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萬瓊
一、幼兒教師藝術素養發展的關鍵因素
1.藝術環境和氛圍
環境之于人猶如水之魚,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必然要素,而環境具有的隱形教育特征在無形中塑造著人的各方面能力。創意無限、精心設計的藝術環境,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都能夠讓教師獲得藝術的熏陶,審美素養水平的提升,進而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
2.幼兒教師的藝術理念
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藝術素養的高低決定著其藝術教學方式的應用和藝術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而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藝術素養的培養起到作用。
3.幼兒教師的藝術實踐
藝術教學過程的本質就是藝術實踐的過程,教師參與藝術實踐的多少影響著自身藝術素養的發展水平。幼兒教師的藝術實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面向自我藝術修養的藝術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是面向幼兒藝術能力的藝術實踐活動。
4.幼兒教師的藝術培訓
相關的培訓以及活動往往是教師在專業領域獲得長足發展的重要動力,幼兒園教師亦不例外,幼兒園教師在求學期間所習得的知識并不足以支撐整個教師工作生涯,所以幼兒園所提供的各種培訓、活動都能夠成為幼兒園教師發展的有力支撐。
二、立體手工課程在教師藝術素養發展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教師藝術理念
教師在開展立體手工課程中,既要符合園本特色,又要適合幼兒心理發展水平。立體手工具有視角性、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懂得傾聽并尊重幼兒的藝術空間表達和創作,有利于促進教師藝術理念的提升。
2.有利于豐富教師專業知識
立體手工制作存在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如折紙、剪紙、染紙、泥工等。教師首先自己對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都需要掌握。教師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豐富自己對美術形式的認識,增強藝術理論知識。
3.激發教師內驅力
幼兒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才能更好地指導幼兒進行立體手工課程,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利用周圍有利的資源,采取有效的途徑進行我教育。立體手工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教師不斷提升自己藝術能力的內驅力。
三、立體手工課程對提升教師藝術素養發展的途徑。
1.構建課程管理體系
一是建立課程管理機制,在立體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成立立體手工課程管理小組和實施小組。二是完善教師培養機制,根據立體手工課程發展要求,結合幼兒園已有的師資培養經驗,制定教師培養機制。三是資源整合機制,立體手工課程對于教師的藝術素養要求較高,幼兒園挖掘多樣化培訓資源。
2.打造藝術環境
努力打造可激發靈感、喚醒智慧的靈秀的藝術環境。重新審視幼兒園的環境,增設主題式立體手工作品展覽區和活化的創意教育工作坊,為幼兒園的環境建設提供新的藝術元素,營造濃厚的幼兒園立體手工特色氛圍。
3.實施課程班級
探索初期在小、中、大各設立了一個實驗班,在實驗班中率先實施立體手工課程。首先對班級環境進行了改變,在環境創設中運用了大量的立體手工,增設了立體手工展示區,確定了以美工區為班級特色區域的目標。其次,實驗班幼兒教師邊實踐邊總結,不斷促進自身藝術素養的經驗。
4.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圍繞幼兒生活的經驗開發主題立體手工系列主題活動。例如,在大班開展“動物王國”主題的立體手工活動,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感受立體手工作品的藝術魅力。在其他內容的主題教學中,也將立體手工的內容滲透其中。如在體育活動中,將制作的立體手工“獅子”當作游戲道具,將立體手工與游戲融合起來。
四、建立立體手工課程助推幼兒教師藝術素養的培訓體系
1.制定教師立體手工課程培訓與考核標準
幼兒教師應當具備良好的立體手工藝術才能,并激發幼兒想要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教師藝術素質的要求,遵循藝術性與規范性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幼兒教師立體手工課程培訓與考核方案。
2.設置教師立體手工培養的專題課程
通過設置立體手工興趣小組、立體手工創作小團隊等教師立體手工培養的隱性教育課程,作為教師學習和掌握立體手工的途徑。
3.細化立體手工課程培訓層次
幼兒園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培訓機制,細化立體手工課程的培訓層次為幼兒教師提供必要的發展途徑。對于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幼兒教師,幼兒園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滿足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教齡、不同職稱的教師發展的需要。【本文系課題項目“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特色課程建設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0428)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