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平 李斌
【摘要】建設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自動監控系統,對污染物排放企業的重要生產工況過程進行全過程的監控,通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邏輯性和合理性的分析,由此判斷數據的正確與否。本文將試點選取污水處理廠、火電廠探討設計染源排放過程(工況)自動監控系統的思路。
【關鍵詞】污染源? 工況數據? 通訊傳輸? 應用平臺
一、前言
2020年5月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批準《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安裝及驗收技術指南》(T/CAEPI 25—2020),為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自動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建設提供了依據和標準。
實際上環保部辦公廳早在2000年末就明確要求:一、日處理能力大于2萬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都必須安裝完成中控系統,實施監控進出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和水質主要指標、鼓風機電流、鼓風量、曝氣設備的運行狀況、曝氣池的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濾池堵塞率等數據,并能隨機調閱核查期內上述運行指標數據及趨勢曲線,相關數據至少保存一年以上,作為核算主要污染物減排量的重要依據。二、所有脫硫設施必須安裝完成分布式控制系統,實時監控脫硫系統的運行情況。
二、設計目標
本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自動監控系統項目的設計目標如下:
(1)建立企業端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實現企業端污染產生、污染治理、污染排放全過程數據的監測、采集傳輸、現場應用,有效判斷污染治理過程運行是否正常,督促企業治污設施穩定正常運行。
(2)建立中心端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管平臺,實現中心端對企業現場污染全過程的實時監控、數據管理、工況核定(數據應用)、數據判定(數據合理性分析)、統計分析等功能,并能與原有污染源在線數據進行數據對接,實現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態分析、排放數據真實性判定。為總量核定、環境執法、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三、設計內容
本文設計范圍僅含試點企業的污染物自動監控前端系統的功能設計;上級監控中心建設平臺通訊及應用軟件功能的設計。
設計基本思想是:通過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的建立,設立排污系統設施運行模型,提取出具有代表意義的運行工況參數,從而全面掌握設施運行的狀態。從設施運行過程中工況參數之間動態關聯的邏輯關系,來進行相關數據驗證和判斷,分析出設備運行的狀態。例如: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的負荷和鍋爐煙氣出口流量、脫硫煙氣入口流量、煙囪煙氣出口流量之間有線性關系。污水處理處理廠的提升泵的總功率和進水量也呈一定的線性關系。如發現異常,即進行報警處理。然后進一步判斷異常的產生是主觀還是客觀原因。不合邏輯的異常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惡意的因素。據此,環保監測部門具有了判定違法、違規排放的第一手材料。
本項目設計要求為采用JAVA平臺開發,以實時數據庫為基礎,采用B/S構架,在業務范圍上,涵蓋試點污染源監控企業,在部署上,采用以監控中心為核心的樹狀拓撲結構。現場采集設備從生產及治污控制系統中采集工況過程數據,通過有限或無線網絡傳輸到監控中心的工況過程數據庫中,數據經過分析和處理后,供區域各環保部門使用。整體軟件系統結構分為三層:前端數采層、通訊傳輸層、應用平臺層。
前端數采層主要負責工況數據的采集、存儲和轉發、補發、重發。由現場端監控系統從企業生產設施/治理設施采集其運行參數和電氣參數,同時也可以采集企業中央控制系統(DCS系統、PLC系統、在線監測系統等)中的相關參數,并通過通訊設備存儲到現場端監控系統中。
通訊傳輸層位于工況前端與監控中心之間,由網絡通信模塊組成。主要負責工況前端所有過程數據、監測數據、生產數據發送和監控中心的數據接收。現場端和監控中心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過網絡層實現,由光纖、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通信模塊組成,主要負責工況前端的數據發送及監控中心的數據接收。
應用平臺層位于監控中心,由實時數據庫和關系數據庫組成,主要負責工況數據的統一存儲。監控中心主要負責匯總試點企業的工況數據,并由分析統計平臺對工況數據做分析及統計,最終提供一系列的功能模塊,包括實時工況監控,工況數據分析,統計和環境執法、排污收費、總量核算等數據應用。
四、結語
若本設計得以實現,則試點的污水處理廠、火電廠將在現有末端監控的基礎上,對每個污染治理工藝過程實施監控,采集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參數及污染物產生過程參數,建立過程與排放數據的邏輯關系,發現治污設施工藝參數異常、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及時進行預警,預防違法排污行為,避免重大污染事故發生。此外,建設成功的工況監控系統與末端自動監控系統互為支撐、互相驗證,工況監控數據可以有效地驗證污染物排放數據的真實性,確保污染物排放數據真實可靠。這樣一來不僅有效遏制了企業監控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也促進和引導排污企業積極主動進行污染治理,有限地管理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工況監控數據可作為監控數據審核、計算、應用的重要依據,可以全面提升監控數據分析研判能力,為環境執法和排污收費等環保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也為環境保護制定相關工作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內容。
參考文獻:
[1]饒衍.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日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4,04:17-18+37.
[2]宗慧娟.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深化應用[J].城市地理,2015,14:246.
[3]孫栓柱,周春蕾,代家元.燃煤電廠環保全工況在線監控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電力,2015,10:54-59.
[4]杜斌,馮琨,彭林,李凌昇,謝明,張麗琴.火電廠煙氣脫硫設施運行工況實時監控系統判定標準的設計與實現[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5,06:90-94.
[5]吳銘程.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
[6]楊蒙,劉平安,郝萌.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在硫酸廠的應用實踐[J].硫酸工業,2016,06:45-48.
[7]周小平.淺談環保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監控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8:122.
作者簡介:王華平(1964-),男,學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