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斌,燕慢靜,陳 颯,王林江,李廣智,王東海,張 義
(1.陜西省腫瘤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2.旬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咸陽 711300;3.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54;4.渭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渭南 714000)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意識發展的向往異性期,并嘗試與異性交往,足夠的生殖健康知識儲備、正確的性觀念、完備的自我保護能力對這個時期的高中生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咸陽城區高中生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為今后開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參考。
2017年12月,按咸陽市城區地理位置采用多階段整群抽樣方法進行調查。第一階段,在咸陽市城區僅有的2個區分別抽取高中各2所;第二階段,在所抽中的4所高中內分別抽取3個班級。將抽中班級的所有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本次共發放問卷840份,回收有效問卷818份,有效率為97.38%。
參考相關文獻[1-3],設計《咸陽市高中生生殖健康現狀調查》問卷,并經預調查進行修改調整。問卷共包括三部分內容:一般人口學特征、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生殖健康相關行為和態度。征得學校同意后,由經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利用學生自習時間對其進行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
生殖健康相關知識部分共16題,其中性發育知識3題,常見性病知識6題,避孕及人工流產知識7題。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或不知道得0分,總分16分。
知曉率=∑每人答對題目總得分/∑每人應答題目總分數

本次共調查學生818名,其中男生367名,女生451名,男女性別比為1∶1.2;高一學生511名(62.47%),高二學生232名(28.36%),高三學生75名(9.17%),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N=818)
2.2.1生殖健康知識知曉情況
學生的生殖健康知識知曉率為46.26%(6 054/16×818);性生理知識掌握相對較好,占80.32%(1 971/3×818);但對性病知識(36.23%,1 778/6×818)、避孕及人工流產知識(40.25%,2 305/7×818)掌握較差,見表2。對常見的性病知曉情況依次為艾滋病(94.74%,775/818)、梅毒(45.48%,372/818)、生殖器皰疹(31.91%,261/818)、淋病(21.64%,177/818)、尖銳濕疣(18.58%,152/818)。有63.45%(519/818)的學生知道最佳的避孕方式為安全套避孕法,有12.84%(105/818)的學生知道緊急避孕藥的用法。大部分學生知道人工流產可以引起不孕不育(57.82%,473/818)和習慣性流產(55.38%,453/818),但對其他的危害知曉如大出血(38.02%,311/818)、子宮內膜炎(29.10%,238/818)、子宮穿孔(25.18%,206/818)知曉率較低。

表2 生殖健康知識知曉率統計結果(N=818)
2.2.2對性相關行為的態度
對于婚前性行為,有43.03%(352/818)的學生表示只要雙方愿意或做好安全措施就可發生,有10.39%(85/818)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而46.58%(381/818)的學生持反對態度。學生對性騷擾的認知存在不足甚至誤區,當問到“如果遇到性騷擾,您會怎么辦?”時,學生選擇的前三位是報警、奮力反抗、告訴父母或老師;部分同學回答“他是男生、不會遇到性騷擾”;其他情況見表3。

表3 對部分性騷擾認識的分布情況[N=818,n(%)]
2.2.3戀愛和性行為發生情況
有24.57%(201/818)的學生談過戀愛,有4.65%(38/818)的學生有過性行為。在有性行為的學生中,有42.11%(16/38)的學生沒有談過戀愛;有21.05%(8/38)的學生首次性行為年齡<12歲;首次性行為時,有31.58%(12/38)的學生使用了安全套,地點主要在賓館(39.47%,15/38)和家里(26.32%,10/38);有0.86%(7/818)學生表示其交往的對象有過懷孕經歷。
2.3.1生殖健康知識的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的年級、生源地、學校類型、父母文化程度學生生殖健康知識得分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生殖健康知識單因素分析結果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及性別作為自變量,將知識得分作為因變量納入多項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學校類型是生殖健康知識的影響因素;知識得分,女生高于男生(t=2.311,P<0.05),普通高中生高于職業高中生(t=-10.183,P<0.05),見表5。

表5 生殖健康知識多因素線性回歸模型結果
2.3.2對婚前性行為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的性別、年級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38.660、23.558,均P<0.05),見表6。

表6 對婚前性行為態度的單因素分析結果[n(%)]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和生源地及學校類型作為自變量,將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作為因變量納入多項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支持態度的影響因素;學校類型、年級、性別是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無所謂態度的影響因素,在對婚前性行為態度的開放程度方面,對婚前性行為持支持態度的學生與持反對態度的學生相比,男生是女生的2.488倍,城市學生是農村學生的1.487倍,高一學生是高三學生的0.294倍、高二學生是高三學生的0.460倍;對婚前性行為持無所謂態度的學生與持反對態度的學生相比,男生是女生的3.098倍,普通高中學生是職業高中學生的0.487倍,高一學生是高三學生的0.315倍,見表7。

表7 對婚前性行為態度的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3.3發生性相關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的年級、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學校類型的學生戀愛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的性別、生源地、學校類型的學生性行為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8。

表8 對性相關行為態度的單因素分析結果[n(%)]
將對談戀愛行為及性行為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因素(性別、年級、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學校類型)作為自變量,將是否戀愛、是否發生性行為作為因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模型中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學校類型是談戀愛和發生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在學生的戀愛率方面,女生是男生的0.615倍,職業高中是普通高中生的3.031倍;在性行為發生率方面,女生是男生的0.162倍,職業高中是普通高中生的10.132倍,見表9。

表9 對性相關行為態度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本調查顯示,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僅為46.26%,但對性生理知識(80.32%)和艾滋病(94.74%)掌握較好,這與國內同類研究結果類似[4-6]。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可能與我國的教育體制有關,大部分學校性教育的重點多局限在生理、解剖層面,較少涉及性病、避孕、意外妊娠等方面的知識[5];其次也可能與我國近年來對艾滋病加大宣教力度有關[7]。在本調查中,學生雖然對避孕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知曉率為63.45%,但未能掌握其用法,如對緊急避孕藥的有效服用時間僅有12.84%的學生回答正確,提示首先學校應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學規劃,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向學生講授性生理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其他性病、性安全等方面的輔導;其次,醫務人員在做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時,也應重視除艾滋病以外其他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有研究顯示,青少年性觀念開放、婚前性行為發生率高、無保護性行為是導致其未婚人工流產、感染性病的主要原因[8]。本調查顯示,學生性觀念開放,僅有46.58%的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反對態度;性行為發生率高達4.65%,且首次性行為時僅有31.58%的學生使用了安全套。性行為的發生率已接近廣州等發達地區的調查結果[9];提示咸陽城區高中生生殖健康形勢嚴峻,需要在重視學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同時,也要采取更有實效性的措施,比如推廣安全套進高中等。
本調查顯示,在有過性行為的學生中,有42.11%的學生并沒有談過戀愛,提示高中生性觀念的開放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的想象,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能發生性行為,但也不排除個別學生遭受過性侵的可能。有研究發現,在首次性行為中,有25%的學生是被迫發生的;國內外研究均已證明,被迫性行為的實施者往往是受害者所熟悉的人,陌生人所占比例極小,同時被迫性行為的受害者中男生并不例外[10-11]。但在本調查中,有8.68%的學生不知道或9.90%的學生不認為熟悉的人,包括親戚,故意接觸或撫摸自己身體敏感部位屬于性騷擾,部分男生認為自己不會遇到性騷擾,提示高中生對性騷擾認知不足甚至錯誤,自我保護意識極差。所以在生殖健康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對性騷擾的認知。
本調查顯示,與女生相比,男生生殖健康知識掌握較差,性觀念更加開放,性行為發生率更高,這可能與男女生自身性格特點有關。與普通高中生相比,職業高中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但性相關行為發生率較高,這可能與不同類型高中生的特點和教育環境有關,職業高中生自律性較差,課程相對輕松,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更多。所以,學校應抓住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如對男生、職業高中生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更加直觀、有趣的進行教學,普及生殖健康知識,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不同,這可能與其生活環境不同有關。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新事物,思想相對開放,除了生理層面的健康需求,還渴望得到心理方面的支持。所以家長應重視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和避孕指導。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學習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更好地與之溝通,及時進行教導。
總之,生殖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薄弱環節,因此需要學校、家庭、醫療機構等聯動,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多方位的、有針對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從而提高其知識儲備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地減少不安全性行為、意外妊娠、性傳播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