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春
摘?要:識字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內容,識字是開展其他一切語文活動的基礎,中華漢字博大精深,識字教學基本貫穿了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本文簡要從創新識字教學形式、游戲比賽識字教學、充分展開識字過程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
小學教育處于教育的初始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是最基本的課程。以前聽低年級課的時候,總看到相似的流程,大致的步驟:帶拼音讀,去拼音讀,小老師領讀,自由讀,同桌互讀,全班齊讀。交流識字方法,不外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機械呆板。這樣的教學形式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的進程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就要找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點,實現寓樂于學。鑒于此,本文筆者就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期待能和各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共同學習與借鑒。
一、創新識字教學形式
(一)調動小學生的識字熱情
小學生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長時間枯燥乏味的識字過程一定會降低學生識字的積極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識字熱情,延長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進而提高識字效率。不得不說傳統的識字方法是非??菰锏模瑸榇?,我們應該創新識字方法,開展趣味識字,這對于調動小學生的識字熱情是非常有趣的。
例如,有創意地改編歌曲、猜字謎和燈謎。像“石頭撐起一座山――巖”“眼睛長在木頭旁――相”等進行創意改編。這樣的識字方法,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識字的效率,激發學生識字認字的興趣。
(二)緊密結合生活內容,拓展語文識字途徑
語文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識字不僅僅限于課本,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一個識字的課堂,而且是一個更為豐富、更為寬闊的課堂。例如,在剛剛步入小學校園時,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識字的契機。身邊都是陌生的同學,同學的名字也是陌生的,這就是一個識字的好機會。所以,語文的第一堂課,就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學習一些漢字。又如,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學校的校訓、班級墻壁上張貼的名人名言、校規校紀都是學生識字的素材。再如,校園之外的場所里,超市、飯店、電視機里,手機里也可以作為學生識字的材料庫。當學生在認真觀察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進行識字時,能夠快速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二、游戲比賽識字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所以十分貪玩好動,他們在學習時往往只能集中精力一小會,其他時間注意力就不知“放飛”到哪里了。要想讓低年級的學生始終保持課堂的專注度,我們就要懂得創新教學形式,探尋能夠保持學生興趣的并符合低年級學生情況的教學策略。而游戲教學就是我們能探究到的非常好的提升學生興趣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但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找準與教學內容結合的游戲,讓學生把課“玩”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
例如,在教語文新課時,都可以穿插活動,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演一演”等;加強學生對“字”的理解。在學生進行游戲時,我們還可以進行小組比賽,用這種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復習時,也可以進行延伸與想象,從而使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
三、充分展開識字過程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有效的教學過程保駕護航。對于小學生來說,識字教學的開展需要充分照顧到他們的心理特點,最好是與學生熟識的因素結合,邊識記邊應用,一步一步地加深記憶,將字刻在腦海里。
第一,把字的音讀準是識字的第一要務。在給學生進行課文朗讀,或者是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時,都要準確把握住字的讀音。對于一些生字,或者特殊讀音的字要著重進行勾畫,并進行讀音的標注。例如,在教學《詠柳》內容時,有這樣一個字“絳”,讀“tao”一聲,但因為受到“條”字的影響,不少學生總是習慣性的讀成“條”的讀音。對于這樣一個語音上的易錯點,需要重點提示,反復朗讀,以讀,并形成記憶。
第二,圍繞目標滾動推進。科學的識字過程,應該讓生字詞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而不是識讀、識記一次就可以了,生字詞在反復出現的過程中,學生對生字詞的記憶也在不斷加深。拿一個生字:“茁”字舉例,教學可以這樣層層推進。首先,教師進行示范朗讀,學生在教師地朗讀的過程中對“茁”字的讀音進行留意,并進行勾畫和標注;接著,在后面的教學進行理解記憶,通過字形,了解字音和字義,并把字的識字放入到具體的語境中去,增強了學生的記憶。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在小學階段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教學任務,我們需要準確把握識字目標,充分展開識字過程,并合理選擇識字方法,一環緊扣一環,更好的進行識字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永霞.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2):229-230.
[2]徐金玲.談識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33):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