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連州,田間地頭滿是綠油油的菜心;豆制品加工流水線上,高品質腐竹生產規范整潔;黨群服務中心扶貧作戰室,貧困戶相關信息分門別類一目了然;離開一線城市來到農村的扶貧干部們,用心用力用情推進各項扶貧工作……廣汽集團對口幫扶的清遠連州市扶貧村,處處可見廣汽專業化科學化的扶貧標準,當地勠力拔窮根、共赴小康路的攻堅熱潮!
山巒起伏、道路蜿蜒,駛入廣汽集團另一廣東省內扶貧點——梅州。地處偏僻山區的廣汽零部件產業園機械化生產如火如荼。國內第一條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人員最少,搭載AGV小車的無人化立體智能倉庫的懸架彈簧生產線投產運營。青山綠水間,廣汽集團正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制造服務業,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構建粵東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助力粵東脫貧攻堅。
2016年,是黨中央提出的五年脫貧攻堅首戰年。根據廣東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部署,廣汽集團對口幫扶連州市九陂鎮聯一、白石、四聯三個貧困村。接到扶貧任務,廣汽集團迅速落實工作機制,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廣汽乘用車三家主機廠被選為主要責任企業,同時為每個責任企業再配置兩個支持企業,形成“1+1+1+2”的幫扶模式。
“因為幫扶責任大、任務重,集團對駐村干部要求有豐富的基層管理經驗,工作責任心強,并擔任系長以上的管理人員。經層層選拔,2016年6月,由9人組成的廣汽集團扶貧工作隊正式駐村。”廣汽集團組織部副部長、連州幫扶工作小組組長夏強對《小康》記者說。
2013年時,夏強身先士卒來到連州聯西村擔任副書記,把貧困村當工廠,土地作設備,自然村當車間,村支書為車間主任……在聯西村因地制宜、精準扶貧,開始將企業管理經驗應用到扶貧中。夏強說:“我們到每個貧困戶家調研了解情況并建檔立卡,針對每個貧困戶都做個性化幫扶需求。此外,導入看板制度和PDCA模式讓扶貧工作可視化,嚴格執行三現主義(現地現人現物),實現數據說話。”這樣的做法得到國家扶貧督查組高度肯定,全國各地紛紛過來學習觀摩,聯西村因此成為精準扶貧的一個樣板,夏強本人也獲得廣東省優秀駐村干部榮譽稱號。
如今,廣汽集團將一戶一冊、看板制度和PDCA模式貫穿到整個扶貧工作中,還充分利用連州豐富的農業資源,精準幫扶,實現連州生態農業與現代工業相結合,促進農民增收及當地經濟發展。黃豆是連州當地傳統農作物,但當地村民缺乏科學種植指引,經濟效益很難上去。廣汽集團扶貧工作隊進駐后,通過實地考察研究,決定大力扶持當地黃豆種植,并在幫扶貧困地區成立連州市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

梅州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國內第一條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人員最少,搭載AGV 小車的無人化立體智能倉庫的懸架彈簧生產線投產運營,達成50 萬臺車懸架彈簧的配套能力。圖/ 張玉榮
祺連公司通過農產品加工產業,以生產腐竹為切入點,在創造就業崗位、優先貧困戶的同時,還以第二產業拉動第一產業的形式,帶動貧困村種植黃豆、蔬菜及其它農產品,共引入扶貧資金600萬元,打造完整的“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產業鏈,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實現穩定脫貧目標。
走訪腐竹廠,通過視頻監控,《小康》記者看到在標準化生產廠房中,工人們穿戴整齊在流水線上嫻熟操縱著設備。祺連公司總經理盤文弋,是個親和力強的管理者,在生產管理上有著一套絕招——“造物育人”。秉承這樣一個理念,廣汽集團在進入腐竹制造這個全新領域,從籌建階段開始,就本著“匠于心·品于行”的廣汽品牌理念,不斷提升對工作質量的要求,抓緊抓好每個工作崗位上的事情,使“質量為上”逐步滲透到企業管理各個環節。
“造物育人”同樣體現在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四聯村原本軟弱渙散,廣汽扶貧工作隊進駐后,建立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切實把黨組織服務覆蓋到每個村民,做到扶貧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戶”,矛盾調解和事項辦理“不出村”。扶貧工作隊還集中三個村47個黨支部,利用晚上空余時間召集黨員干部開展組織生活,傾聽黨員干部的心聲,增強黨員凝聚力。為了讓整體村容村貌得到大力改善,在拆除破舊泥磚房的動員會上,楊屋村黨員干部帶頭拆除自己的泥磚房,村民拆房積極性一下高漲起來。“疫情期間,我們所有黨員干部輪流值班起到非常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日常生活中,黨員先鋒隊積極清潔美化村容村貌,幫助解決貧苦戶家中困難。我們還在每個自然村建有一個黨建陣地,方便黨員干部們交流學習。”四聯村駐村第一書記霍溥源告訴《小康》記者。“走出去”,也“引進來”,廣汽集團大力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組織幫扶村書記到廣汽集團和先進村調研學習,提升貧困村書記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他們希望通過黨建引領去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九陂鎮素有“油缸”之稱,土榨油茶是當地傳統手加工業知名產品。白石村的403畝油茶山是該村唯一成規模的種植業,眼見果樹已到成熟期,但疏于田間管理,長勢較差。2017年,廣汽集團通過收購、整合擁有該基地26年的土地經營權及80%股份,同步建立油茶加工廠。通過對油茶基地田間維護、運營管理,油茶長勢趨好。2019年油茶項目實現盈虧平衡,2020年開始實現盈利。
翻山越嶺,白石村駐村干部許其林和吳智峰帶著《小康》記者來到油茶基地。油茶果掛滿樹梢,烈日下扶貧干部們直冒汗,介紹著油茶培育發展情況。“我們撤退后,油茶基地會達到一個豐產期,不用太多再投入。作為種樹人,我們希望留給村民來‘乘涼,享受集體資產的回報。”此外,廣汽集團還整合東升村約100畝良田,開展特色農業(連州菜心)種植項目,向廣汽豐田食堂供應蔬菜,同時向集團員工銷售農產品,實現村集體增收。
8月24日晚,夜幕降臨、星光點點,《小康》記者隨同四聯村駐村干部探望村里貧困戶。之所以選擇晚上,“白天村民們都在干活,怕打擾他們,晚上去的話,一來他們休息了,二來可以像當地人串門子一樣。”四聯村駐村干部李偉強說。
來到貧困戶藍志光家,藍志光正在干凈整潔的樓房里看電視,見到扶貧干部喜笑顏開。“家里油、米還有牛奶、餅干長期不斷,每個月養老錢基本夠用。他們經常來看我,給我送東西,還幫我修好了房子。”藍志光對現狀非常滿意。來到另一貧困戶家中,女主人謝三妹忙著倒茶端花生招待大家。記者了解到,扶貧干部們幫助其家庭成員全部參與新型城鄉合作醫療保險,減輕醫療費用負擔;幫助其本人落實養老保險政策,按政策領取養老金;幫助其孫女藍思琦落實事實無人撫養的政策,按政策領取救助金等。
8月27日,動感音樂節奏中,聯一村駐村第一書記劉龍騰舞動身軀,帶著少年舞隊正參加車陂鎮廣場舞大賽。舞蹈隊雖成立不久,劉龍騰卻當了把“孩子王”,讓村里小朋友們過了個充實、有活力、有意義的暑假。在劉龍騰看來,農村文化建設很重要。他說廣汽援建了聯一村九個文化室,還新建了一個達康幼兒園。
鋪著嶄新防滑墊的小操場、可折疊的收納木質小床、硬件齊全的多功能室、全視頻監控的安全食堂……這樣的達康幼兒園,與人們印象中的農村幼兒園大不一樣。扶貧先扶智,為解決村里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2017年3月廣汽集團投資130萬,在聯一村新建達康幼兒園,其硬件標準都是參考廣州市幼兒園。幼兒園從2018年9月開始正式接收幼兒,如今已有90多名適齡兒童入學。
“作為幫扶單位,廣汽對當地民生問題、群眾需要非常關注。村民兩不愁三保障、基本衣食住行的問題都解決了。”陸續有超過10年扶貧經歷的廣汽集團駐村干部孔巖告訴《小康》記者,“目前廣汽關注領域越來越廣泛,比如住房是否安全,是否漏水,有沒有廁所,是否通電通水通網絡?我們一戶戶去排查幫他們完善,聯一村現累計完成了21戶危房改造。”
據了解,2016年起廣汽集團定點幫扶的清遠連州市九陂鎮聯一村、白石村和四聯村3個貧困村,經過四年幫扶,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323.16萬元,其中自籌幫扶5524.4萬元,233貧困戶586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萬元,村集體收入都達到30萬元。3個貧困村“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工作落實到位,扶智扶志有機結合,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穩定脫貧成效顯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改善,貧困村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梅州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同樣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并優先考慮當地人尤其貧困戶。“公司有五險一金還提供住宿,在這里學習了挺多安全知識、為人處事的道理。”產業園生產線上工作的梅縣人范科對記者說。同是家庭困難的陳建發,和不少興寧職業技術學校的同學來到梅州廣汽彈簧公司工作。“我學的是汽車技術維修,我們班一半同學會過來工作。園區有班車接送上下班,回家挺方便。”
范科、陳建發等能實現家門口就業,得益于廣東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的決定。2016年,廣汽集團作為廣州市龍頭企業,肩負重要幫扶責任,率先決定在廣梅園設立廣汽零部件產業園,以廣州總部輻射拉動梅州汽車產業發展。
“作為廣州龍頭企業,廣汽肯定要率先承擔責任,建立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帶動梅州汽車產業發展,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輻射作用,助力老區脫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汽車行業深耕多年的梅州廣汽零部件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柯玉田對《小康》記者說,“在廣汽來之前,廣梅園的產業幾乎空白,廣汽來了后汽車產業通過一級供應商帶動二三級,整個產業鏈得到輻射拉動。”

廣汽集團積極踐行消費扶貧,為當地農產品拓展銷路,創新開展訂單式、團購式、愛心購等以購代捐的新模式。
廣汽集團在當地實行“3+3+3+X”幫扶模式,創優“四位一體”發展,即:“政策引導、國企先行、產業帶動、綠色發展”。其中,政策引導主要是充分利用廣汽集團“優先配套”、考核激勵,以及省市財政扶持資金等加強引導,分階段引進投資企業和上游供應商入園投資建設。產業帶動則是加快核心零部件布局,通過集團整車產業帶動,引導更多優質項目入園,不斷提升入園企業發展能力,構建粵東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小康》記者注意到,在廣汽引導下,全國來自浙江、河北、上海、臺灣等多地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入園,其中,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圣戈班頗為特別。“圣戈班集團總部設在法國,歷史悠久,在1665年就成立了,發展至今在汽車玻璃行業技術全球領先。鑒于圣戈班有布局華南市場的戰略需求,結合產業園的定位和需求,廣汽集團全面加大協調力度,積極引進圣戈班入園投資。”柯玉田介紹,基于對廣汽的信任和未來合作的期待,圣戈班來到梅州,相關項目也成為梅州地區第一個外資世界500強的項目。
在走訪產業園過程中,多家汽車零部件公司負責人紛紛向《小康》記者表達,之所以落地梅州這個投資環境、地理位置優勢尚不突出的地方,看中的更多是和廣汽的合作關系和未來潛力。
“跟著老大哥,不愁吃!”勞動密集型企業廣東華悅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育輝說:“公司與廣汽合作份額占1/5,用工人員99%都是當地人,貧困戶來工作還可優先考慮。廣汽秉承著工匠精神,對公司質量管理要求也非常嚴,100萬個產品中不能有超過50個瑕疵品。”
在廣汽龍頭帶動下,廣汽零部件產業園日新月異。據悉,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總規劃用地507畝,計劃總投資約16億元,項目達產后將新增產值40億元,創造稅收4億元。截止2019年底,入園項目共計15個,其中9個項目已建成投產,6個項目建設中,累計完成投資6.5億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帶動當地就業800余人。2020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實現稅收1400萬元,帶動當地就業1000余人。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