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雪
摘? 要: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即次數控制練習形式和時間控制練習形式,文中分別透過教師和學生介紹這兩種練習形式對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通過分析認為,時間控制練習形式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自由度,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與分組結合使用,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得更多。
關鍵詞: 時間控制;次數控制;練習形式;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9-00-02
在常態的小學體育教學(體育課)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讓教師閑下來,給學生更多的關注,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除查閱大量文獻之外,通過網絡直播觀摩全國學校體育聯盟(體育教育)大會上進行的展示課和到小學觀摩一線體育教師的體育課,筆者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常見的練習控制形式
對于體育教學而言,體育工作者主張精講多練,通過練習促進學生對動作技能的掌握,提升身體控制能力和體質水平,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提出,一次課的運動密度應在75%左右,也就意味著一節40分鐘的體育課,30分鐘學生處于練習狀態,余下的10分鐘留給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講解、示范、展示)、隊伍調動、提問、討論、回顧總結等[1]。由此可見,課堂上學生練習(比賽)時間的長短對于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觀察,在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練習,教師經常采用次數控制練習和時間控制練習兩種形式,并以前者居多。次數控制練習形式是教師明確練習的次數,學生按照次數完成練習。根據誰來控制每次練習可以細分為兩種操作形式:第一種,教師操控學生的每次練習。比如教師說,“下面我們練習雙腳縱跳,每人10次,預備、開始。1、2、3、4……10,停”,整個過程教師來操控完成。第二種,教師宣布開始后,學生自主按照次數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可能會問,“練完了嗎?”在得到學生“練完了”的信息反饋后,教師召集學生進行下一項內容。
時間控制練習形式是,教師明確練習時間,學生在教師給定的時間內自主練習。比如,“下面我們練習雙腳縱跳,時間1分鐘,計時開始……時間到”。這兩種控制練習形式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學效果。
二、次數控制練習形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有學者認為,豐富體育教學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升華師生關系等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效果[2]。
次數控制練習形式對于教學效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教育雙方,即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在教師操控學生的每次練習中,教師時刻都控制著學生的練習,影響著學生練習的全過程,這樣能夠較好地保證秩序井然,整齊劃一,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教師總覺得沒有時間關注學生,時刻處于緊張狀態,很辛苦。另外,由于教師要控制學生練習的節奏,對學生的關注較少,不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肯定、鼓勵、糾錯和技術指導等,一旦發現問題,對某一個學生進行指正時,都會中斷練習過程,影響學生練習的連貫性。除此之外,還有些教師存在發出準備之后,又進行了較長的解釋、提示,增加了講解時間,減少了學生練習的總時間。這種課堂表現出來的氣氛較為嚴肅,學生按部就班的練習,動作一致。
在這種練習形式中,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數量,不管能力強的學生還是能力弱的學生都能完成相同的數量,也不會出現偷懶的情況。這種形式學生表現為練習沒有盡興,總是被中斷,練習中難以有效觀察、體驗練習過程,學生表現被動,練習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習興趣。由于學生數量較多,學生得不到教師的肯定、鼓勵和指正,自我效能感降低。整個練習過程中聽不到學生的聲音,都是教師的指揮聲,學生感受不到自由。另外,不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對于動作掌握好的學生不能體現出優勢,對于動作掌握不好的學生也發現不了存在的問題。學生觀察、思考、改進的過程較為消極,甚至失去興趣。這種練習方式學生如提線木偶,難以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難以升華師生關系,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在學生自主按照次數進行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觀察,掌握學生練習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個體足夠的關注。學生能夠按照自我的方式進行練習,完成規定的次數。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完成相同次數所需時間不同,還會出現有些學生為了圖快,動作偷工減料,難以保證動作質量的情況。或能力強的學生在完成任務后,等待能力弱的學生完成相同的次數,造成時間上的浪費。在此種練習形式下,教師難以把控進程,當教師詢問是否完成時,能力強的學生回答完成,能力弱的學生回答未完成,進一步造成時間難以把控。另外,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完成慢的學生不聲張自己未完成,造成在沒有完成當前任務的情況下,被迫進入下一練習狀態,長久以往,會給能力弱的學生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響,形成投機取巧、自我放棄的運動態度,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三、時間控制練習形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時間控制練習的形式,從教師角度來看,解放了教師數次數的事情,教師閑下來了。在閑下來的時間中,教師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觀察學生的練習過程,對學生的狀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師還可以用不數數的嘴對做得好的學生加以肯定、表揚,對于差一點的學生給予鼓勵,對于動作錯誤的學生除了用語言加以引導,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輔助矯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感覺。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關系。也就是,教師有了充足的時間在練習的學生中間巡視,與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和指導。
時間控制練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可以自主練習。如果動作錯誤,也可以停下來觀看他人的動作進行自我學習,提高了學生觀察、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性得以激發。另外,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在固定的時間中學生練習的次數不同,因此注重鼓勵學生與自己進行比較,提高自我效能感。這也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滿足個體需要。采用時間控制練習的形式,能夠充分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便于動作技能的掌握,也可以保證動作練習的連貫性。
四、時間控制練習形式的使用
時間控制練習形式的適用范圍:可以是單個(組合)動作/技術的重復練習,也可以用于分組游戲和比賽。能夠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游戲和比賽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同時能夠很好地監控學生的運動密度。
時間控制練習形式可以與分組結合使用,通過分組輪換等練習形式,增加練習內容和練習樂趣,同時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和合作能力,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得更多。
五、小結
次數控制練習形式和時間控制練習形式各有優勢。時間控制練習的形式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自由度,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時間控制練習形式能夠解放教師,為教師提供更多觀察學生、指導學生的機會,密切師生關系。時間控制練習形式適用于單個(組合)動作/技術的重復練習、游戲和比賽,能夠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游戲和比賽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確定采用次數控制練習的形式還是時間控制練習的形式,保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練習機會,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季瀏.對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再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6):13-22.
[2] 薛小紅.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