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霞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全面到來,大數據技術在鄉鎮圖書館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能夠不斷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促進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信息建設中的作用和應用進行探究,希望能為農村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新農村信息建設
1 前言
農村鄉鎮圖書館是農村社會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基層單位,但在當前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大潮中,農村鄉鎮圖書館發展緩慢,舉步維艱,影響新農村信息建設的進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建設形勢并不匹配。因此,需要加強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探究,明確當前鄉鎮圖書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和優化,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
2 鄉鎮圖書館概述
我國學術界對于省市級以下的圖書館有著不同的稱謂,例如基層圖書館、鄉鎮圖書館、區縣圖書館、農村圖書館、村級圖書館、鄉村圖書館、社區圖書館等,相關概念的界定范圍也比較模糊。通常情況下,基層圖書館是相對于上一級圖書館而言的,一般會將省市級以下的公共圖書館看做基層圖書館。鄉鎮圖書館指的是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為社會公眾服務的鄉鎮一級的公共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在農村的發展與延伸。鄉鎮圖書館是由政府和社會團體舉辦的,受到政府控制與管轄,為鄉鎮人口服務的公益機構。不僅包括縣級和鄉級公共圖書館,同時也包括縣鎮和鄉鎮各類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圖書室、村落圖書館、街道圖書館等[1]。
3 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最為主要的可以歸結為: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共享、豐富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為農村建設提供政策信息。
3.1 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共享
大數據時代進行農村鄉鎮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應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對鄉鎮圖書館所有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為鄉鎮居民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信息服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需要圖書館和圖書館之間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礎之上建立各種各樣的合作協調關系,利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共同管理和建設信息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公眾對于圖書資源的需求。這就要求鄉鎮圖書館依托于大數據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信息數據的數字化和電子化管理,提高數據傳播的速度和質量,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從當前鄉鎮圖書館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仍然采取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物質需求。因此,需要加強農村鄉鎮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力度,明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快速高效地實現鄉鎮圖書館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信息共享服務,促進農村信息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也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圖書館的服務手段和服務模式,以讀者為本開展服務工作,滿足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的需求[2]。
3.2 豐富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快鄉鎮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也可以進一步豐富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鄉鎮居民可以在閑暇時間充分學習相關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足不出戶的掌握資訊和信息。高度信息化的鄉鎮圖書館對于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加快農村現代化的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的鴻溝,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加速鄉村現代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3]。
3.3 為農村建設提供政策信息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新農村的建設,鄉鎮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深入農村進行情報信息調查,了解農民對于國家政策的客觀需求,并匯總農民群眾需求的政策進行分析和反饋。各級政府網站可以對圖書館收集到的這些政策進行檢索并印刷成冊發放給群眾,或者摘取政策當中與農民群眾利益關系最大的相關條款,使得農民群眾能夠吸取政策的精華,讓國家的惠民政策能夠真正落實下去,享受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優惠。同時,農村鄉鎮圖書館信息化的建設也可以提高農民群眾參政議政的意識,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和經營模式,走向致富的道路[4]。
4 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信息建設中的作用和策略
在上文之中對于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的意義進行了剖析,而其對于新農村信息建設的過程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歸結為:為新農村信息建設提供準確的信息、建立地方特色的信息化數據庫、加強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以及利用復雜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與
工具。
4.1 為新農村信息建設提供準確的信息
信息是農業市場化的基石,農產品的銷售和生產對市場信息的依賴十分嚴重,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是農民獲取更多利潤調整生產方式的關鍵。從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實際開展情況來看,很多居民缺乏對市場環境的可靠了解,往往掌握不到最新的市場信息,無法及時調整生產方案,容易造成農產品滯銷以及賠本問題,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甚至會造成農產品積壓以及損壞,導致農民生活壓力進一步加大。鄉鎮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以結合民生實際需求,為農民提供精準化的信息推送,使得農民群眾能夠及時把握到市場信息和市場動態,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鄉鎮圖書館可以在互聯網的農產品交易網站當中對當地種植的農產品全國供求情況以及產品價格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將相關信息準確發送給群眾,使得當地群眾能夠掌握市場需求和市場動態,有效調整養殖結構和種植方案。其次,鄉鎮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可以為當地農民群眾開展互聯網交易以及網絡信息方面的培訓,使得農民群眾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查詢農產品的市場信息并開展網上交易,有效減少農產品滯銷的概率。另外,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發布農產品的相關信息,鄉鎮圖書館可以在互聯網上發布當地農產品的資訊,幫助農民群眾建立起農產品超市,并進行當地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建立起農產品品牌,讓農產品可以適銷對路[5]。
4.2 建立地方特色的信息化數據庫
要想充分發揮鄉鎮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新農村信息化建設,還需要依托當地文化特征以及資源優勢,開展針對性的信息化數據庫建設,加強對鄉鎮民俗風情、改革形勢以及經濟動態的系統了解,尤其針對一些地方文化例如地方飲食、地方特色、地方風俗、地方戲曲、地方歷史等相關信息資源的存儲、接收和傳輸,突出特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其次,注重建立起具有特色的信息數據庫,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文獻信息,通過建設特色信息化的館藏,避免鄉鎮圖書館的重復建設,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效率[6]。
4.3 加強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
電子商務指的是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涉及的工具包括初級電報、電話、電視、廣播、傳真以及后期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目前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因特網等現代化的系統在電子商務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農業電子商務依托于農業網站平臺作為載體,涉及商家、企業、政府、消費者、農民以及物流配送、認證金融系統和監管機構等各方面的因素。通過網絡可以將這些要素有機組織在一起,使得農產品的經營主體可以在網絡上快速完成產品的銷售以及電子支付等電子業務,促進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當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在鄉鎮圖書館建設和信息發展的過程中也可以依托大數據技術為電子商務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讓農民可以在網上了解市場對于各種農作物的需求情況以及價格走勢,使農民可以與大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農業生產和經營的各項領域全方位的滲透信息技術,加速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高效高質的改造傳統農業,加快農業的轉型升級。另外,電子商務在農業中的發展和應用可以將原有的高能耗的農業產業結構轉向為新型生產結構,提高農業產業的生產效益和生產質量,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變農業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結構。
4.4 利用復雜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工具
在鄉鎮圖書館數據挖掘與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進一步發揮技術工具的作用。目前,大量網絡社交信息行為產生大量半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的數據,這也讓很多學者開始思考如何去更好的采集和利用這些數據。在大數據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對于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務的智能化和現代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圖書館應用智能化技術進行復雜的數據收集,自動處理數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人力和物力,解決人工無法實現的工作需求。例如,可以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關鍵詞抽取以及智能抓取,使得節省下來的大量的人力用于圖書館進一步智能化建設。其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手段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也可以更好更快地獲取所需要的圖片、文本以及視頻信息。個體化的信息例如生活數據以及社交信息等大量的數據也能夠為圖書館的智能化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另外,從圖書館服務智能化程度提高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僅可以幫助知識從單個主體轉向多個主體進行傳播和流通,而且能夠促進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促進知識的發現組織與挖掘。針對讀者所需的數據進行分析,這類分析主要是依靠大量數據實現的,這些數據本身可能不是圖書館所有的,但怎樣解決相關服務的數據問題,就是實現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關鍵所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文之中對于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信息建設中的作用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啟發,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信息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促進新農村建設進程,提高新農村建設質量。需要加強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作用和功能的探究,明確大數據時代鄉鎮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保證鄉鎮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可以順利穩定的推進,充分發揮鄉鎮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毛薇,王賢.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信息服務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報科學,2019,37(11):116-120.
[2]童亞琴.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與發展研究——評《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8(12):142.
[3]劉思妤,郭金子,崔海蘭.高校圖書館未來服務模式創新探析——基于大數據時代Web 5.0技術的應用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6(04):352-357.
[4]湯光玉,吳瑕,王志宇,劉群飛.論專業氣象服務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長沙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9(19):135-136.
[5]王旭東,劉學武,朱立蕓.西北農村家庭收入與職業等相關要素之灰色關聯優勢局研究——基于農村信息傳播渠道及內容建設統計數據[J].勞動經濟評論,2019,12(01):35-49.
[6]李鍵.從人工智能的角度淺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村機械中的應用前景[J].數字通信世界,2017(1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