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排球作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受到廣泛的重視。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排球練習的時候,常常出現移動與接球相脫節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排球的學習成績。因此,文章以高中排球教學為切入點,采用實驗班與對比班教學模式,對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實驗班;對比班;高中排球;移動與接球;脫節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80
移動傳接球是排球訓練中最基本的一種手段,但是在傳統訓練中,基本上都是先對學生進行腳步移動訓練,之后再對學生進行傳球、接球練習。如此一來,不僅使排球移動傳接球訓練效果不佳,還會制約學生的排球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1]。
一、高中排球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排球運動得到了卓越發展,尤其是中國女排在世界排球賽事中接連取得優異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青少年學生對于排球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將對比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排球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愛學、勤學、樂學,為高中排球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單一且落后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學到一些零散且缺少關聯性的知識,只有將課內外新舊知識進行縱向、橫向的對比,才有助于學生形成全面且系統的知識體系,進而培養學生自我整合思考新舊知識的能力。學生因缺少教師的合理引導而盲目練習,雖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能力提升不明顯。只有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采取對比研究的方式來從各個層面作比較,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排球常識,豐富排球知識,鍛煉排球技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對比教學法在高中排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對比教學法的實質就是在一項教學活動中,通過將兩個或多個新知識與新知識、舊知識與舊知識、新知識與舊知識放到一起的方式,以便做出全面的比較以確定知識特征,并促進學生的識別、理解、掌握以及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簡單地說,就是用對比方法開展教學。“比較”“對比”“對照”都是對比教學法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在比較分析中將存在一定相關性的知識放在一起比較,從而確定異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2]。比較的基礎相同,差異在于比較的結果。顧名思義,對比教學法就是利用比較法開展教學,將縱向和橫向知識進行比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以強化識記能力,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從根本上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首先,有利于技術內容的掌握。應用對比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積極探索更多知識。在高中排球教學中,有一些技術要領對于學生來說掌握難度較大,而應用對比教學法,以同一類型的體育動作為參考,更深入地講述技術細節,便于學生開展多樣化練習來深化對排球技術的理解層次與深度,進而扎實掌握技術內容[3]。其次,有利于提高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實施現代教育的初衷,其涉及理論知識、社會能力、道德水平、審美能力等方方面面。就高中排球教學而言,在引入對比教學法以后,自然關聯到其他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網球等,這些體育項目都需要多人配合與參與,在理解和實踐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社交能力,促使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增長。
三、運用對比解決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問題的策略
(一)通過對比,改進理念和技術
眾所周知,排球運動歷史悠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眾多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也發生了許多精彩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排球學習熱情。另外,排球是一項具備極高理論修養的運動,只有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才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排球技術并領悟每個動作的意圖,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排球教學時還應重視加強對排球理論文化教育的教學,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4]。
通過對比更有利于發現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的問題,以便采取優化措施,改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彌補排球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在研究學生實際學情的前提下,針對學生排球學習中移動與接球的技術要領和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多方面的對比分析,制訂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指導學生高效地進行練習。出于增強對比效果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記錄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整個訓練過程,對其中的各種因素和細節進行分析,找出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問題的關鍵性影響因素。
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初步形成較為專業的運動能力后,可以進行專業性更強的運動訓練。在這種情況下,針對動作控制的要求不斷提高。此時,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給學生設計相關的排球競賽策略與訓練計劃,并進行針對性訓練。這樣,既能夠發掘學生在排球運動中的特長和個性特點,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不斷突破自己,提升排球技巧,同時也能夠發現以往統一訓練中的不足,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解決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的問題。
(二)通過對比,優化訓練效果
就高中排球教學而言,學習新的技術動作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示范,也可以讓學生結合排球視頻進行對比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排球的動作技術要領。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體質不同,在體力、毅力和柔韌性等方向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理特點進行訓練計劃的制訂。通過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實際訓練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個人技巧、群體策略進行指導和評價。并讓學生研究實驗班和對比班的視頻,分析移動與接球的連接過程,找出其中的關鍵步驟和技術要領,然后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從而不斷優化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效果。
在高中階段,有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排球,對于這些初學者而言,教學任務是掌握一定的動作原理,能夠正確地完成排球運動的基本動作。然而,在排球移動與接球訓練的過程中,他們同樣存在移動不到位、接不住球等問題。這就更加突顯出實驗班與對比班進行對比的重要意義。通過對比,能夠讓教師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采取正確的指導策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在排球訓練中進行預判,正確地移動,準確地接球,有效解決高中排球教學中移動與接球相脫節的問題,優化訓練效果。
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動項目豐富且復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一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身體傷害。眾所周知,排球是一項高強度且具有復雜技巧的體育項目,在眾多高中學校修建排球運動場以后,對高水平技術動作的展示與教學的需求愈發迫切。就排球這種動作技巧復雜的體育項目來說,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借助新技術來輔助訓練比較分析。如借助于圖片、視頻、文字等,將技術要領展示在學生眼前。和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應用新技術的方式更能直觀呈現動作。其次,教師還可以使用相應的教學視頻,為學生演示排球動作技巧,并基于動作捕捉技術,制作出詳細展示運動過程的教學視頻,促使學生以更加準確的視角從頭到尾了解某一技術動作的肌肉運動與肢體交換,并通過放大或減速播放的方式來增強視頻的顯示效果。
四、總結和建議
在高中排球教學中,全面加強學生的移動接球訓練,對于提升學生的接球訓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排球訓練的時候,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移動接球訓練模式,并在具體訓練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進行移動訓練的時候,從訓練的技術上來說,應注意訓練的規范性、實用性、組合性。首先,在進行移動接球訓練的時候,應注意訓練的規范性,保證步法的正確,這是保障訓練的首要條件。其次,在訓練的時候,應注意動作的實用性,結合運動員的位置、球隊的水平而定,實施有針對性、差異性的訓練模式。再次,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應注意選擇組合性的動作進行。例如,交叉步接并步、交叉步接跨步、并步接跨步、跑步制動后接跨步等,促使學生在不同的訓練模式下,提升運動的協調性、靈活性。
第二,從移動練習的形式上來說,應注意“三個結合”。首先,在開展訓練的時候,應注意靈活性練習。主要是對運動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進行練習,促使學生在排球比賽過程中,移動到位。具體來說,在開展練習的時候,應結合信號的練習模式,包括視覺信號、聽覺信號等,借助靈活的練習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移動接球訓練。其次,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練習。在對學生進行排球訓練的時候,學生移動的快慢與學生的身體素質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例如,腿部的力量、速度的快慢、韌性的強弱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移動的完成。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只有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再次,結合實踐開展訓練。主要是在對學生進行移動接球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比賽、接近比賽的模式,對學生開展移動接球訓練,進而提升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將對比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排球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排球知識的興趣,還有利于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的排球知識與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比教學法作為新課改實施后興起的現代教育方法,在高中排球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取得理想成效,促使高中學生的排球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振華.長沙市普通高中排球技術的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曾宣宣.異步教學法在高中排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楊茂芬.淺析高職院校排球教學模式的改革[J].文淵(中學版),2019(1):59.
[4]王莉莉,張朋,成航宇.實施階梯式教學法對學生排球技術教學效果的對比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