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彥如
摘 要:基于A大學內部審計實踐,結合實例闡述如何多途徑促進審計結果運用,發揮內部審計的工作實效,提升高校治理。
關鍵詞:高校內部審計? 審計結果運用
在國家不斷強化審計結果運用的背景下,A大學在審計結果運用中積極探索實踐,多措并舉,促進審計結果運用制度化、常態化,努力寫好審計的“后半篇”文章,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促進內部審計結果運用的途徑,以供其他高校參考。
一、建章立制,筑牢基礎
學校制定并實施了《審計結果運用及公告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審計結果運用的原則、具體做法、主要形式和具體程序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例如,在加強落實整改方面,要求定期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開展跟蹤檢查,內部審計機構應加強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審計結果的運用,同時要求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應及時審閱審計結果。紀檢監察部門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應主動跟進問責,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建章立制,防范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辦法》的實施為日后開展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打開了學校內部審計結果運用的新局面。
二、及時上報,取得重視
A大學內部審計機構在大型審計項目結束出具正式審計報告后,根據審計報告擬定單獨的結果報告,以較為精簡清晰的報告形式及時報送學校主要負責人審閱并向黨政領導班子通報,同時抄送學校紀檢監察室,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抄送學校組織部。通過審計結果上報,讓學校領導及時了解審計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利于取得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推動審計問題整改、促進完善內部治理。
三、落實整改,用好審計成果
為進一步落實審計整改,A大學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積極響應上級要求,探索實踐了以下新方法:
(一)建立問題清單
內部審計機構對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等大型審計項目中所發現的主要問題建立清單,與審計整改結果對接,實行對賬銷號清單管理,并將清單報學校領導審閱。在清單內將審計發現的問題按“已整改”“整改中”“未整改”“無法整改”分類列示,按照90天整改期限計算整改報告截止時間。通過對比跟蹤每個項目的整改報告提交情況,精確了解每個問題的整改情況,并進行跟蹤檢查。對于相關整改證明材料不夠充分的事項,及時要求補充。學校黨委隨后在《黨委和行政工作要點》中進一步明確要求:“對審計發現問題實行對賬銷號清單管理,對整改不到位的部門和單位進行約談”,這一要求也同時列入了年度審計工作計劃中。
(二)加強跟蹤檢查
按照《辦法》規定“內部審計機構應定期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開展跟蹤檢查”,積極貫徹落實制度到實際工作中。例如在開展的科研經費年度審計中發現部分科研課題存在逾期未清理的情況并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在整改中推動學校科研處認真整改,出臺了《科研課題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試行辦法》。次年,在新的年度科研經費審計中,繼續對該問題進行關注跟蹤,發現部分科研課題仍存在經費支出結余比例較大的情況,在審計報告中提醒注意,從而進一步規范了學校的科研項目管理,提高了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
(三)開展后續審計
根據《廣東省教育系統后續審計辦法》等有關規定,A大學探索開展了后續審計,分別對上一年度校本部財務預算執行與決算審計、附屬醫院財務收支審計兩個審計項目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后續審計,對整改措施及效果進行了評價和建議,并將后續審計結果報學校領導審閱。后續審計的開展推動了學校及直屬醫院在內部控制、資產管理和財務核算等方面對有關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起到了審計“回頭看”的作用,提升了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
四、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A大學內部審計機構積極配合上級的各項審計檢查,共享審計成果,提高審計效率,擴大審計范圍,促進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例如,在省審計廳對高水平大學建設資金的專項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機構借助此次外部審計的力量,解決學校存在多年的一些內部管理問題,推動科研處、采購中心等職能部門認真整改,相繼出臺了《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廣州醫科大學科研經費電子商城采購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上線了科研物資統一采購平臺喀斯瑪網上商城,更好地防范風險,規范學校管理。
在與學校紀檢監察室溝通配合方面,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主動溝通外,審計處注意將審計中發現的有關問題和線索移交給紀檢監察室,及時提供紀檢需要的一些專項審計報告,并協助紀檢完成一些專項檢查工作,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五、做好公告,擴大影響
A大學對群眾普遍關注的、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審計事項,按《辦法》規定的程序、以適當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公告其審計結果。在審計部門網站專門增設審計公告欄目,并安排專人負責,統籌管理審計結果公開工作。例如,對上一年度全年合同審計情況分析統計后,將結果報學校領導審閱和相關部門傳閱,同時在學校內網首頁及審計部門網站進行結果公告。在結果公告中全面總結了上年的合同審計工作,對審計數量、審計金額、提出審計建議數量的總體情況進行了發布,還將所有合同分為采購、工程、科研三大類,分別公告了審計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并對這些共性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的評價和建議,更加具有權威性。對于相關業務部門、采購中心等職能部門起到了提醒、警示的作用,有效避免同類問題的再次出現。通過不定期以多種形式發布審計公告,加強了其他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和了解,擴大了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力,提高審計結果運用的范圍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