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杜文靜 張愛莉 張健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影響產婦分娩結局和方式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單胎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通過電腦分組方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產婦各40例,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的輪班護理,給予實驗組產婦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剖宮產率和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結果: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時間更短,剖宮產率更低,且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能夠改善產婦的分娩情況,優化妊娠結局,在降低產后并發癥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聯合助產責任制;體位管理;分娩;剖宮產率;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1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89-02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醫療護理也在不斷地完善。特別是對于產婦的護理更是要小心謹慎,做好相關護理工作能夠有效減輕產婦的負擔[1],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是產婦護理中必不可少的兩項措施。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單胎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的具體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單胎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為單胎產婦;②無妊娠高危因素及合并癥的產婦;③產婦及其家屬積極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④在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下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2]。②不配合本院研究者。通過隨機分組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初產婦21例,經產婦19例,年齡24-34歲,平均年齡為(26.1±2.4)歲,孕程35-40周。實驗組中初產婦23例,經產婦17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為(26.8±2.3)歲,孕程36-41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程等一般資料對比結果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
研究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的輪班護理,給予實驗組產婦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即是在待產階段就安排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護理[3],并且明確護理人員的具體責任:首先對入院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醫療設施、醫院環境和相關分娩技術等,并對待產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科普,同時向產婦講解分娩流程和分娩注意事項,讓產婦對分娩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消除產前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保障產婦的情緒相對穩定,提高產婦配合醫院分娩工作的依從性。不少產婦會因為恐懼順產疼痛要求直接進行剖宮產,護理人員要耐心向產婦介紹陰道順產的優勢,并且積極鼓勵產婦選擇陰道順產的方式進行分娩,分娩前帶領產婦做好各項檢查,排除相關疾病和禁忌癥等。生產時通過產婦產程時間不同,進行不同的體位管理,第一產程時指導產婦利用體位的變化或者分娩球等方式緩解分娩疼痛,同時調整呼吸節奏,引導產婦隨著宮縮頻率進行呼氣和吸氣,第二產程進入活躍期,需要再次對產婦各項指標進行檢查,保證產婦順產能夠繼續進行,明確胎位之后指導產婦保持和胎兒脊柱同側的側臥位進行分娩,此時如出現意外情況及時開展剖宮產手術,宮口全開進入第三產程后,指導產婦保持膀胱截石位,跟隨護士口令進行呼吸直到胎兒娩出。產后進行常規處理并留置產婦,無異常后兩個小時送入病房進行產后護理,同時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指導[4]。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剖宮產率和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計算,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對比
由表1可見,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對比
由表2可見,實驗組產婦的剖宮產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產婦的產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對比
實驗組產婦產后出現尿潴留、產后出血[5]等并發癥3例,發生率為7.5%,對照組產婦產后出現尿潴留、產后出血等并發癥10例,發生率為25%,實驗組產婦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婦分娩的結局和分娩的方式受到產力、產道和胎兒情況三方面的影響,通過改善護理工作做好產力的優化十分重要,能夠保證產婦的順利分娩。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單胎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的具體影響,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時間更短,剖宮產率更低,且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聯合助產責任制護理和生產時體位管理能夠改善產婦的分娩情況,優化妊娠結局,在降低產后并發癥中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惠麗雅.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影響[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2):343.
[2]丁子珍,胡成銀,鄒文芹.孕期系統管理及產時體位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2):80-82.
[3]江玲艷,萬建華,李淑萍.助產責任制護理模式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3):4874-4875.
[4]白伶伶.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1):191.
[5]楊艷春.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體位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選擇及結局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4):1838-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