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華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在其整體的帶動下,農村經濟也在突飛猛進,然而在其發展進程當中還是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于農村經濟管理的工作要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以此來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針對現在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農村;經濟管理;核心內容
一、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
近年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思路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新定義,各地區的農村經濟管理部門也在依此進行了不斷的深入研究與創新,已實現全面落實國家政策的目標,其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結合了農村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并在保證滿足農業生產需求的基礎上,將農產品的消費進行了全面合理的重新分配,從而有效的針對一些不合理的經濟狀況與經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調控與解決,以此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現代農村經濟管理中的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管理機構不完整,內部管理混亂
想要立足于農村經濟的長遠持續發展,就需要農村經濟管理機構中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配合,但實際上,現如今很多農村地區的經濟管理機構不夠完成,其缺少部分相應的職責部門,導致很多相關的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為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阻礙,另外,很多地區的管理部門內部因為沒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因此導致其內部管理問題較為混亂,使得整體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止步不前,無法得到健康的運轉[1]。
(二)管理意識不到位,日程沒有得到重視
由于受到傳統的農村經濟體制的局限,使得部分工作人員無法認識到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對這一工作不夠重視,且由于認識不夠全面,使得其領導能力不足,讓經濟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很多工作人員認為這一工作沒有什么作用,只要記好賬,做好表格統計就足夠,因此不能深入的落實這一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其僅僅關注農村經濟發展的表面,不能夠從根本上尋找問題,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進度。
(三)管理隊伍不穩定,人員專業素養不足
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部分工作人員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很多地區在進行經濟管理隊伍組建的時候,對于人員的聘用門檻設置的較低,因此其文化程度與專業能力很難滿足實質性的工作需求,并且由于很多干部領導的離任,導致涉及到的團隊在進行這一工作的時候,沒有統一合理的指導,因此很多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這就給管理隊伍的不穩定埋下了隱患,除此之外,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領導更替一般采取換屆制度,因此很多領導人員由于擔心自己不能連任而難以提升工作熱情,導致該工作的實際效果不甚理想,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四)人員編制欠缺,工作經費得不到滿足
對于部分地區來說,由于其較為偏遠落后,因此導致該地區編制人員相差甚多,經濟管理工作缺乏相應的工作人才,容易出現一個人承擔多項工作的狀況或工作人員難以勝任全職工作,因此對于現有的工作人員來說,其工作強度是非常大的,這就給工作開展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另外,由于相關領導對于這一工作的認識不足,導致其重視程度有限,在相關經費安排上不能夠滿足需求,因此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用[2]。
三、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策略
(一)完善健全管理機構,加強內部管理
想要促進農村經濟管理的長遠發展,就必須建立一個健全的管理機構,針對各種類型的工作設置對應的管理部門與管理團隊,由此明確每個部門的職責,并建立相應的形式規范與工作制度,基于此,針對各類型的經濟管理問題進行統籌與管理,不斷提升經濟管理工作的秩序與效率,另外,管理機構內部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工作的分配,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其互相合作的能力,全面提升經濟管理工作質量。
(二)提升經濟管理意識,明確個人職責
工作人員是一切行為與決策的主導者與執行者,因此必須要提升相關人員的經濟管理意識,使其能夠認識到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不斷加強其對于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此基礎上將整體工作進行細致的職責劃分,并落實到相關負責人,此外,還需要將該工作納入議事日常,切實落實每天的工作安排,將農民的切身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避免農村經濟出現混亂狀態,為經濟管理工作作出保障[3]。
(三)強化管理,建設專業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為了滿足時代發展中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需求,需要不斷優化經濟管理團隊的人才結構,為此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聘用門檻,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于此讓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與管理水平得到相應提升,另外,相關部門可以定期的舉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打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工作團隊,在經濟發展的洪流中幫助農村經濟管理站穩腳跟[4]。
(四)保證人員充實,提升扶持力度
針對管理部門的人員招攬與劃分,要綜合考量相關地區的編制要求與實際的經濟發展管理需求,并依據于此做好相應的人員劃分,并設定相關的獎懲機制,以此優化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與積極性,在管理團隊內部形成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針對不合規不合理的行為進行堅決取締,另外還需要加強資金扶持,保證能夠滿足工作的需求,但要對資金流向做好統籌管理,以此保證經濟管理工作的正常穩定運行[5]。
(五)鞏固經濟管理體制,發揮民主監督職能
農村經濟管理的根本目標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群眾的經濟水平與生活水平,因此要明確農民在這一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并充分發揮其權利與義務,在配合相關單位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其還要落實自身的監督職能,對政府與相關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的工作監督,保證其能夠合理科學的開展工作,并最大程度的保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反過來,管理人員還可以利用農民群眾的參與,及時發現并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有效的強化經濟管理的質量,并不斷鞏固經濟管理體制的完善健全[6]。
結語:綜上所述,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優秀的管理隊伍與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幾方面的內容,因此,相關單位要以這些核心內容為重點,不斷對其進行優化及完善,以此,保障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轉,合理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實現推動農村建設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高慶美.創新農業經濟管理理念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J].山西農經,2020(12):86-87.
[2]??? 徐華.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6):40+52.
[3]??? 張紅云.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2):248.
[4]??? 王春紅.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財富時代,2019(12):230.
[5]??? 樊漓. 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淺析[J]. 遼寧經濟,2019(12)
[6]??? 耿志力. 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研究 [J]. 時代農機,2018,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