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巖
摘 要:在新媒體浪潮的沖擊下,傳統媒體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地作出變革,邁進全媒體矩陣時代。全媒體時代,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采訪形式上必須要作出相應的創新,以適應發展需求。基于此,論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與心得,分析了全媒體形勢下電視新聞采訪形式的改變及其對記者帶來的挑戰,指出在全媒時代電視臺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全媒體;電視臺;新聞采訪;形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1-00-02
一、前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4G普及、移動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驅動下,微博、微信、電子報等新媒體不斷誕生與發展,迫使傳統媒體走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全媒體時代。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電視臺,正在適應時代的發展,構建起了以“屏、網、微、端”作為載體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建立了“中央廚房”,實現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臺發布”的采編發流程優化,很多的傳統記者也被迫在全媒體形勢下實現角色的轉變,轉型為全媒體記者[1]。
二、全媒體時代電視臺新聞采訪形式的改變
(一)采訪形式的多樣化
在全媒體時代,由于可以更好地借助多元化的網絡平臺以及相關的信息工具作為輔助,讓記者的采訪形式變得更為多樣化,更具靈活性。記者的采訪形式也由傳的封閉形式,逐漸走向現今的開放性模式[2]。形式的轉變,使得社會大眾能夠運用上網的方式,直接快速地得到相關的新聞內容,顯著增強了采訪的時效性。而且,在進行采訪的時候,可以更為靈活。能夠有效地改變傳統新聞采訪上時間與空間的制約。記者也由原來的藏于幕后做寫作,變成了現今可以有效地與社會觀眾進行互動的一個過程,讓采訪內容得到更好的豐富。
(二)采訪速度的加快
在現今新媒體沖擊下,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快節奏生活趨勢中,社會受眾對于新聞內容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現今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的優勢,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整體采訪速度也變得更加的快。記者往往能夠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便作出實時報道。以更有效地滿足大眾對于新聞:快、新、真的需求。電視臺媒體的權威性,也可以讓新聞信息傳播獲得更高的可信性。
(三)受眾角色的轉變
在信息時代形勢下,新媒體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其不但改變了記者和受眾之間的交流渠道,也大大地提高了彼此的溝通效率,而且拉近了兩者的距離。
廣大的受眾在信息傳播進程中,已經并非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更是信息的傳播者,可以快速地進行信息的傳播與分享。所以,作為一名電視臺新聞工作人員必須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找準角色定位,不斷調整采訪形式和節奏,讓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拉近,溝通更加的便利與暢通。
三、全媒體時代給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帶來的挑戰
(一)信息發布時間的挑戰
一直以來,由于傳統媒體對于信息發布的管理均是十分嚴謹的。每一次的采訪,都需要經過層層審查,必須要在得到了各相關部門的領導肯定以后,才可以進行采訪[3]。由于審批流程比較長,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在新媒體形勢下,時間都是爭分奪秒的。信息發布時間的延長,必然會延誤受眾獲取信息的時間,難以滿足受眾對于媒體信息即時性的需求。
(二)采訪形式受限于管理
一直以來,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的電視臺新聞制作均是有一套固定流程的。新聞記者要進行采訪,必須要做到嚴格遵循電視臺的各種規章制度。然而,這樣固化的管理模式,在新媒體競爭壓力下,不但嚴重地挫傷了記者積極性與創新性,還讓得新聞采訪工作十分的枯燥與陳舊。
在新媒體沖擊下,新聞采訪工作應該要給予記者更多的自由空間與權利范疇,保證電視新聞記者在日常的采訪中,不會過于受到條框的束縛,進而促進電視臺采訪工作的發展。
(三)形式創新受限于技術
采訪技術同樣是制約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一項。為更好地適應新媒體形勢下采訪工作的發展。電視臺記者必須要努力地學習與創新,掌握更多更豐富的媒體技術與知識,更好地提高知識水平豐富知識儲備、增強采訪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豐富采訪的形式,滿足不斷變化的媒體采訪挑戰,最終達到采訪效率與質量雙贏的效果。
四、全媒體時代電視臺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之路
(一)在采訪過程中融合新媒體理念
媒體融合早已經成為新媒體壓力下傳統媒體的發展之路。在媒體環境不斷改變的形勢下,傳統采訪形式和流程逐漸表現出難以適應信息快速傳播的需求。電視臺新聞采訪要真正的提高采訪效率與質量,必須要持續增強記者本身的工作能力,改變過去的傳統固化采訪思維模式。基于媒介融合理念,對電視新聞采訪形式作出優化與創新。基于此,作為一名電視臺新聞記者在平時的采訪工作中,也需要更多地運用新媒體工具,以不斷地應對各大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
為了增強新媒體形勢下電視臺新聞采訪的效率與質量,可以更多地利用媒體工作開展信息的傳播。如可以通過現時的網絡媒體與工具,增強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的實效性。而且在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還能夠積極使用數碼相機,錄音筆、電腦等工具進行采訪內容的記錄,快速準備好所需要的各種資料,同時在信息傳遞的時候,還能夠即時地利用微博、微信等直播或者是錄播等方式,以增強信息的傳遞效率。誠然,這需要電視臺新聞工作者不斷地探索與掌握各種新型媒體工具,不斷增強個人的綜合素養,為電視臺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作有力的保障。
(二)強化對新媒體采訪工具的運用
新媒體已經成為電視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在新媒體帶來的沖擊與壓力下,很多的電視臺設置了網絡媒體平臺,而這些為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帶來了各種挑戰。
在新形勢下,為可以更為有效地增強信息的傳播效率,電視臺新聞工作者可以更為積極地探索網絡媒體平臺的運用,將進行采訪得到的內容,通過網絡媒體平臺更快地進行傳播。在網絡媒體平臺能夠更高效地完成對信息的剪輯以及傳輸,進而更好地滿足了社會各界的訴求,其不但能夠為信息的傳遞創建新的渠道,而且,還能夠為電視臺新聞記者與廣大受眾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能夠快速、及時地深入了解到社會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更好地完成和社會受眾之間的互動,和受眾維持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
(三)采訪內容的有效把控
在新媒體浪潮下,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臺肯定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的沖擊與壓力。而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也應該積極應對外界的沖擊,在信息整理、為采訪做準備的時候,必須要有效把控好新聞真實性的疑點與難點。
廣大的受眾可以在新媒體時代,利用豐富的途徑得到各種前沿知識與媒體新聞。然而,因為有關的規定不夠完善,使得很多新聞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況,而這些均會對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作為傳統權威主流媒體的電視臺必須要嚴格把控好新聞質量,抵御類似不實報道的發生。要真正實現這一點,必須要記者在日常采訪的時候,利用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認真觀察,做好疑難點的判斷,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與可靠。
五、結語
電視臺作為具有權威性的官方信息傳播平臺,肩負著傳播正能量、正確思想、引領輿論導向發展的功能。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電視臺也邁向了全媒體發展之路。在全媒體時代下,要繼續延續電視臺的權威性并發揮其所肩負的使命,保證新聞的質量與效率,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在采訪過程中融入新媒體理念,強化對新媒體采訪工具的運用,準確把握采訪內容的真實性、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冰.探析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4):191-193.
[2]鄧家美.媒介融合環境下的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創新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6(7):23-26.
[3]曲鵬飛.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1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