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姣麗
摘 要:戲劇、影視都是若干人共同進行創造的藝術,要求演員不僅把角色的思想、情感傳達給對手,而且還要了解對手在說話或者做動作時的心理狀態。因此,演員思想傳遞的準確與否與演員是否掌握了交流的技巧密切相關。交流是演員在創作中必須掌握的一種技巧,無論人物在說話或沉默的時候,內心是何種狀態,都應及時向觀眾交代清楚。
關鍵詞:表演;交流;角色塑造
交流是表演藝術中重要的演繹創作手法和要素,可以說表演的技巧也是交流的技巧,主要是指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與劇中人物、觀眾之間以及自我的思想情感、動作、意愿等方面的相互傳遞和影響。
一、什么是交流
(一)交流的概念
表演藝術中的交流就是有對象的表演,是與他人的思想、動作、情緒的相互給予與接受。進而言之,表演藝術中的交流就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與對手之間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動作等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這是《表演辭典》對交流的解釋。這里所說的思想的相互傳遞,就是人和人之間即演員和對手之間相互給予和接受思想情感的過程。要明確的是它并不是兩個人或者多人自顧自行動,不是簡單的邏輯上相加的結果,這里突出的是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在互相影響中交流也就產生了。
(二)交流的作用
交流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到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在現實生活中充滿著交流,人們大多數情況下都在和一定的對象進行著交流,尤其是相互發生沖突時,交流更加激烈。交流是社會中極普遍的現象,它是人們互相聯系必不可少的手段。
表演藝術是再現生活的藝術。交流同樣是表演藝術中的重要手段,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戲劇,都是通過交流來解決矛盾沖突,從而揭示主題的。藝術是生活的縮影,表演創作在再現生活的基礎上就更加需要正確、完整地呈現交流過程。演員在塑造一個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時,都必須通過角色與不同的對手產生一系列的相互行動和交流的過程,才能把角色的精神面貌充分地、形象地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交流是表演的基礎,沒有交流,也就沒有表演藝術。因此,演員必須掌握在不同情境中進行正確交流的技巧,以及在虛構情境中互相行動的能力,否則是不可能創造出真實鮮明的人物形象的,缺乏交流,更談不上能創造完整的演出。
二、交流的幾種形式
(一)自我交流
顧名思義,自我交流就是自己和自己交流。演員的自我交流是在行動中與自己的思想、情感之間的交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稱之為“智慧與情感的交流”,就是人物的理智和情感的沖突,它通常是以獨白的形式出現。例如在《哈姆雷特》一劇中,當哈姆雷特王子發現自己母親和叔叔有了奸情并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之后,他萬分痛苦、掙扎,對人生充滿懷疑,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義。當他想要自殺的時候,又對死亡很恐懼,不知人死后會不會下地獄。所以在這段獨白中,他非常猶豫,思考著是該“生存還是毀滅”,我們不難發現整段獨白中智慧和情感不斷碰撞著、交流著。
(二)與想象的對象交流
這是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通常這樣的交流對象都是不存在的,無論是演員本身還是觀眾都看不見交流對象,交流對象都是想象出來的。比如說和電話中的對象交流,和遠處的人交流,和幻想出來的人和事交流等。在電影電視分鏡頭的拍攝中,經常會遇到與想象的對象進行交流。演員面對的是攝像機卻要想象對手在自己面前與之交流,遇到這樣的情況,演員不能只關注自己要怎么演,也要了解對手會怎么演繹,通過對手來做出判斷而后給出正確的反應。演員就需要把這樣的交流通過自己的演繹呈現在觀眾面前。
(三)與同臺演出者(對手)交流
與對手的交流是在相互行動中進行的,交流就是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明確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樣的交流就是相互行動。對手之間各自有著自己的目的,我們要通過行動,去改變或者影響對手。他們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相互給予、相互作用又相互影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同對象的活的心靈的交流”。這說明交流是相互的,是活生生的。在最初的交流訓練中,我們通常會進行推掌游戲的練習:兩人一組,對立而站,抬起雙臂掌心接觸,開始推掌,誰先移動腳步誰就是失敗者。在這個練習中,如果要贏就要不斷通過對手的眼睛、身體、手等地方揣摩對手的意圖,自己使用策略去影響對手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從而使得對手移動腳步。要注意的是,交流一定是在行動中同時進行的,不能脫離行動去交流。此外,還存在一種與觀眾的交流,通常會出現在特殊風格的劇本中,由于劇情的需求而和觀眾直接交流對話。在和觀眾進行交流的時候,演員要把觀眾看成自己的行動對象,把觀眾看成自己的對手進行真實的交流。
三、如何進行正確有效的交流
在表演藝術中正確的交流是建立在對劇本的內容、事件、思想、情境的充分挖掘和分析之上,特別是建立在對劇中人物的情感、人物關系、事件矛盾沖突的體驗和挖掘上。表演中的交流最主要的是做到真聽、真看、真感受,而避免形式和表面上的交流,更反對自我賣弄、矯揉造作的交流。
(一)理解規定情境和人物關系
首先,要了解清楚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何種情況下和誰發生了什么,具體的矛盾沖突是什么樣的。其次再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積極地展開和組織行動。最后要明確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是如何發展的。弄清楚這三點后才能開始正確有效的交流。
(二)真聽、真看、真感受
交流在表演中永遠是一種正在發生的狀態,用英語的時態來表達就是進行時。如果演員只把自己在事先準備好的東西表演出來就失去了創作的靈魂,就不能稱之為真實有效的交流了。因此,演員需要在事先準備的基礎上,根據場上正在發生的變化進行真實有效的交流。只有在舞臺上真聽、真看、真感受才能體會到環境和對手給予的刺激,通過這樣的刺激引發自己內心的變化。
(三)對語言的運用
語言是人們用來進行思想與情感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每一個重音、停頓等語音面貌上的變化都是在傳遞人物細致的情感變化。面對這些臺詞語言的變化,演員要進行交流適應,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欲求傳達給對手,也傳達給臺下的觀眾。
(四)對肢體語言的運用
在交流中,肢體語言的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演員把體驗到的豐富的情感通過肢體語言有效地、準確地傳達給對手,一個眼神、一個面部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夠精準地表達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正在發生的內心變化。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舞臺上還會出現無聲交流。初學者經常會錯誤地認為沒有臺詞就不需要交流,沒有交流就不需要組織行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這種無形的交流就好像水下面的潛流一樣, 在話語下面和沉默之中不斷地流動著,在對手之間形成一種看不見的,但是強有力的內在聯系,這就是由思想情感、想象、情境所組織起來交織在一起的那股潛流,這是表演技術中最難掌握的心理技巧。在無聲交流的時候,演員要靠肢體語言去表達人物,而不是選擇不交流,越是無聲交流的時候演員越是要積極地進行二度創作,這樣越能使表演精準清晰富有張力和視覺上直觀的沖擊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交流是演員必須掌握的重要元素之一,沒有交流的表演是沒有靈魂的,它不是真實有機的,它不是正在進行著的“活生生”的表演。交流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與對手之間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動作等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它是一種正在進行的創作,我們要學會研究對手,根據對手的變化而選擇如何有效交流和行動。正確有效的交流,能有效地促使表演者相互影響,引起與角色本身的共鳴,能讓演員真實地塑造角色的性格以及心理活動,能使角色更富有真實情感、血肉豐滿,能更好地激發表演者的熱情,使其詮釋的角色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自我修養[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
[2]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3]溫鑒非.表演再現與藝術博弈[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4]彭萬榮.表演辭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