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州平

【摘 要】目的:探究針對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接診并治療的92例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差異分配為單一組(僅采用皮瓣轉移修復進行治療)和聯合組(采用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進行治療),并就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修復前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進行綜合對比。結果:數據顯示,兩組患者在修復前的住院時間及創面愈合時間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修復后的總住院時間方面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采用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受感染情況,大大縮短創傷面積的愈合時間,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復,效果十分顯著。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皮瓣轉移修復術;下肢軟組織缺損;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四肢開放復合傷患者呈現出急劇增加的趨勢。部分患者因創面受到嚴重污染及復合傷口等因素,導致皮膚軟組織出現缺損并受到感染,大大延長了治療時間,為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及經濟壓力。常規臨床治療多采用換藥植皮或皮瓣轉移修復缺損的方式,總體治療效果不佳;而VSD因治療時間大大縮短且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等優點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根據相關研究報道,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在下肢軟組織缺損方面擁有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1]。本文將對此作出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診并治療的92例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差異分配為單一組(僅采用皮瓣轉移修復進行治療)和聯合組(采用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進行治療)。單一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6:20,年齡范圍20~75歲,平均年齡(46.84±3.25)歲;聯合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8:18,年齡范圍22~76歲,平均年齡(47.19±3.18)歲。經驗證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的輸液及抗感染治療,如有必要可進行輸血治療。
單一組患者僅采用皮瓣轉移修復進行治療:
(1)常規徹底清創處理;
(2)盡可能的覆蓋患者的肌腱及骨骼,將創面組織有效縫合;
(3)使用凡士林紗布有效覆蓋并包扎傷口;
(4)根據創口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換藥直至創口無血液滲出。之后針對13例肉芽組織良好且無骨外露患者實施創面游離植皮治療;針對26例骨外露面積較小的患者實施創面游離植皮結合皮瓣治療;針對7例骨外露面積較大的患者實施覆蓋創面的皮瓣轉移治療。
聯合組患者在單一組的基礎上,采用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治療:
(1)常規徹底清創處理;
(2)針對部分骨折患者,在盡可能保留剩余骨膜血運的情況下,將骨折碎塊復位及骨折部位的有效固定;
(3)根據創面的大小及形狀修剪VSD材料并進行有效填充,使用半透性粘貼薄膜將VSD材料與引流管進行密封;
(4)使用中心負壓持續吸引與之相連接的引流管直至創面完全封閉。根據患者創口的恢復情況適時更換VSD材料,直至創面無滲血、外露骨面長出新鮮肉芽且肉芽新鮮平坦無水腫后,使用游離皮瓣移植修復術將創面封閉。之后針對18例肉芽組織良好且無骨外露患者實施創面游離植皮治療;針對20例骨外露面積較小的患者實施VSD聯合創面游離植皮治療;針對8例骨外露面積較大的患者實施VSD治療后,進行再次清創及更換VSD材料的處理,待肉芽組織生長良好后進行皮瓣轉移的后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修復前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應用的全部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3.0統一處理,并通過t值對所有計量數據(以 表示)進行驗證,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修復前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統計
相比較于單一組患者,聯合組患者大大縮短了創面愈合及修復前住院時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總住院時間方面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VSD源于1992年德國專家發明的一項新技術,即通過在無菌條件下,采用特殊材料有效覆蓋創面,并利用負壓實現對創面的有效控制。相比于傳統漫長的清創治療,VSD擁有著其無法比擬的優點:手術條件要求低且操作方便簡單,可在有效避免感染的情況下詳細觀察創口情況;換藥次數明顯減少,在減少工作量的同時也降低了患者因換藥帶來的身體不適;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量大大減少,在降低藥物帶來毒副作用的同時也降低了治療費用;使用的醫用泡沫材料在保證清潔的同時實現了暢通無阻的引流;持續的負壓在加快創口消退的同時促進肉芽的快速生長,進一步加快愈合速度[2]。值得注意的是VSD引流無法取代清創處理,且需要每日對引流管及負壓的壓力進行相關檢查,確保治療效果。本次的研究發現,修復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修復后則未見明顯差異;此外聯合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相較于單一組患者大大縮短,總體治療效果顯著(P<0.05)。
綜上所述,針對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采用負VSD聯合皮瓣轉移修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受感染情況,大大縮短創傷面積的愈合時間,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復,效果十分顯著,但對術后總住院時間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蔣忞.負壓封閉引流聯合皮瓣治療下肢嚴重軟組織缺損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1):77.
王紅霞,袁利榮,吳世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聯合轉移皮瓣修復下肢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8,17(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