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飛
摘要:創新之于國企思政工作不僅是對時代發展的順應,也是對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切實考量。新時期國企思政工作創新首重觀念的轉變和創新,其次是對網絡與信息技術的密切接觸,同時,以人為本,走實踐化道路亦是國企創新思政工作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承擔國民經濟支柱角色的廣大國有企業不僅需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浪潮中持續發力,同樣需要一如既往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穩步向前。這不僅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具體實務,也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內的各項管理實踐。
一、創新對于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
早在21世紀第一個金融風暴過后,創新既已成為全球于困境中謀出路的不二法門。可以說,后危機時代亦可稱為創新時代。于宏觀層面而言,當世界經濟形式長期陷于頹勢難有顯著改觀時,國內以創新驅動的深度改革形成了可貴的“雙創”局面,不僅在短時間內助力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在更大程度上彰顯了創新的至關重要。也因此,實現科學發展的國家戰略要素首位便是創新。
而從微觀視角看,隨著新生代漸成國企職工隊伍中堅力量,更加活躍的思想和更多資訊的獲取形成了更為突出的個性。這些新成員的加入帶給國企旺盛生命力的同時,也愈發難以適應陳舊的政治思想教育“套路”,進而對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更加強烈的呼吁。
(二)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與新生代員工心理訴求格格不入。不少政工干部眼中的年輕員工桀驁不馴,對思想政治教育置若罔聞、油鹽不進。而青年員工又視傳統思政工作為說教,抱怨思想政治工作刻板僵化、老套落伍得無法接受。而這種二元近乎對立的狀態恰恰是傳統思政工作模式缺乏創新的現實體現。
因此,新時代國企創新思政工作正是為了藉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新手段彌合代溝、消解障礙、拉近政工干部與廣大企業員工的距離,從而以創新求發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質高效。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途徑
(一)轉變觀念、創新思想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要務之一在于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與體制機制弊端。可見,只有先從觀念層面打破僵化,才能實現具體制度的優化創新。因此,新時代國企實現思政工作創新發展首重轉變觀念、創新思想。
這不僅要求企業從領導到政工干部在內的全員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創新的緊迫性,也需要更為積極主動地探索思想政治新形式、新內容,勇于嘗試、敢于試驗、樂于從教訓中總結經驗。
比如,在繼續弘揚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基礎上,充分借鑒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行為學等多學科理論,通過廣泛“跨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緣與深度。又如,引入現代管理專業中程度化、目標化、標準化或精細化等科學原則,結合企業歷史上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案例,形成更加本土、個性又具高度可執行力的特色方案。
(二)擁抱互聯網,利用新技術
在習近平主席發給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與發展藍圖的核心之一正是數字中國、網絡強國與智慧社會,其重點正是要失去實體經濟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互聯網+”不僅早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正在成為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強大助力。
因此,擁抱互聯網,利用新技術也當成為新時期國企創新思政工作的必選項之一。這不僅是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從線下延伸到線上、覆蓋更為廣闊的虛擬空間,也包括利用技術的先進性充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以及打造更為高品質的國企思政工作新模式。
比如基于網絡技術一改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似是而非的主觀臆測,轉而實現更為理性、客觀的數據化和精準化。又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的強大算法找準不同年齡層企業員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實現更具針對性的主題推送乃至私人定制等。
(三)以人為本,走實踐化道路
針對企業員工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無不以激發員工內生動力為目標,最終必須以員工工作中的實際行動為評價標準。可見,國企創新思政工作離不開實踐化這一基本原則。要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就需要企業不斷強化關心、關愛員工的實際操作,以人為本,走實踐化道路。
比如,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往往只有在切實解決職工現實困難后才更易為群眾接受。又如,領導干部和黨員的身先士卒常常能夠超越一切語言的說服力,以身體力行成為基層一線的示范標桿。因此,本著人本精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貼近企業員工的真實需求才能實現國企創新思政工作的內化與固化。
三、結束語
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時代,創新早已不再是停留在口號階段的時髦宣言,而是已經實實在在成為解決發展難題的制勝之道。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順應時代要求而創新不僅是順理成章,且已到了不創新無以繼的轉折關口。陳舊的觀念與模式已經讓不少國企思政工作舉步維艱,創新的意義已不止于具體手段的優化,而是具有了決定存亡的價值。因此,國企創新思政工作既要在意識上徹底突破,更需形成常態化和長期化,如此方能以創新驅動實現超越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強.關于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智庫時代,2019(22):19+21.
[2]張凌貞,閆春花.互聯網時代國有企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J].現代管理,2019(0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