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利
摘 要:我國經濟正處于由增速換擋的關鍵期,需要進一步煥發電網企業的經濟活力,使用經濟效益審計提高其競爭力。本文基于平衡計分卡(BSC)和“三重盈余”思想構建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體系,并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相應的審計評價模型,最終提出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電網企業? 經濟效益審計? BSC? 三重盈余? AHP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環境下,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電力體制改革,此次改革要求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開放配售電業務,這使得電網企業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從而導致電網企業的審計也遭遇新情況、新問題。經濟責任審計的不足是,開放售配電業務后電網企業審計暫無法達到所需層次,而經濟效益審計恰好能夠彌補這些缺陷。
學者們基于不同角度探討電網企業。在指標體系方面。基于“三重盈余”理念建立的評價模式綜合考慮了電網企業的財務指標、生態保護和社會福祉情況。在經濟效益審計方面,圍繞內部審計的職能轉化,提出“全覆蓋網格化”審計,實現電網企業的價值增加。在設定指標權重方面,通過AHP對國企綠色經濟責任綜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賦權重。
一、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模型的指標體系構建
在電網改革的背景下,本文試圖基于BSC、生態保護和社會福祉思想構建評價體系。該評價指標體系將電網企業經濟效益作為總指標,財務指標、業務流程指標、學習與成長指標、客戶指標、環境指標和社會責任指標均為一級指標。
(一)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能夠很好地量化電網企業的績效,檢驗電網企業的戰略及其實施和執行是否能夠提高電網企業的績效。因此,財務指標包括四個二級指標:財務效益、資產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
(二)業務流程指標
業務流程指標集中反映了在電網企業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下,各項業務的完成情況。根據電網企業的業務特點,可將業務流程指標擴充為安全指標、生產指標兩個方面。在電網企業的業務流程中,應特別注重基層班組的安全狀況,實現安全生產,可使用主設備完好率和年創百日安全周期率。在生產指標方面,電網企業應為人民群眾供應穩定、持續、可靠的電力,故需將綜合線損率、供電可靠率和電壓合格率作為生產指標的次級指標。
(三)學習與成長指標
電網企業不僅需要重視當前的發展,更需要注重未來的成長。學習與成長指標包括員工指標、學習強度和創新投入三個二級指標。企業需要保證員工素質和減少人員流動性,故選用員工保持率和高等學歷人數比重作為員工指標的次級指標。只有優秀的員工才能為企業不斷地創造價值,故全員崗位培訓率和“五星班組”數量能夠有效反映員工在企業中得到的成長。電網企業也離不開創新發展,對科技的投入技術最終能夠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因此,創新投入指標包括創新費用投入比率、技術消化吸收費用比率和專利擁有數量。
(四)客戶指標
電網企業只有提供優質穩定的電能和優質高效的服務,才能保證獲得客戶的一致認同。本文設定了企業形象和營銷的兩個次要指標,以評估電網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的能力。電網企業仍需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介紹向公眾宣傳企業,故選用客戶滿意度和社會捐贈率作為企業形象的次級指標。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而言,電網企業還需為客戶提供投訴渠道,對客戶進行問卷調查,以便了解客戶的訴求,故需采用客戶走訪率和客戶投訴數兩個三級指標。
(五)環境指標
電網企業要實現“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發展方式,其必須承擔一定的環境責任。環境指標包括資金投入、治理效果兩個方面。為了控制環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在投資指標中選擇了環保投資的比例和增長率;為反映環境治理的效果,引用環境治理效用率和單位凈利潤中廢物排放量對環境指標中的治理效果進行補充說明。
(六)社會責任指標
國有單位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特別是電網企業,主要體現在就業和稅收方面。采用提供就業增長率和職工收入增長率作為就業指標的次級指標;在稅收方面,選擇了兩個輔助指標:已付稅款的增長率和已付稅款的數量。
二、AHP設計評價模型
本文選用AHP確定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指標的權重,從而形成完整的審計評價模型,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一)階層結構模型
根據AHP的建立階層結構模型的方法,在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模型中,最高層是電網企業經濟效益,中間層是六項一級指標,最底層是對各個指標的重視程度。
(二)評價尺度與判斷矩陣
在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模型中,評價尺度采用1—9。9表示絕對重要,7表示明顯重要,5表示相當重要,3表示稍微重要,1表示同等重要,8、6、4、2用于上述標準的折中值。
(三)一致性檢驗
考慮到隨機因素是產生一致性偏離的原因,故需將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指標比較,得出檢驗系數:
[CR=CICR]
最終根據相應的特征向量確定了網格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估模型中每個指標的權重。
三、結束語
針對本文構建的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模型,提出以下三點建議。首先,對于電網公司來說,社會表現是基礎。供應優質電力是電網企業的第一要務,充分利用電網企業這個大平臺,切實滿足人們的利益訴求,緊扣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第二,環境績效和經濟績效是電網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網企業的發展過程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加快形成環境友善、節約資源的發展理念,努力提高電網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三,電網企業應考慮工作的實際情況靈活設定審計評價模型的權重。考慮到電網企業在發、輸、配、售四個環節的市場化程度存在差異,其權重大小應視工作需要而定。
參考文獻
[1]李永臣,何軍石.基于“三重盈余”的電網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12,26:69-70.
[2]孫惠士,周偉,包凌霞,吳昊,吳陳婧.經濟新常態下電網企業內部審計職能轉變——強化全面風險管控推進“全覆蓋網格化”審計[J].中國內部審計,2017,02:18-22.
[3]鄭國洪.國企綠色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AHP模型思考與改進[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7,1901: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