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暉 董慶濤
摘? 要: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積極優秀的文化傳統得以繼承與保留。大學的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學習,學習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實踐等途徑,促進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格塑造的有效契合,真正實現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的影響。
關鍵詞:文化傳統? 人格塑造? 價值? 影響
中圖分類號:G52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b)-0208-03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ersonality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ONG Zhaohui? DONG Qingtao
(Qilu Medical University,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3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ctive and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s can be inherited and preserved. Colleg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personality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learn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rrying out rich and colorful soci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ruly realiz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personality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ultural tradition; Personality shaping; Value; Influence
大學生是21世紀的主力軍,作為一個大學生,人格品行十分重要。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燦爛文化,有著很強的繼承性,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對大學生進行人格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它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產生影響。
1? 文化傳統與人格
我國的文化傳統歷史源遠流長,是前人所總結下來的,從而保留至今的文化。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其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對現代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及積極的作用。文化傳統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繼承,對當今文化建設以及文化價值理念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文化傳統又包括很多的方面,而對善的追求,是中國傳統的核心部分。對后來人們的價值理念的形成、對生活事物中正確理念的判斷,以及對一個事物給予美的評價,都與該文化傳統的發展息息相關。對待現實文化價值,它具有排斥和同化的雙重機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實質上是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價值體系的沖突與融合。
文化傳統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人格,在古代教育上,主張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他用言語傳授每個弟子,教會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教授弟子的同時,自己也會做出良好的表率,來約束塑造每個學生的品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自我的價值,學習文化傳統就是很好的途徑去提升自我品格。近代北大創始人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這句話寫出了教育對人格養成的作用,有著這樣一種思想觀念,才有了北大的更好的發展。同時,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傳統文化中教育人的思想結晶,時刻提醒每個人,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品德去約束自己。人一生都要不斷地追求,不斷地完善自己。正步入大學的學生,思想都處于人生的上升階段,此時更需要優秀的人格,來對初入學校的大學生進行塑造。所以,優秀的文化傳統對于塑造大學生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中國文化傳統塑造大學生人格的功能
大學生在社會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國家建設發展的支柱。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關系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發展,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人格也隨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中國文化傳統對于當今教育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使大學生形成特有的人格。大學生人格的形成,文化傳統有著以下的功能。
2.1 發揚以愛國精神為主的愛國主義傳統
宣揚愛國主義是當今社會時代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愛國主義的宣揚,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很多古代的思想家、詩人在言行及著作中都表露了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后世將其著作引用,對后來人們的思想都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范仲淹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理念,將個人的愛國情感表露出來,始終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前面,替祖國分擔憂愁,只要天底下的人民幸福,自己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則徐在我國近代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為國家的前途而著想,為祖國的利益而奮戰到底,保留了高尚的愛國情懷。這些都是我國古代人志士對國家和民族愛國之情的真實寫照。顧炎武也在愛國事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的記錄中總結出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亡關乎我們每個人,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當代的大學生要學習的正確的愛國觀念。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活動,平時也可以觀看愛國主義電影,主動擔任宣揚愛國主義,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
2.2 涵育自強與堅韌的執著精神
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是個人精神的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很大的部分。在一次習近平講話中,引用了詩篇《竹石》作為講話的開篇,作為堅韌的一句話“咬定青山不放松”,這首詩告訴我們,有作為、有理想的人一定志向高遠,信念無比堅定對任何事物要有一種執著的精神,才能實現個人以及國家的偉大理想。這一種精神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基于這樣文化的影響下,作為大學生,對待事物要有一種拼搏向上、自強不息的執著精神。從而實現個人理想以及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更添一份力。
2.3 蘊育寬容與愛人的仁愛之心
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人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品德方能承載萬物。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掌握傳統文化中核心分內容,對人格的塑造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古代的許多名人志士、思想家都提出要用一顆仁愛之心,特別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張以“仁”為核心,他的思想對后世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學校老師教會我們要有仁愛之心,這是當代大學生塑造人格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一個人最基本要做到的事情。要學會站在他人角度去看待問題,時刻懷有一顆寬容與愛人的仁愛之心,成為一個有崇高品德的人。
3? 進行優秀文化傳統教育,促進大學生人格塑造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古代傳統文化的結晶,進行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大學生人格塑造起著積極的作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了當今現代文化,體現了它的當代價值。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大學生人格塑造的方方面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它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形成崇高的人格,使學生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去實現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
對于傳統文化我們要進一步深入了解,才能得到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對大學生起到積極的作用。傳統文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繼承性,但在繼承文化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克服其糟粕部分,保留其積極作用,不能對傳統文化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用辯證的思維去對待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得出正確的結論,形成自我對傳統文化正確的看法和觀點。在對待傳統文化上,也要有一種創新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化社會價值理念中,創造出符合時代精神的內容。
優秀的傳統文化塑造大學生的人格,主要表現在對大學生凝聚力、向心力的塑造。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功能中也可以看到,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重的,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念,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自我參與感。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的影響下,在社會中得到積極傳播,對社會形成強烈的吸引力及感召力,使大學生形成理想的人格,使社會的作風更加優良。
4? 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要有一個優秀的、健全的人格。同時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人格的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就十分重要的意義。積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人格塑造的關鍵,對個人及國家未來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云.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探究[J].法制博覽,2018(27):138-139.
[2] 孫堯.加強當代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23):19.
[3] 閆瓊.利用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3):147-148.
[4] 王彥有.關于傳統文化問題的幾點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5):24,26.
[5] 李瑞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儒家的人格養成教育思想[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31(1):75-78.
[6] 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5):29,31.
[7] 萬建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對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研究[J].名作欣賞,2020(17):101-102.
[8] 江紅,張瑜.生活指南式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體驗式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學刊,2020(16):58-61.
[9] 張峰,劉紅軍.傳統文化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實踐[J].傳媒論壇,2018,1(1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