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古中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變得多樣化。德育的發展速度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分數不能作為讀書的唯一追求,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德智雙優的學生才是教育的本質。本文主要探究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施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德育;高中班主任;對策
在大力推崇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于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逐漸提上日程,班級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最小團隊,班主任作為這個小團隊的領頭羊,在班級的進行德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班主任把領頭羊的引導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會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有著顯著提高,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品德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嚴于律己,取得學生的充分尊重
一位品德素質優秀的教師會讓學生在聽取他的授課知識的同時,還會被他的言語所影響。高中生處于精神生活緊張、學習壓力巨大以及特殊的青春敏感時期,一位品德和學識都優異的班主任會直接影響這個時期學生思想和品德的發展方向,如果班主任教師沒有意識到自身素質對于學生的影響力量,就會失去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限制了德育工作在班級中的開展。
例如,尊重學生的情緒和想法,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行班級班會,學生可自行組成幾個小組,班會主題和內容由每個小組輪流確定和主持,確定之后其他小組至少要有一個代表參與到班會活動中。主題可以是單純唱歌,可以是吐槽某些社會熱點話題,甚至可以是說說自己的偶像等,雖然未來對于他們來說充滿了變數,但是他們仍舊抱有期待,面對這些在成人眼里幼稚得不可理解的班會主題,班主任要做好充分尊重和理解的準備。班會的最后,班主任可以通過總結班會進行德育的滲透。例如,對于社會熱點話題的討論,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是因為大家所站的角度不一樣,我們應該用更寬容的心態去接納不同的觀點。但是同時也要培養自己對事實真相的辨別力,對于有些熱點話題不必太過于沉溺在社會觀點,媒體所述或許只是為了輿論的導向,引導學生建立一個綠色網絡環境,更重要的是,警示學生,即使是在網絡上,不正確的發言或者轉述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教師從自身做起,在學生面前樹立正面、積極、正直和寬容的榜樣形象,才能同時取得學生的尊重,加大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創新教育模式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往往是直接說教,這對于當今社會的高中生來說基本是不太可能被學生接受的。所以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時候還要非常注意找準契機,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思想和品德。例如,不定期每個星期在早上晨讀的時候全班一起朗讀一篇班主任精心挑選的詩詞以及散文??梢允橇簡⒊壬摹渡倌曛袊f》,當全班同學一起朗誦時,內心一定是對祖國充滿了自豪與驕傲。又可以是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慷慨激昂的文字正好符合高中生當下應有的心態。還有更多可以熏染高中學生品德教育的詩詞散文等,作為一個高中生,對文字的理解和對情感的感悟都已成熟,偉人思想的熏陶代替教師的說教,通過這些文字讓同學們自己去感受其中所傳達的愛國、正直、關愛、團結等,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了德育。
三、亦師亦友,增加與學生溝通的機會
高中階段正處于學生的青春期,加之學業的壓力,學生的情緒波動較為嚴重,班主任平時在管理班級學習任務時也要非常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適時地幫助學生疏通情緒,做好思想健康方面的維護工作,避免學生在這關鍵點上誤入歧途。做好這一部分工作的前提是學生能向教師打開心扉,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心里有足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對于學生遇到的問題能夠正面積極地處理和協調。例如,教師可以注冊一個專門收取學生信件的郵箱,每一個學生有問題或者困難都可以匿名發郵件詢問,班主任對于收到的郵件,一定要做到對學生提客觀、正面、積極的回復,更應該保護好學生的隱私,對學生的德育就在這些回信中,不同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不一樣,教育的方法也不所不同,但是最終想到達到的效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獨立、有擔當、有責任心、知禮儀、懂禮貌的優秀青少年。
四、用實踐活動落實德育工作
德育的理論同樣要在實踐中落實,高中生德育的落實工作需要班主任引領,班級活動和朗讀詩文等積累在學生內心的情懷都需要在實踐中得驗證,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科學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將德育落實到實踐活動的橋梁。例如,組織同學們參觀”烈士陵園”,全程解說解放軍戰斗歷史,在烈士紀念碑前一起朗讀慷慨激昂的《少年中國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明白現在他們所擁有的和平安定的生活都是用革命先驅的犧牲換來的,所以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感恩這些為了中國的解放而付出生命的英雄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去風景區做義工,收拾景區旅客亂丟的垃圾、維護景區指示牌等,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甚至可以組織學生去孤兒院關愛兒童,讓他們明白,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幫助和關愛。只有通過實踐中感情的真實體驗,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德育的意義所在。當前的德育工作中在實踐落實的部分確實還存在很多不足,這個問題是我們需要正視的。
五、加強引導,培養學生自我德育的意識
德育的受益主體說到底還是學生自己,高中班主任只是引導和協助學生自我德育意識的成長完整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時要盡量使學生明白,優良的道德品質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從小培養自我的德育,能讓自己建立是非意識,這對人生分叉口的選擇至關重要,哪怕走出學校,沒有了學校的德育,學生依舊能在大是大非的選擇上堅持做不違背道德的決定,這就需要長久的自我德育。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變成一個對社會、對國家真正有用的人。所以自我進行德育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需要做好的一件事。 綜合上述,加強對高中時段的學生做好良好的德育非常重要,而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的重要引導者,應以身作則,根據實際情況創 新德育教學方法,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潛移默化地進行德 育,提升整個高中階段學生的德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忠.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討論[J]學周刊,2020(2).
[2]姜黎黎.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思考[J]華夏教師,2019(36).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