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捷
【摘要】因為社會、學習等多方面的壓力,高職學生存在不少的心理障礙,為了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本文提出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校園安全預測系統,通過建立包括獲取行為數據的智能視聽、智能大腦判斷、數據清洗的安全預測系統,實現用數據監測可能存在心里障礙的學生,尤其有極端心理的學生,從而提升校園的安全性,為學生營造更加安全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院校;安全
一、緒論
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的發展速度,因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也隨之增多,比如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居家辦公成為一件時尚的事情等,與此同時技術進步也導致整個社會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帶來的社會壓力也比以前大很多,學生群體同樣也是如此。家長深知競爭的激烈,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超強的競爭力,于是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讓他參加各種能力培訓,如藝術、語言、技術等培訓,使得孩子過早的背上了壓力,隨著其逐漸長大,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種壓力的疊加,使得很多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大學生群體因為疊加事業、戀愛等多方面的壓力,心理障礙也隨之增加,通過對部分大一新生的心理測試及以往病史研究發現,不少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極少數甚至存在自虐和他虐行為,如果心理障礙被理智壓制,就不會危害社會與校園,如果壓制不住,就極易產生危險他人生命及財產安全,近年來增多的社會安全事件、校園安全事件就是典型體現,所以校園安全不能完全寄托于當事人的理智,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預測,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高職院校大數據安全預測體系建設
學校與社會相比,其環境相對封閉,學生的行為數據更容易獲取與預測,之所以更容易獲取有如下幾個原因。首先、學校有很多豐富經驗的教師,經歷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不同個性學生具有相似性,教育學生數量多,經驗自然而然就存在了,因此比較容易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其次,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數據容易獲取,因為其行為軌跡并不復雜,從大方面看,主要地點是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衛生間等幾個主要場所,跟蹤調研非常便捷;再者,學校的特殊性,使得社會對學校的關注更多,使得校方對校園的安全重視度要高上許多,安全數據積累也比較豐富。高職院校學生數量較本科院校相對較少,搭建大數據安全預測體系難度及阻力也要小一些。
(一)搭建大數據預測系統。系統質量直接決定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如果預測不準確,耗時耗力還不得人心,所以模型建設非常重要。模型主要有數據入口、數據清洗、智能大腦、修正反饋、安全設置等5個主要模塊組成。數據入口主要是依靠智能視覺、聽覺、語音系統等獲取數據;數據清洗主要是留下有價值數據,剔除無價值數據;智能大腦就是在有價值數據基礎上做出判斷,學生現在及未來是否會出現傷己傷人的行為,并提出安全建議;修正反饋是在如果事實與判斷不匹配,則進行參數調整,以確保數據準確性,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讓智能大腦自主學習,以進一步提高判斷準確性;安全設置主要是通過權限設置,避免學生隱私數據的泄露,或者挪為他用。
(二)獲取學生行為數據。學生行為數據除學習成績、參加學校活動外,其支付數據也是非常重要的數據,在高校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一卡通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三種主要方式,比如學生在食堂、商超購買食物、熱水等,這些數據比較容易獲取,難的是從電商企業獲取消費數據,電商企業不敢也無動力提供學生消費數據給學校,所以退而求其次從學校快遞點獲取數,快遞點也要服從學校的管理。此外還可以升級學校現有的視頻監控系統獲取學生行為軌跡數據,如在運動場入口、宿舍入口、教學樓入口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以獲得學生在這些場所的數據,以上獲得的消費數據及在運動場、校園路等數據一定是為掌握學生在校園的活動頻率為基準,而不是掌握學生隱私,所以在方面大數據安全負責人要有高度的認識,避免濫用大數據權利。一般來講學生在運動場等公共場所出現頻率越高,往往意味著他與外界交流的意愿就強,其心理障礙就越小,頻率越低,極端情況下載公共場所學生軌跡為0,此時就要引起重視,進行下一階段的調查。
(三)數據清洗
學生在公共場所數據獲取后,必須進行清洗、進行脫敏,以實現數據有效和避免侵犯學生隱私數據。正常情況下,通過數據搜集系統,會搜集到非常多的學生數據,但并不是每種數據都能產生價值,所以要剔除沒有價值的數據,那種數據該刪除,那種該保留,可以聘請學校的心理專家以及有豐富學生管理經驗的教師做出評估,保證數據的價值性及有用性。
(四)結果反饋
數據清洗完成后,通過安全系統預測學生行為,以及行為可能出現的時間,隨之通知相應的管理人員,尤其是學生的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觀察其是否有反常行為,隨時上報,一方面驗證預測系統的準確性,另一方面確保學生本人及周邊人的安全。如果上報結果與預測結果不一致,必須調整預測系統參數,提高其準確性,如果差異較小,則擴大安全系統的使用范圍,比如用于學校出入口,防止外來傷害勢力的進入。
三、結論
社會壓力增加,心理問題必然增多,高職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員,當然不能置身事外。通過搭建大數據安全預測系統,妥善處理隱私問題,那么系統可以及時快速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不僅能讓學生保證自己與他人的安全,而且還能身心愉快投入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形成多方收益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孫明華,王繼勇,董雷,耿肅竹.大數據安全警報.創新世界周刊,2019,(04).
[2]姚鵬.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科技風,2019,(30).
[3]陳性元,高元照,唐慧林,杜學繪.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進展.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20,(01).
[4]李艷華.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網絡空間安全,2020,(01).
[5]杜銀霞,李紅睿.大數據安全與敏感數據保護技術應用實踐.科技風,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