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玲
“小練筆”緊隨閱讀教學,內容精短,形式靈活,貼近生活,思維空間大,學生易入手且能寫好。丁有寬老前輩總結的“讀寫結合法”,尤其適合涉農學生的實際,我從中得到啟發,采用由易到難,由少到多在閱讀教學中有目的漸進隨文練筆。學生從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作文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讀寫方法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首先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提高閱讀速度,只有大量閱讀才能積累語言。接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要讓學生對讀書對語文課有興趣,為人師者要先當“讀書種子”,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然后通過書目提示掌握不同閱讀方法達到不同的閱讀目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加強朗讀的指導與檢查,如重點的精讀、品讀,次要的略讀、瀏覽。最后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方式分享閱讀方法和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從書名、作者、主要內容、所讀的片段或頁數、摘抄喜歡的好詞好句,寫出喜歡的理由等方面,讓學生在同伴互助中,體驗成功樂趣,表現欲得到滿足,書寫能力得到加強,鑒賞能力得到培養。
二、開發課程資源學習方法,突出訓練重點
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創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開發課程資源,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如《窮人》一課中,當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孤兒時的復雜心理,反襯出桑娜的善良。當教到這一片斷時,我讓學生以《今天作業沒完成時》為題寫一段話。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體會桑娜當時擔心、自責、后悔的心理,還運用環境描寫襯托自己的忐忑心情。又如《二十年前的回憶》對李大釗的個性形象刻畫,理解他平靜而慈祥的臉更能突出到英雄的形象。讓學生掌握外貌描寫無須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據需要來寫的方法。結合《介紹我的小伙伴》進行小練筆訓練,融入提示語三種用法進行標點符號的技巧訓練,使人物個性凸顯、活靈活現。
三、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實踐的機會。①藍天義工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進校園就是極好的小練筆素材,在引導學生完成練筆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其中,學生成功扮演施救者的體驗后,小練筆:“我居然也站C位!真是太好了!這次終于在媽媽面前能揚眉吐氣啦……。”②結合節日練習敘述性表達,愚人節愚人時欣喜,被愚時的沮喪忍俊不禁:一個學生的小練筆:今天是愚人節。一大早我在物色整蠱的對象。剛做完校長室的值日,無意瞟見辛老師,于是,計上心來。我屁顛屁顛地迎上去:“老師,校長請你過去,有事商量。”老師聽了不停地點頭笑盈盈地說道:“好的,我等會就到。另外,轉告班長收昨晚布置的家長回執,謝謝。”只見她往校長室方向走去,我暗自竊喜:“哈哈,上當啦!”一轉身就看到班長,當我說出話時,班長指了指老師的辦公桌,上面正放著一疊家長回條呢。她幸災樂禍地拍拍我的肩膀,嘆嘆氣說:“你什么時候操起這份閑心,可憐呀。”“我的媽呀,姜還是老的辣!”不遠處辛老師正擠眉弄眼地朝我擺擺手,那樣子特別得意。③結合身邊突發事件訓練一波三折表達方法:如有一只蜘蛛突然“造訪”課堂后曲折情節。因為親身經歷過,要說、能說的實在太多。④創建“微信小程序寫作”拓展寫作空間。現在是信息社會在以微信作為文化傳播的微時代,引導學生以微博式寫作表達真情實感也是個好辦法。
四、引導關注生活,做日常的有心人
生活是習作的源頭,學生的情感和習作材料都來源于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尋找素材,教孩子“找寫點”。引領學生從大自然中去索取,到課外閱讀中尋找,從奇談怪聞中去搜集,將日常所見、所感,隨手記下來積累起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幾年的實驗發現,小練筆是一項對孩子提高語文素養有益處的嘗試。孩子在參與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也養成了自主閱讀、留心觀察、及時記錄的寫作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習慣。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