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摘要】目的 對壓瘡患者實施中醫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 隨機選擇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壓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其中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運用中醫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的壓瘡愈合時間、有效率進行比較與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壓瘡愈合時間要比對照組短得多,其有效率也要大大高于對照組。結論 對壓瘡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方法能夠縮短其壓瘡愈合時間,提高其治療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壓瘡患者;中醫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4..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壓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存在壓瘡,其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是護理人員定期清潔患者皮膚,做好上藥工作,維持患者皮膚清潔,并且定時幫助患者變換體位。
1.2.2 觀察組
患者實施中醫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對患者進行中藥外敷。往患側皮膚外敷三七粉、云南白藥、龍血竭等中藥,每日外敷1~2次。(2)拔火罐。拔火罐具有行氣活血、消腫鎮痛、祛濕逐寒、溫通經絡、排毒祛腐等效果,將其運用到壓瘡患者治療中能夠快速將壞死組織以及膿性物去除,加快血液循環,提高局部抵抗力,讓壓瘡寓所時間縮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實際創面面積來選用適當的火罐。通常拔罐時間控制約10 min,此時創面從淡紅色轉變為鮮紅色,同時能夠將壞死組織吸出。(3)艾灸。護理人員使用20 cm長的木條,每次使用一根,將其固定在艾灸盒的底部正中,結合患者病情與創面具體位置來選擇相應體位,把木箱放置在創面上,且在與創面距離20~25 cm處將艾條點燃,并使用床單來蓋住艾灸盒和患側,讓煙霧圍繞在創面周邊。(4)穴位按摩。按摩是在創面結痂或是基本愈合的情況下才進行,通常是按摩患者的足三里等有關穴位,以加快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5)日常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保持病房的整潔,保持通風,確保患者床單的清潔、干燥以及柔軟,防止患者由于受到摩擦或是受壓而導致病情加重。部分患者需要長期使用尿墊,護理人員還需要及時幫其更換。而且每間隔2 h幫助患者翻身,并拍背。對于患者局部骨骼突出,容易受到要的部位則需要使用海綿圈或充氣氣圈墊起,避免已有壓瘡面積變大或是出現新的壓瘡。(6)飲食護理。在對壓瘡患者實施中醫護理過程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配與指導。因為大部分壓瘡患者否存在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等情況,對患者自身組織修復較為不利。所以護理人員需要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等食物,幫助其提高抵抗力,加速患者壓瘡創面的愈合。(7)功能鍛煉。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患者氣血運行通暢、健腦強身、活絡頸骨、抵御病邪。所以護理人員應當要鼓勵患者減少臥床時間,進行適量的運動,從而有利于患者原發疾病的康復。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痂皮脫落,壓瘡面愈合;顯效:潰瘍面積變小,肉芽組織萌發,沒有滲出物出現在壓瘡面,并且壓瘡面干燥;有效:潰瘍面積沒有擴大,壓瘡面的滲出物有所減少;無效:潰瘍面積擴大,壓瘡面的滲出物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多。
2 結 果
對照組患者壓瘡愈合時間為(8.41±2.20)天,痊愈患者7例,顯效患者9例,有效患者9例,無效患者5例,有效率為83.33%;觀察組患者壓瘡愈合時間為(5.5±1.23)天,痊愈患者13例,顯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6例,無效患者1例,有效率達96.67%。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壓瘡愈合時間要比對照組短得多,其有效率也要大大高于對照組。
3 討 論
壓瘡主要是因為患者長期臥床,體位長時間不變換,而致使機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到剪切力、摩擦力、壓力而導致血壓循環不暢,久而久之患者局部組織持續缺氧、缺血,營養供給不到位,使得皮膚正常功能喪失,組織出現破損、潰瘍甚至壞死。當前,壓瘡防治依舊是護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難點問題,隨著臨床護理經驗的積累,在壓瘡防治中運用中醫護理的效果逐步凸顯。
在中醫中認為,壓瘡的出現外在因素是因為摩擦力以及壓力所導致的,其內在因素是因為患者長時間臥床傷氣,患者氣虛加上氣血運行不通暢,久病而引發氣血虧虛所導致的。中醫護理則是圍繞整體觀念來實時護理,結合外界環節對患者產生的影響,注重協調患者的臟腑功能,主要采取中藥外敷、拔火罐、艾灸、穴位按摩、日常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功能鍛煉等方法。其中重要外敷主要使用的是龍血竭、三七、云南白藥等具有消炎、鎮痛、活血、化瘀等藥物;艾灸可以起到溫經其通絡的效果,而且操作較為便捷,疼痛度較小,患者更易接受;飲食指導與調配能夠對患者體質進行改善,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加快其壓瘡的修復與愈合。
在本次研究中,實施中醫護理的觀察組壓瘡患者的壓瘡愈合時間要比對照組短得多,其有效率也要大大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可比性。因此由此可知,對壓瘡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方法能夠縮短其壓瘡愈合時間,提高其治療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 培,李 宇,趙列敏,et al.中醫護理在壓瘡防治中的應用分析[J].名醫,2018(6).
[2] 寇連云.壓瘡的中醫防治與護理進展探討[J].現代養生,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