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芹
【摘 要】腎臟疾病的治療中血液透析發揮著重大作用,通常情況下患者需建立靜脈內瘺來支撐長時間的血液透析治療,增加患者的生存時間。為保障血流量在200~300ml/min之內,血液透析時要使用15~17號的一次性內瘺穿刺針進行血液透析。一旦內瘺針脫落,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因失血過多而死。內瘺針滑脫會對患者生命以及醫院聲譽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對內瘺針滑脫的預防在護理工作中極為重要。本研究針對內瘺針滑脫的防御以及護理方法進行綜述。
【關鍵詞】血液透析;內瘺針滑脫;護理
【中圖分類號】R7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82-01
血液透析在腎病末期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命。近年來,我國大多數選擇自體動靜脈內瘺進行透析[1]。臨床上內瘺動靜脈穿刺普遍采用粗大的不銹鋼針(16-17G),診治期間患者血液持續在體外循環,循環時間為3~4h,血液流速為200~300ml/h,一旦內瘺針在治療過程中脫落并且無人發覺,就會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某學者報道,透析過程中發現2例內瘺針脫落事件,另一位學者報道發現3例。盡管這種不測發生的概率較低,但是會給患者以及醫院帶來嚴重影響,為了避免內瘺針脫落的情況,提升透析質量,進一步減少醫患糾紛,本研究針對內瘺針滑脫的因素及防御方法進行敘述。
1 內瘺針滑脫的原因
1.1 與患者相關的原因
一方面患者并沒有對這一情況給予過多關注,尤其是老年患者,對護理人員引導的注意點(例如透析過程中大小便、睡覺時無意識抬動肢體以及吃飯時隨意挪動身體等)沒有過多重視,并且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執行。有報告顯示,內瘺針完全或不完全滑脫的主要因素是透析時移動穿刺針[2]。另一方面,患者的年齡、病情、服從程度以及精神情況也對此有一定影響。例如老年患者自控力減弱,在皮膚不舒服時控制不住去抓,血管彈性較差、易滑動以及老年患者皮膚松弛等原因,都會造成內瘺針滑脫;如果患者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經常煩躁不安,也會造成內瘺針的滑落。
1.2 與護理人員相關的原因
未及時發覺穿刺點的出血情況。沒有及時發現穿刺點出血也是造成內瘺針滑脫的重要因素,防止針柄活動的膠布在出血過多時會失去粘性,導致內瘺針滑落。大量數據表明,連續進行透析的患者每年要有1000ml左右的血液浪費在穿刺部位的棉球上。護理人員對于內瘺針脫落沒有較強的預防意識,也會導致內瘺針滑脫,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針對老年重病患者以及情緒不穩定患者沒有著重看護,未使用約束帶約束;在透析結束前一小時以及交接班時間,沒有認真檢查患者內瘺情況,只顧機器設備的運行情況;對于大量出汗的患者沒有定期更換固定膠布以及內瘺針固定方法欠妥,重新調整穿刺位置后沒有正確固定、穿刺針刺入血管位置沒有到血管的1/2等都會造成內瘺針脫落。
2 內瘺針滑脫的預防策略
2.1 加強健康教育宣傳
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各個患者不同特性進行量身定做的健康教育指導,引導患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要對患者明確,雖然透析可以拯救生命但是透析工具的不正當用法也會使患者失去生命。上機前護理人員更要注意詳細講解合理安放體位的注意事項以及重要程度,盡可能安排患者在更換體位時尋求護理人員的幫助,避免危險的發生。老年、病重患者的健康教育更要投入足夠精力,特殊情況可以使用束縛帶以及床擋;對于情緒不穩定,經常出現行動異常的患者要進行各方面的約束,此類患者的健康教育重心應轉變到其家屬以及陪護上。在上機后對患者內瘺針滑脫的可能性做好評測,標注好可能會引起脫落的重點患者,引起各相關人員的重視。
2.2 提高護理人員的防范意識
血液透析室是護理風險發生率較高以及為血液透析治療提供場所的部門,技術質量要求高、工作量大、以及突發情況較多。所以,血液透析室醫護人員的工作需要更加規范,一旦有所失誤,都會給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應加強專業知識以及安全意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及責任意識,時刻謹記以患者為主,以安全為主,并且護理人員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時,要制定并執行一系列透析護理風險的防御與應急方案,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有關方案的測評,不斷提升護理人員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確保風險發生率降到最低。
2.3 內瘺針的固定方式要統一化
陳潔清學者[4]研究證明,患者成功進行血液透析的一項關鍵措施就是好的固定方式,良好的固定方法還會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每位護理人員要根據制定的規范化內瘺針固定方法進行操作,在透析期間,加強查看,發現出血、汗多時要及時更換固定膠布。有文獻顯示,采用5條10cm長,2.4cm寬3M公司生產的紙質膠布,一根針柄用2條膠布固定,最后一條膠布把理順后的動靜脈管路固定在手腕處,內瘺針并無滑脫情況。同時,采用6條3M生產的膠布用“橋式”以及加止血鉗的固定方法,也未出現內瘺針滑脫事件[5]。
2.4 對透析過程加強管理
唐崎等學者[6]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治療一定要絕對安全、無風險。因此,要加強透析期間患者以及透析裝置的監察與管護,實行安全責任制,主管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血液透析巡查制度實施,不能自行離開所負責區域,若出現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所看察區域,應安排交接醫護人員;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制定的規范準則,定時查看出血、脫針、管路扭曲、凝血等癥狀,每小時都要測量生命跡象,發現意外及時處理,避免危險發生[7]。
綜上所述,透析過程中重要的是預防內瘺針滑脫,護理人員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微環節,加強專業性及責任感,積極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患者自身也要注重安全意識的提高,重視醫護人員對自己傳達的注意事項,嚴格檢查自己要注意的地方;同時,內瘺針的固定方法要做到統一,加強透析期間的管理等,才可以避免內瘺針滑脫情況,使患者接受更安全有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唐琦,張瑜,沈婷,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發生內瘺針滑脫的根源分析和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8):24-26.
[2]莫貝霞,韋月蘭,尹秀丹.循證護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內瘺針滑脫風險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9):121-123.
[3]徐志玉.血液透析治療中穿刺針滑脫的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8,10(28):1-5.
[4]陳潔清.血液透析過程中內瘺針滑脫的預防及護理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9):80-83.
[5]陳月秋.血液透析患者內瘺針脫出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1):76-78.
[6]唐琦,張瑜,沈婷.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發生內瘺針滑脫的根源分析和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8):24-26.
[7]董鈺.循證護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內瘺針滑脫風險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