴的方式減輕心理負擔,使患者改善消極心理,從而更好地控制自身飲食、治療及日常生活習慣。另外,降低患者心理、情感負擔,能夠加強患者對治療及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通過指導患者規范治療、改變生活習慣、戒除不良嗜好,減少影響疾病發展的因素,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利于控制慢阻肺病情發展,減輕患者身體、經濟負擔[10]。綜上所述,慢阻肺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因此減輕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