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
摘 要: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歷史文化的傳承,因此,博物館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博物館能夠為人們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歷史研究資料,加強人們對于歷史的認知,提升愛國主義情感,然而,從我國目前大多數博物館的工作現狀看來,文物收藏職能仍然不夠健全與完善,文物保護方法有待改進。本文就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技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文物保護方法;開展策略
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國內的文物積淀是非常豐富的,同時還有很多歷史文物仍然處于地下,尚未被發掘出來,只有做好博物館的相關工作,才能夠有效保存文物,發揮文物的價值,有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博物館承擔著歷史文化教育及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使命,我們必須要探索相應的文物保護方法。
1 博物館的文物收藏職能
首先,博物館具有文物保護的核心職能,博物館是收藏管理和陳列文物的重要場所,當文物出土之后,需要送到博物館中進行保管和保護,從而讓文物能夠長久的留存下來,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價值。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理解文物保護的核心職能,并落實相關的規章和政策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避免出現珍貴歷史文物被損壞的狀況[1]。
其次,博物館具有文物展出的文化職能。當文物被收藏到博物館中之后,并不是一直在庫房里進行封存,而是需要定期進行展覽,為社會大眾提供欣賞、教育的文化職能,博物館屬于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相比較于盈利組織而言,博物館更加注重公益性和教育性,為社會創造文化財富,提高人民大眾的精神修養,傳播歷史文化。
最后,博物館具有文物傳承的歷史使命。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博物館可以把很多文物的歷史背景展現出來,將塵封或者散落的歷史文化呈現給人民大眾,因此,博物館具有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其能夠對人類歷史留下來的文化載體進行保存,并且以供后人進行研究和使用[2]。
2 博物館文物保護方法
2.1 保證文物收藏標準的規范性
博物館的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充分認知到自身所承擔的重要責任,加強文物收藏標準的規范性,不斷健全和完善文物收藏指導規范,并且嚴格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每一項工作流程的清晰性與透明性,全面提高文物收藏與管理水平,發揮出文物的文化價值。首先,要對文物登記標準進行確定,對傳統的博物館文物收藏標準進行優化與完善,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讓管理規范更加符合時代特點,要對包括博物館文物接收、文物收藏、文物鑒定、文物保護等一系列工作在內的流程進行明確,將各個部門有機結合,保障工作接口的統一性。其次,要對文物收藏標準加以確定,聘用文物鑒定專家對文物進行研究和科學鑒定,明辨真偽,杜絕收藏假文物,提高博物館整體質量。第三,當文物被收納到博物館之后,要做好整理工作與分類工作,為每一件文物制定編號,取名字,要結合文物的屬性外觀與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名稱。名稱必須要簡單大氣,既要準確表述文物特征,又要體現出文化特點。第四,要結合文物的特點對文物類型進行整理與擺放,統一編寫文物說明,說明書應當詳細可靠,標明文物的發掘地、歷史文化價值等相關內容。最后,要加強博物館的文物庫房管理,構建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隊伍,定期進行庫房檢查、文物修復以及文物保養,最大程度上減少文物的損壞[3]。
2.2 保證文物等級鑒定的科學性
博物館具有文物鑒定職能,對于每一件收錄到博物館中的文物,都要進行嚴格的考究,合理確定文物等級,避免過高評價或者過低評價狀況的發生。博物館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由相應的文物專家和學者對文物藏品進行鑒定、分級與評價,在這個過程中,要綜合搜集各方面的歷史資料,結合文物藏品的歷史背景,對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進行充分的研究,例如,在民族博物館的藏品分類中,可將文物劃分為珍貴文物與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又可以進行二級劃分。通過對文物源流、民族特色、文化內涵以及文物外觀等因素進行鑒定,能夠充分判定文物的價值。一級珍貴文物的出土量是非常少的,其文化價值巨大,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體現某個民族的發展與變動;反應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制度變革;體現民族文化的交融與變動;體現民族歷史事件;體現民族宗教信仰的傳播等。對于比較貴重的文物,可交由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一旦確定文物的巨大價值,應當及時進行修復、收藏與管理[4]。
2.3 做好文物藏品的存放展示工作
當文物被收納到博物館之后,文物的存放與展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流程開展工作,確保收藏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對于比較珍貴的文物,要定制相應的展架,確保展架的穩定性,要嚴格保證文物不會在展示過程中受到觀眾的損害。在排架工作中,要對文物進行整理與分類,根據類型和文物的基本資料進行科學排架,按照相關的順序進行擺放,兼顧便攜性、妥善性與規則性,有條不紊的開展文物藏品的管理。展示架之間要保證足夠的工作間隙,確保能夠滿足整理空間的需求。排架的選擇與優化也非常重要,要對于那些比較易碎的文物,要做好抗震處理與防滑處理,必要時可以定制專用的網板和卷筒等工具來輔助文物的收藏與展覽。在完成排架工作之后,博物館文庫管理員要對架子上的物品進行清點,及時做好信息的錄入,對每一件文物藏品進行科學有效的記錄[5]。
2.4 對博物館文物信息加以登記
博物館中的藏品數量成千上萬,只有做好科學合理的信息登記,才能夠確保文物不會丟失,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對所有的文物加以登記,要規范相應的管理工作,不但要進行紙質檔案的記錄,而且要錄入到電子信息庫系統,定期檢查文物藏品現狀,開展信息核對工作。在登記文物現狀時,要充分遵循公平、公正、規范、科學、準確、真實的原則,有效評估文物價值,不能夠受到主觀情感的影響。在文物藏品入庫管理之前,必須要認真核對文物現狀信息與文物的實物狀況,確保二者相吻合,如果存在有描述與事實不符的狀況,應當及時進行反饋,并組成相應的專家小組進行核對與校正,確保每一件文物藏品的規范化登記[6]。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博物館文物藏品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博物館管理人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文化收藏職能和文物保護職能,不斷優化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雅琨.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的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4):126-127.
[2]劉婉君.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的思考[J].藝術品鑒,2019(3Z):7-8.
[3]李雪霞.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的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134-135.
[4]謝秋安.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160-161.
[5]王海春.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6):126-126.
[6]徐震薇.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與文物保護方法的思考[J].新絲路:上旬,2019(11):02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