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軒
摘 要:國際新聞的傳播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恰當的國際新聞傳播會對國家形象造成嚴重的損害,使國外人民對國內的形象有非常嚴重的誤解,使國家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因此絕對不能忽視國際新聞傳播在維護國家形象方面的作用。本文將具體分析國際新聞傳播對維護國家形象的作用,并探討在國際新聞傳播中維護國家形象的具體方法,爭取為中國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貢獻力量。
關鍵詞:國際新聞;新聞傳播;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1-00-02
一、引言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國人民更容易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關于各個國家的新聞和信息,其中觀看國際新聞便是最為方便的一種方法,國際新聞的內容往往能夠反映和傳遞該國的國家形象,因此必須重視國際新聞傳播的內容和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和平、友善、負責、包容的中國形象,從而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同和支持。此外,良好的國家形象往往能夠展現出一個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政治交往能力,逐漸提升該國的國際地位,使國家在外交方面具有更強的主動性,有利于該國政治目標的達成。
二、國際新聞傳播中影響國家形象的因素
(一)國際新聞傳播的內容
國際新聞傳播內容的選擇代表著國家想要向世界人民傳遞的信號,不同的傳播內容往往會呈現不同的國際形象。正面積極的傳播內容有利于塑造和平友善、強大包容的國際形象,而負面的傳播內容則會損害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
(二)國際新聞傳播的形式
國際新聞傳播的形式往往有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不同的報道形式會帶來不同的觀看感受。文字敘述性的報道帶來的沖擊力往往不及圖片或者語音視頻,因此在具體的新聞傳播中,往往會將各種報道形式結合起來,以傳遞更真實的事件信息和國家形象,加深國際人民對國際新聞的信任度,使該國的國際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現。
三、在國際新聞傳播中維護國家形象的方法
(一)保證新聞播報的真實,做到客觀敘述
新聞播報的第一原則就是真實性原則,在維護國家形象方面,一定要確保國際新聞播報內容的真實,用事實向國際傳達本國的有關信息,這樣才不會被別有用心的國外媒體抓住新聞漏洞,減少被他們惡意詆毀貶損的概率。要注意的是,在播報國際新聞時,不可夸大事實,要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選擇有價值的、真實的信息進行報道,這樣才能夠減少他人對我國國際形象的誤解,讓我國的國家形象能夠被正確表達,維護我國端正、良好的國家形象。
(二)堅定新聞播報的立場,主動表達態度
在進行國際新聞播報前,應當提前確認國際新聞播報的內容是否符合我國的基本立場和價值觀,使新聞內容能夠準確地傳遞我國的國際立場,樹立統一堅定的國際形象。在談論到涉及國家形象的問題時,要重視國際新聞的傳播效果,通過設置有關議題的方法,對國際輿論進行引導和控制,以保證我國的國際形象不會受損。例如,對于我國的建設成就,應當在基于事實的基礎上組織規模的、合理的國際報道,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國的發展成果,展現我國強大自信的國際形象。
(三)嚴格新聞播報的用詞和形式,減少外界質疑
國外一些有著私人利益的媒體經常針對我國國際報道中一些模糊的、不恰當的用詞進行曲解和攻擊,這種行為使我國的國際形象被抹黑誤解,因此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出現,就必須嚴格國際新聞播報的形式或用詞。規范國際新聞播報的用詞,能夠起到正確引導國際輿論,減少外界不良攻擊的作用。在進行國際新聞的撰稿時,應當選擇清晰的、沒有歧義的詞語進行表達,在稿件完成后,還要反復進行檢查和修改,使稿件用語更加得體恰當,不給外界進行謠言式報道的機會,從而維護我國的國家形象。此外,在進行國際報道時,還應當增加圖片、音頻、視頻的有關報道內容,以此來加強報道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減少外國觀眾和外國媒體的質疑。
(四)找準新聞播報的受眾,增加播報的影響力
調查發現,符合國外受眾需求的國際新聞播報內容有更好的傳播效果,因此在進行國際新聞播報時,應當對國外受眾的新聞需求進行調查和研究,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上挑選有關的正面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報道,這樣才能增加新聞傳播的影響力,維護我國正面的國際形象。此外,在進行國際新聞播報時,也要注意國外受眾的用語習慣和認知方式,選擇他們容易接受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新聞報道,在用語上盡量做到日常化、簡單化,同時增加報道的趣味性,使外國觀眾能夠直接理解報道內容并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向更多的人推薦,進而增加我國國際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度和影響力,讓我國的積極友善的國際形象被國際大眾所熟知。
(五)培養專業的新聞播報隊伍,積極維護國家形象
國際新聞事件需要專業的新聞外宣隊伍進行整理、撰寫以及修改才能被觀眾全面深刻地了解,只有做好國際新聞事實的梳理、撰寫和報道,才能夠讓國際新聞更廣泛地傳播,從而讓我國正面積極的國際形象更深入人心。因此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新聞播報隊伍,將中國事、中國形象以更具體、更精彩的方式呈現出來。具體來說:首先應當培養一批具有國家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挑選具有扎實基礎的高素質人員,將國際新聞事件以更專業的方式進行播報,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和國際形象。其次還要定期進行人才培訓工作,讓他們吸收在外宣過程中積攢的有效經驗,減少播報錯誤的產生。最后要派遣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進行國際交流,使我國的新聞報道隊伍能夠準確了解他國國情,具備更高的國際視野,進行更專業的宣傳工作,從而維護好我國的國際形象。
(六)構建針對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機制,及時控制謠言
部分外國媒體往往會針對我國的突發性事件進行抹黑式的報道,這對我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害。當有惡劣的突發事件產生時,他們往往抓住我國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進行攻擊和抹黑,發布夸大的、不實的報道,以此來貶低中國。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我國應當構建針對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機制,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組織相關的權威媒體進行回應與發聲,及時控制有關謠言,降低謠言造成的惡劣影響,維護我國的國際形象。在報道時,應當以事實為依據,勇于承認我國存在的一些不足與失誤,仔細闡述事件的起因與經過,并提出建設性的處理方法,將災難、事故等突發性事件的損害降低到最小,向國際社會展現負責、可靠的國際形象。
(七)適當增加新聞播報的多元元素,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
在國際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如果新聞內容只有中國面孔會顯得非常的規范死板,容易讓國外的觀眾產生消極的抵抗心理,這就降低了新聞播報的影響力,不利于我國正面形象的宣傳。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新聞播報的多元元素,從外國友人的視角講述關于他們親身經歷的有關中國的故事,引起部分外國受眾的情感共鳴,增加他們對中國新聞事件的接受度和信任度,提高我國的外宣水平,維護好我國的國際形象。
四、結語
總之,為了在國際新聞傳播中維護我國正面積極的國家形象,首先,一定要確保國際新聞傳播的內容真實可靠,避免外國媒體利用不實信息進行造謠抹黑;其次,要堅定我國新聞播報的立場,報道符合我國價值觀的正面事件,主動展現我國強大可靠的國際形象;此外,還要嚴格新聞播報的用詞和形式,使國際新聞的表達更加地道準確,減少外界的抹黑與質疑;接著要找準國際新聞報道的受眾,選擇合適的播報內容,以此增加播報的影響力,為我國樹立更有影響力的國際形象;同時,也要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高素質新聞播報隊伍,讓他們發揮作用,積極維護國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要構建針對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機制,以積極的心態和專業的手段及時控制謠言,減少謠言對國家形象的危害;最后,要為新聞播報注入多元元素,擴大我國積極、正面國際形象的宣傳力度,構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參考文獻:
[1]陳庭強.淺談如何在國際新聞傳播中維護國家形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1):245.
[2]劉瑾璐.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008(009):87,89.
[3]王玉梅.論國際新聞的傳播與國家形象關系[J].媒體時代,2015, 000(008):86.
[4]阮氏玲江.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J].商,2015,000(028): 222-222.
[5]徐小鴿.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J].新聞與傳播研究, 1996(02):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