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晨筱
【摘要】低碳經濟對我國旅游貿易結構的影響越來越大,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就是在促進我國對旅游外貿易結構的健康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人們開始意識到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對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效益及社會意義,勢必會讓低碳經濟對我國旅游出口貿易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首先介紹了低碳經濟的發展與意義,而后著重論述了低碳經濟對我國貿易結構的影響以及針對此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低碳經濟? 貿易結構? 對策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的進程,對于全球環境的影響也成為了焦點話題。人們開始意識到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對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效益及社會意義,勢必會讓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提升能源循環利用的比率,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環境,利用科學技術及創新手段實現低碳經濟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就低碳經濟對我國旅游貿易結構的影響及對策。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改善溫室效應。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低碳經濟的三個基礎經濟模式,是即人類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后的又一個重要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效利用能源、清潔型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綠色GDP的問題,而核心是創新能源技術、改善減排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制度以及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作為一種正在崛起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地毯經濟包含了一系列新內容,例如:低碳產業、低碳科技、低碳城市等。通過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及低碳能源,研發減排技術,建設規劃低碳社會。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價值觀念和經濟利益的大變革,更是全球經濟走向的必然選擇。
由于我國人均能源占有量不高再加之我國的高碳生產方式使得碳排放總量突出。當發達國家將氣候變暖當作一個政治問題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工業革命以后,各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都對化石能源產生嚴重依賴。因此,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及早籌劃,計算好碳排量,避免被高碳產業所牽絆,努力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消費擺脫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由于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余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得碳排放空間不斷縮減,很大程度上擠壓了我國的排放空間。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碳排放強度較高,再加上不斷增長的能源用量,碳排放不會有很大空間,應該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低碳經濟被越來越重視,而與此同時人類的生存及發展環境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隨著我國人口及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面臨著經濟發展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改善的兩難選擇,但還是在經濟發展模式及方向上做出了調整。作為發展中國家一直都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看待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用實際行動實現低碳經濟。今年中國將實現在2005 年的基礎上碳強度降低40%~45%的碳強度減排目標,未來全國碳市場的順利運行,預期將對中國實現在2030 年之前CO2 排放達峰的目標,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低碳經濟對我國旅游貿易結構的影響
由于發展經濟目前還是屬于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整個社會還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所以這也就決定了盡管中國會采取各種的措施降低污染,減少排放量,但是由于我國行業結構的調整及完善需要一個過程,而能源構成和能源消費在較長時間內仍會保持目前的狀態,所以我國總的碳排放仍會不斷增加。再加之我國人口眾多,雖然我國人均碳排量只有美國的1/5-1/6,但是由于碳排放總量的巨大,西方國家要求我國減排的壓力非同一般。尤其是在出口貿易中,由于我國在貿易結構上的不平衡,形成了貨物貿易發展迅速但服務貿易卻相對滯后的特點。具有較為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技術,低產出的特點,在目前西方國家進出口貿易不平衡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到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由于占據了保護世界環境的說辭,低碳經濟被西方國家當做工具,堂而皇之的對我國旅游貿易結構進行道德綁架,對我國的旅游貿易結構產生以下不利影響。相關產業產品成本增加,出口受阻。高碳產業遭遇貿易摩擦增多,出口環境惡化,碳關稅產生擴散效應我國高碳產業的出口貿易面臨的貿易摩擦數量、摩擦種類將不斷增多、摩擦金額不斷增大。
三、低碳經濟促進我國旅游貿易健康發展的對策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旅游國際貿易仍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低碳經濟對中國的旅游貿易結構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在當前國際上環保和低碳要求日增的背景下,中國如何提升旅游貿易量?如何從粗放型旅游外貿發展模式向可持續低碳發展道路積極轉變?全球低碳要求呼聲日漸高漲,中國又應該如何積極應對? 我們應采取以下措施應對。
(一)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旅游協定的簽訂
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旅游協定中環境條款的討論和談判,加強同發達國家的技術合作,推動低碳技術的引進和自主創新。從本質上來說,發達國家推動的“低碳經濟”與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并沒有沖突。我國應在國際氣候變化及減排問題上堅持自己的立場,對發達國家提出的碳關稅議題,要堅持WTO 的“自由貿易”原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以及《京都議定書》“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聯合石油供應國和發展中外貿大國提高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談判能力。推動建立健全以歷史累積排放量為標準的溫室氣體損害責任、以人均GDP 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準確定減排的分擔機制,通過這些機制維護我國貿易利益。
(二)積極參與國際碳交易,推動國內旅游產業綠色升級
2008 年我國CDM 項目產生的核證減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總成交量的84%。因此,應建立我國碳排放貿易市場,擺脫對國際碳交易市場的依賴,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定價權,以維護我國企業的利益。此外,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在CDM 機制下,受到二氧化碳減排額度約束的發達國家企業和政府機構,由于很多發達國家很早之前就開始制定一系列關于排放量的生產規則,所以我們可以有所借鑒進行國際合作從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項目中獲得該項目所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較低的成本完成企業的綠色升級,以高附加值的清潔產品來參與國際競爭。積極參與國際碳交易,啟動國內旅游交易市場,推動國內旅游產業綠色升級。
(三)制定政策以改變進出口旅游商品結構,引導旅游貿易轉型升級
我國現存的粗放型外貿模式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應該有針對性的制定政策來改變進出口旅游商品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越走越穩。首先要制定差別出口退稅政策,更多的鼓勵低耗能產品的出口,以此來限制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及生產,同時降低高耗能產品的進口關稅,加大進口量。我國的旅游出口貿易在產品種類上非常豐富,每個旅游產品所產生的能耗都各不相同。減少出口旅游產品的碳排放,改善旅游出口貿易結構,成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首要任務。國家已經出臺關于促進旅游貿易轉型升級的發展規劃,準確把握政策性導向,提升旅游貿易發展水平,處理好轉型升級與外商直接投資質量的關系,延伸旅游貿易產業鏈,調整旅游產業結構,促進加旅游易轉型升級。
總而言之,低碳經濟對我國旅游貿易結構的影響,不僅需要國家的很多政策,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真正的認識低碳經濟,因為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就是在促進我國旅游對外貿易結構的健康發展。而對于我們個人而言,低碳經濟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所以低碳經濟是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要全面理解低碳經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節能減排是發展低碳經濟,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是發展低碳經濟,而且低碳經濟在消費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間,所以,低碳經濟呼喚低碳生活,低碳經濟呼喚低碳消費。轉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從自身做起,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倡導每個公民轉變生活方式,過低碳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消費習慣,用實際行動促進低碳經濟深入發展,這樣也會對我國旅游對外貿易結構健康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俊峰,馬玲娟.低碳經濟是規制世界發展格局的新規則[J].世界環境,2008(2).
[2]劉強,莊幸,姜克雋,韓文科. 中國出口貿易中的載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8).
[3]張抗,張艷秋.歐洲能源消費構成變化的啟示[J].中外能源,2009(4).
[4]陳迎,潘家華,謝來輝. 中國外貿進出口商品的內涵能源及其政策含義[J]. 經濟研究,2008(7).
[5]白明,低碳經濟對世界貿易格局影響重大[N].國際商報.2010(4).
[6]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低碳經濟論[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7]曾紀發.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思考[J].地方財政研究,2010(1).
[8]楊虹.發展低碳經濟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J].大連干部學刊,2010(1).
[9]花明,謝青霞.從“低碳經濟”談江西發展核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0(1).
[10]趙銓,李忠正.中國紙業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社會責任[J].中華紙業,2010(1).
[11]劉嘯.低碳旅游——北京郊區旅游未來發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會科學,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