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雯 張鶴 劉韜 劉超
摘? 要:目的? 通過研究篩選近5年以來治療小兒秋季腹瀉體外有效的中藥制劑和合成藥物,總結治療小兒秋季腹瀉藥物體外藥效評價方法和藥物,對臨床治療進行幫助指導。方法? 查閱大量文獻,對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各種中藥制劑和合成藥物、輪狀病毒疫苗體外藥效評價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結果? 篩選匯總治療小兒秋季腹瀉藥物體外藥效評價更有效的方法。結論? 為臨床快速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抑制輪狀病毒感染提供有力參考依據。
關鍵詞: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 體外試驗? 中藥制劑
中圖分類號:R373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b)-0195-03
Research Progress of Drug Anti Rotavirus Methods in Vitro
CHEN Jianwen? ZHANG He? LIU Tao*? LIU Chao
(Honghe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Mengzi, Yunnan Province, 661199 China)
Abstract: Purpos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selection of effective Chinese medicine and synthetic drugs in vitro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autumn diarrhea in recent 5 years,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drugs in vitro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autumn diarrhea were summarized to help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were consulted to summarize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var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and synthetic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autumn diarrhea in vitro. Result To select and summarize th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 vitro efficacy of th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autumn diarrhea. Conclusion To provide a strong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pid treatment of autumn diarrhea in children.
Key Words: Autumn diarrhea; Rotavirus; In vitro te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輪狀病毒(Rotavirus,RV)是澳大利亞學者Bishop和他的同事1973年利用電鏡法發現的,在電鏡下呈車輪狀,故叫輪狀病毒,人輪狀病毒(Human Ratavirus,HRV)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每年全世界因RV感染而死亡的超過100萬人,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也是引起全世界范圍內嚴重兒童急性腹瀉的病原體之一,主要易感人群為6~14月齡的嬰幼兒,是WHO和我國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由RV引起的腹瀉占我國腹瀉病的50%。目前,對RV腸炎尚無特異的治療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中藥對腹瀉的治療有一定優勢,RV屬呼腸孤病毒科,其核心部分由11個基因組成的線形雙股,核衣殼為雙層多肽,根據內層殼衣中Vp6蛋白上抗原的差異,RV被分為A、B、C、D、E、F、G這7組,RV有很強的宿主局限性,感染人類的主要為A、B組。病毒感染的關鍵是病毒與靶細胞的結合,章薔等人[1]研究表明在目前藥物的研發過程中,研究影響因素試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通過研究影響因素試驗,有效地對藥物性質與穩定性進行分析,在藥物研發對確保藥物治療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證。因此,該文通過對近5年國內外有關藥物體外抗輪狀病毒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以期為臨床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提供更有力的依據,對今后研究者提供有力的借鑒。
1? 中藥及其制劑體外抗輪狀病毒研究
1.1 葛根芩連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實驗研究
王曉妍等人[2]研究葛根芩連湯含藥血清體外抑制輪狀病毒(RV)的作用及其機制。觀察CPE及MTT法,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直接滅活病毒、抗病毒吸附3個方面,測定葛根芩連湯含藥血清對RV感染MA104細胞病變的作用。結果表明葛根芩連湯主要通過直接滅活輪狀病毒以及抑制輪狀病毒生物合成而發揮其抗病毒作用。楊蒙蒙等人[3]研究葛根芩連湯中有效部位總生物堿類體外干預對人輪狀病毒(rotavirus,RV)的藥理作用,結果表明葛根芩連湯中有效部位總生物堿類體外干預對人輪狀病毒(rotavirus,RV)的藥理作用。
1.2 秋瀉靈合劑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實驗研究
李金松等人[4]研究秋瀉靈和兒瀉停顆粒體外傳代細胞上抗輪狀病毒的作用,結果表明秋瀉靈和兒瀉停在適宜濃度時對輪狀病毒SA11有滅活作用,二者對阻止SA11輪狀病毒入侵MA104細胞顯示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1.3 白術內酯Ⅰ、Ⅱ、Ⅲ體內外抗輪狀病毒作用研究
周若夏等人[5]研究白術內酯Ⅰ、Ⅱ、Ⅲ對細胞的毒性及對RV生物合成、吸附的抑制作用,對RV的直接滅活作用,以利巴韋林為陽性對照藥。結果顯示白術內酯Ⅲ具有直接滅活RV的作用,TI值為8;體內研究中白術內酯Ⅲ中劑量組抗RV效果最佳。白術內酯Ⅲ在體內外均具有一定的抗RV作用,主要通過體外直接滅活RV而發揮作用。
1.4 五加減正氣散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研究
王偉等人[6]研究五加減正氣散大鼠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RV)的作用。結果表明五加減正氣散含藥血清具有顯著的抗病毒作用,其機制可能是抑制病毒進入細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
1.5 參苓白術散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的作用研究
王曉妍等人[7]研究參苓白術散含藥血清體外抑制輪狀病毒(RV)的作用及其機制。結果表明參苓白術散在體外有一定的抗輪狀病毒作用,主要通過直接滅活輪狀病毒以及抑制輪狀病毒生物合成而發揮作用。
1.6 茜草藤提取物體外抗輪狀病毒研究及新劑型應用研究
孫源源等人[8]研究表明茜草藤水提物可體外抑制輪狀病毒在MA-104細胞中的增殖,輪狀病毒可以引起輕微的細胞凋亡,茜草藤水提物可以促進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終止病毒在其宿主的增殖。
2? 合成藥物體外抗輪狀病毒研究
2.1 Jn219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實驗研究
有研究顯示Jn219藥物可以殺滅RV病毒并建立了乳鼠輪狀病毒感染療效模型。有研究顯示抗輪狀病毒(RV)LLR株G10血清型特異性單克隆抗體,作為單抗,可以用于G10血清型RV的分型檢測或LLR毒株的鑒別。
2.2 lactdherin體外抗輪狀病毒的作用研究
lactadherin是母乳中含有的一種脂肪小球膜表面糖蛋白lactadherin。有學者研究了lactadherin對RV感染性腹瀉的體外實驗,研究結果顯示母乳能抑制RV感染MA-104細胞(綠猴腎細胞)。Lactadherin可以結合4種主要的人類RV株繼而抑制它們感染宿主細胞。乳汁中的lactadherin可與輪狀病毒交聯,并且競爭性抑制輪狀病毒結合到宿主小腸黏膜,對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可有預防和減輕病情的作用,lactadherin還可調節免疫系統、改變免疫細胞活性的作用,有利于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
2.3 止瀉退熱片體外抗輪狀病毒的作用研究
有學者研究止瀉退熱片體外干預對人輪狀病毒A組G3型 (RV709)株的藥理作用。研究結果顯示止瀉退熱片主要抑制人RV709株在MA104細胞內的生物合成發揮抗輪狀病毒作用。
2.4 抗輪狀病毒雞卵黃IgY聯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作用研究
姜琳等人[9]研究抗輪狀病毒雞卵黃IgY及葡萄糖酸鋅顆粒。結果顯示抗輪狀病毒雞卵黃IgY聯合葡萄糖酸鋅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確切,優于常規基礎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癥狀,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2.5 P-VP8*IgY抗輪狀病毒的體內保護作用研究
郭倫愛[10]研究利用輪狀病毒的外殼刺突樣蛋白VP8*基因片段插入到諾如病毒P顆粒的表面環形區域loop2,在大腸桿菌中穩定表達出嵌合VP8*的P-VP8*蛋白,經免疫來航雞制備純化出特異性P-VP8*IgY,結果表明P-VP8*lgY是一種有前景的抗諾如和輪狀病毒的雙價抗體藥物制劑。未來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3? 展望
通過研究中藥及其制劑以及合成藥物、疫苗等對體外輪狀病毒抑制作用,綜合分析了近5年來中藥及其制劑,化學合成藥物、輪狀病毒疫苗對小兒輪狀病毒的體外抗病毒作用,發現他們各有優勢,各有所長。通過研究中藥及其制劑和合成藥物均有很好的體外抗輪狀病毒研究作用,對臨床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具有指導性意義。
參考文獻
[1] 章薔,陳剛.論影響因素試驗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及其關注點[J].科技資訊,2018(33):240-241.
[2] 王曉妍,王偉,孫蓉,等.葛根芩連湯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7,28(7):1607-1609.
[3] 楊蒙蒙,孟靜茹,王立鋒,等.葛根芩連湯中總生物堿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實驗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10):968-971.
[4] 李金松,林琳.秋瀉靈和兒瀉停顆粒在體外傳代細胞上抗輪狀病毒的研究[J].生物技術通訊,2016,27(5):675-678.
[5] 周若夏,宋麗軍,施曉瑩,等.白術內酯Ⅰ、Ⅱ、Ⅲ體內外抗輪狀病毒作用研究[J].中草藥,2019,50(1):104-110.
[6] 王偉,王曉妍,曹志群,等.五加減正氣散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作用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2):712-715.
[7] 王曉妍,王偉,孫蓉,等.參苓白術散含藥血清體外抗輪狀病毒的實驗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8,37(1):58-62.
[8] 孫源源.茜草藤提取物體外抗輪狀病毒研究及新劑型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7.
[9] 姜琳,田曉博.抗輪狀病毒雞卵黃IgY聯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9,14(10):77-79,83.
[10] 郭倫愛.P-VP8~*IgY抗輪狀病毒的藥效學評價及諾如病毒小動物模型的初步探索[D].南方醫科大學,2019.
[11] 王偉.五加減正氣散治療塞濕型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及其體外抗病毒的實驗研究[D].山東醫藥大學,2017.
[12] 孫源源,貢雪芃,杜光.治療輪狀病毒腸炎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14):1321-1324.
[13] 崔瑩春,桂金貴.中醫藥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研究進展[J].中醫兒科雜志,2014(5):66-69.
[14] 郎青菊,井夫士,馮慧超,等.中醫外治法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臨床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4):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