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際娣
“幸虧出口退稅快速到賬,我們現金流壓力緩解,可以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提升生產工藝、租賃先進機器上,扛住了這次疫情的影響。”位于東莞市麻涌鎮的創科紡織(廣東)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后陸續獲得退稅稅額近400萬元,有效緩解了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壓力。這是東莞一系列“穩外貿”措施中的一項。
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市,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以及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帶來的巨大挑戰,重點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實現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增長的明顯態勢。
疫情期間,穩外貿、強信心是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心頭之重,東莞市稅務部門于春節期間便開啟了專員制、快速退稅服務,助推外貿企業盤活資金,及時為外貿企業重拾信心打了針“強心劑”。

東莞市瞄準國內的廣闊市場,鼓勵各大企業積極與中國7 大電商平臺開展合作,大力促進“東莞制造”線上促銷。圖為籃球明星杜鋒為東莞制造直播帶貨。圖/ 鄭志波
東莞市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局長余志強表示,今年把稅收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專員服務結合起來,提早進行數據分析,把握出口外貿企業的復工情況,分類為出口外貿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于春節期間組建起出口退稅線條的“專員工作組”,及時對東莞市出口退稅服務企業情況進行梳理,結合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預判分析業務量和企業需求情況,擴大“一類企業”服務范圍,將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以上的、近兩年沒有發生被公安、法院、海關、外匯、稅務等部門立案查處的出口企業,在管理服務上視同一類企業處理,在退稅審核辦理上采用“審核不過夜”的滾動審核模式辦理。
快速的出口退稅助力外貿企業扛住了挑戰的案例不在少數。其中東莞市金鴻盛電器有限公司就是在危機中尋求生機。該公司主要產銷移動冷氣機、除濕機等家電,在疫情期間敏感捕捉歐洲多地高溫、傳統空調安裝人工成本高等市場機遇,積極參加廣交會、芝加哥展覽會等展會,吸引到了新客戶,拓寬了歐洲市場,“抓”到了新訂單,而在這過程中稅務服務專員輔導企業申報、每月快速到賬的近500萬元退稅額讓企業的“新際遇”有了更多的動力。
此外,鳳崗鎮的東莞市庫珀電子有限公司上半年成功辦理出口退稅超過1060萬元,從提交退稅申請到退稅進賬僅用不到兩天時間;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天申報的499萬元的出口退稅當天辦結……
據統計,2月3日至8月19日,東莞市6539戶企業享受到了“擴圍”服務,東莞市稅務局已為44826戶次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286.63億元,平均辦退時間為2.28天。
東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市進出口總額5633.4億元,同比下降11.2%,但6月當月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4.9%,實現了首次正增長,其中出口增長5.8%。這也意味著,東莞地方政府和各部門的“穩外貿”政策舉措成效初顯。
“真是太好了!由于疫情影響,公司資金周轉很緊張,剛好貸款在6月份到期,當時正愁著如何籌錢歸還,都已經做了關閉公司的最壞打算,但是沒想到國家出臺了新政策,感謝銀行雪中送炭!”黎先生是東莞市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得知東莞銀行已為其成功辦理延期還本付息后,黎先生難掩激動。
近日,《小康》記者了解到,東莞市企業眾多,受疫情影響不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經營面臨困難,企業負責人熬紅了眼憂思難眠。
考慮到這個問題,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向東莞銀行、東莞農商行合計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業務,極大地緩解了企業年內還本付息資金壓力。這是6月份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以來,廣東省首筆落地的貸款延期激勵資金,標志著東莞為實現“六穩”“六保”又添新舉措。
據悉,兩家銀行合計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付資金62萬元,人民銀行激勵兩家地方法人銀行為235戶企業辦理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業務,涉及延期還本普惠小微貸款本金約6200萬元。且人民銀行聯合多個部門在6月份出臺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要求銀行業機構對今年年底前到期的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做到“應延盡延”。
此外,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積極履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職責擔當,先后出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點區域發展戰略綜合金融行動方案。
針對民營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需要速度快、價格低和融資不易的痛點,廣發銀行多點施策、精準服務,其中不乏對民營企業的多項貸款支持。同時,通過加強與各地海關的合作,充分運用跨境直貸、風險參與等產品,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進一步降低境內企業融資成本等“穩外貿”服務。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莞打出了一套具有東莞特色的政策組合拳。疫情下,實體行業經濟幾乎處于“停擺”狀態,許多企業數月顆粒無收,而規上企業是經濟行穩致遠的“壓艙石”,東莞應聲而動做出了一系列“暖心”舉動。
2月26日,石碣鎮51個村組股東代表會議全部同意通過減半收取村組集體物業租金,鎮村組三級減免租金6000萬元,成為東莞市第一個所有村組都落實租金減免的鎮街。該行為被市民及各企業負責人傳到網上,被網友、怒贊“中國好房東”。頓時這種同舟共濟、齊心共抗疫的風氣席卷了整個東莞。
截至3月5日,短短9天時間,東莞市32個鎮街的556個村、1648個小組制定了減租方案,涉及合同36890份,減租金額7.7億元,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采取封閉式管理隔離,外來務工人員根本無法返回東莞滿足疫情期間部分在營企業的用工需求。東莞迅速采取行動,出臺“企業組織、政府補貼、集中包車”政策,精準對接,以包車、專列等形式,分批次接回員工,以解決東莞企業的“燃眉之急”同時也解決了貧困地區人員的就業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說干就干!“點對點”分批接回員工政策實施后不久,一輛車頭掛著“鎮雄縣勞務輸出專用車”橫幅的長途大巴經過26小時的長途跋涉,緩緩駛進位于清溪鎮的東莞市協創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大門。廠門口,東莞市人社局、清溪鎮有關負責人早已做好準備,迎接大巴車上45名來莞務工人員。
3月19日晚,首趟湖北荊州返莞返崗專列抵達虎門高鐵站,904名荊州來莞務工人員順利回到東莞開始新一年的奮斗……
此外,東莞還創新實施互助調劑用工模式,引導企業間通過用工互助、余缺調劑、非全日制兼職等各種靈活方式解決各企業“用工荒”的問題,這種被稱為“共享員工”的舉措,在2月22日達成東莞市首宗協議后被持續推廣。
東莞市瞄準國內的廣闊市場,鼓勵各大企業積極與中國7大電商平臺開展合作,大力促進“東莞制造”線上促銷;安排2000萬元支持不少于1000家帶動10000家東莞企業“抱團”上線各大平臺開設的“東莞優品館”“東莞制造專區”等特色欄目,為每家“觸電”企業提供最高5萬元補貼。
4月21日印發的《東莞市關于促進外貿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即“穩外貿20條”),從穩經營、拓市場、強培育、促轉型、優服務5方面出臺20條、87項政策,其中多項政策服務于培育東莞直播產業集群及加快搭建線上展會平臺。
近日,東莞市商務局主辦的2020年“樂購東莞”第三季度“東莞之夏”“東莞味道”促消費活動啟動儀式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舉行。
據東莞市商務局介紹,第三季度將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發放超過4千萬元市級消費券,涵蓋住宿、餐飲、零售、汽車等多個行業以促進消費。
“大家用的蘋果、華為手機,絕大多數都是用我們的錫膏印刷機印刷線路板的。”在東莞市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凱格精密”)生產車間內,公司董事長邱國良指著一臺臺SMT全自動錫膏印刷機自豪地介紹。
凱格精密的情況是積極化解疫情影響的東莞企業的縮影。東莞企業也紛紛開始搶抓機遇,東莞慕思寢室用品有限公司開展全國抗疫特惠直播活動,8小時訂單過億元;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國外市場銷售額占60%,今年國外訂單大幅度下降,但把相關產能轉做國內市場后,其生產的電動牙刷通過直播,一天單品銷售近千萬元……
此外,疫情影響下,東莞市線上舉行展會已成行業風向,越來越多的展會被搬至云上。在“穩外貿20條”中明確提出將安排500萬元支持東莞企業、直播機構及電子商務行業組織建設共享型產業電商直播基地;同時迎合外貿內銷趨勢,將安排2000萬元支持不少于500家帶動5000家出口型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開拓內銷市場。
9月8日,云上東莞(常平)商品博覽會在線上正式開幕,吸引了逾150多家企業入駐,近千個產品24小時保持在線。據悉,此次東莞通過實景三維技術,打造了“一站式”商貿生態云平臺,開創云上會展新模式。東莞常平鎮希望借助此次博覽會,推動產業和城市的升級,乘上數字化經濟、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高速列車,實現彎道超車。“一站式”精準營銷獲各商貿生態云平臺結合了AI和大數據技術,實現365天在線自動撮合交易。

疫情發生后,東莞市快速反應,多措并舉穩住經濟基本盤。3 月中旬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東莞日報供圖
目前,東莞市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性增長,經濟基本盤保持穩定。相關數據顯示,1-8月,全市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524.8億元,其中8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自4月起連續5個月當月正增長;1-8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62.1億元,增長10.5%。憑借工業投資19.9%的增長量,拉動固投增長6.3個百分點。此外,在進出口方面,海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1-8月,東莞市進出口8300.2億元,自6月起連續三個月實現進出口總額正增長。
在先行指標、側面指標方面,數據顯示表現較好。在用電量、開票額匹配性方面,東莞市1-8月,全社會用電量557.6億千瓦時,增長0.5%,今年首次超過上年同期。其中,工業用電量下降2%,比1-7月收窄1.2個百分點,與規上工業增長基本匹配。稅務累計開票金額2.6萬億元,增長0.5%,今年首次實現正增長。另外,各項數據顯示東莞目前企業用工保持穩定,金融發展和商引資均呈現良好態勢。這也進一步反映了東莞市“六保”、“六穩”工作的扎實度以及東莞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的恢復加速。
多項指標由“負”轉“正”,凝聚了東莞各個行業的不懈努力,無疑給經歷疫情打擊后的東莞注入了一股清流。如今的成果得益于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導、培育和扶持。其中,包括及時出臺“穩外貿20條”“投資松綁30條”等一系列“穩外貿”助企脫困政策并鼓勵企業在疫情期間大膽嘗試,抓住直播經濟的風口,極力拓展內銷市場,還倡導企業加強與電商平臺開展深度合作并給予資金扶持;發布“完善扶持25條”也繼續為企業出口轉內銷、拓展內貿市場解壓松綁……
接下來,東莞市將圍繞“拓展新投資、爭取新增量、強化新動能”。一方面,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品質提升、民生工程保障、專項債項目的投資;另一方面,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舉全市之力襄助龍頭企業,加快推動消費回暖,推動服務企業品質精準提升,加力發展“3+1”(“3”是指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加工和家具制造產業,“1”是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產業。同時,推動東莞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次發達鎮加快發展,切實做好各項風險防范。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