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月萍
(江陰市城西中心小學,江蘇江陰,214400)
統編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和相應的語文要素,單元導語、課后習題、交流平臺、詞句段的運用,均作為一個整體來安排,略讀課文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滲透其中。因此,教師要略而不茫,突顯單元整體意識,圍繞單元整體安排來確定略讀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內容。
《方帽子店》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該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有趣的故事”。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根據提示,展開想象,嘗試編童話故事。因此,根據單元主題,參照本篇課文的學習提示,結合前一篇精讀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將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提取關鍵信息,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該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前一篇精讀課文《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要求學生借助表格復述故事,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講有趣的故事。語文園地交流平臺中總結了復述的三個方法:(1)不是背誦課文,而是用自己的話講出來;(2)借助表格、示意圖,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3)按順序復述,重要情節不遺漏。“詞句段運用”中還有一條“照樣子,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說的話”的練習。基于此,教師可以將《方帽子店》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四部分:(1)借助詞串學習,梳理文脈,把握文章主要內容;(2)默讀課文,說說最意想不到的內容;(3)轉換角色,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4)討論“方帽子為什么會成為古董”,領悟主旨,升華理解,體會文章所講的道理。這樣既承接了前一課學到的方法,又滲透了交流平臺中的方法,還訓練了轉述能力。這體現了精讀課文“教策略”、略讀課文“用策略”、單元主題一脈相承的宗旨。
略讀課文不宜進行精細教學,但“略教”不等于不教,而是粗中求精,即教師要精心設計粗思路,讓學生精學習。這就要求突顯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于關鍵處、疑難處給予學生引導和點撥。
因略讀課文需要用一課時就完成,字詞學習應略處理,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的特點,將重要的生字詞和短語進行梳理、分類、組塊,將學習生字、學習詞串、把握主要內容統整為一體。如《方帽子店》一課,教師可以將與“方帽子”有關的字詞、短語和與“新帽子”有關的短語梳理成若干個組塊,逐一呈現,整理出帽子變遷的思維導圖,再通過選詞串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理清故事的主要情節:“從前,有家帽子店,小孩子們。后來,孩子們長大后,大人們。于是,。”這樣,學生學習了字詞,教師也很快落實了“粗知文章大意”的略讀要求。
每篇略讀課文前都有一段學習提示語,這既是學生的自讀提示,也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因此,教師可以緊扣提示,刪繁就簡,直奔重點。《方帽子店》一課的學習提示是“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內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部分”。所以,教師教學時不需要精講細讀,只要在學生借助詞串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后,就直奔“找一找,說一說最意想不到的部分”這個重點,然后遷移運用前一篇精讀課文習得的“借助表格提取信息”的方法,讓學生瀏覽課文,提取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完成表1。學生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不僅可以有大量的時間練習復述,而且還能提升閱讀表達能力。

表1 提取課文關鍵信息
葉圣陶先生曾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可見,略讀課文教學不是把教學過程簡化再簡化,而是要有的放矢地教。本課教學“提取關鍵信息”“用自己的話復述”是重點,也是難點,需要教師精講精練。根據學生的現實起點,學生雖在前一課已學習“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但教師一下子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還是有難度的。所以,教師可以以第一個“想不到”的情節為例,半扶半放,先輔導學生填好表格、總結方法,再放手讓他們提取其他情節的關鍵信息。關于“復述”,雖然在二年級就有訓練,但“用自己的話復述”是新要求,學生不可能一下子講到位,需要教師精心輔導。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點評不斷提高要求,如“如果你能發揮想象,把課文里沒寫出來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添進去講就更精彩了”“把大人們戴方帽子不舒服的感受和自己的心里想法都說出來了,講得還跟課文中的語言不一樣,這就叫做用自己的話講出來”。這樣,學生才能逐步做到“有順序,重要信息不遺漏”“用自己的話講具體”。
學習略讀課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應大膽放手,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
略讀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則相機點撥,扶放有度。本課教學可以這樣操作:(1)在自讀中自學字詞;(2)在自讀中找意想不到的情節;(3)在自讀中提取關鍵信息;(4)在合作中完成表格;(5)在互評中提升表達;(6)在互議中深化理解。這樣既能使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又能使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和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基于本篇課文比較長、人物較多、交替出現的文本特點,以及復述訓練是一大難點的學情特點,教師可以增強情趣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角色轉換、單線復述的方法,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如“(1—6小節)如果以小孩子的身份來復述這個內容,哪些重要信息不能丟?將關鍵信息填到表格中”“聰明的小孩子們,你能借助表格中的這些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意想不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嗎”“現在,你們都變成了方帽子店主人,你最意想不到的是哪件事兒呢”“各位店主人,選一個最意想不到的內容,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語,填到表格中,然后一起來講一講,等下推薦一個上來講”。
這樣,學生可以自由地發揮,更容易入情入境,講得繪聲繪色。通過角色轉換滲透轉述的訓練,教師能使學習園地的句段訓練水到渠成。
略讀課文往往都是精美的文章,人文熏陶和思辨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忽略的。在復述完故事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辨:“你能幫故事里的人物分析一下方帽子為什么最后成為古董、被淘汰了嗎?方帽子店主人都氣昏過去了,你怎么來勸勸他?”學生在討論、交流、思辨中提高認識,發展思維,懂得“敢于創新,勇于接受新事物,與時俱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