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 要:隨著科技的創新發展,現代通信行業發展尤其迅速,其在農村基層地區也得到了普及,網絡傳輸的地域限制逐漸縮小,方便了農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農村地區,應急廣播也被廣泛應用,在農村基層工作和自然災害應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農村基層應急廣播建設和維護展開分析,首先介紹農村應急廣播建設作用,其次對其建設和維護分別進行分析,旨在能夠為基層應急廣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建設與維護
大部分農村地區比較偏遠,基礎建設不完善,信息接收差,為了方便基層工作開展和及時應對自然災害,農村地區開始廣泛應用應急廣播系統,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應急廣播成為農村地區及時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喇叭的應用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近年來,應急廣播的應用越發重要,很多地區重視修建從城市到鄉鎮再到農村的應急廣播體系,并針對農村應急廣播提出了一些優惠政策,不僅能夠加大推廣廣播,同時也能夠便于農民獲取信息。
1 農村應急廣播建設作用
農村應急廣播的建設方便了信息的傳播,揚聲器使得新傳輸范圍擴大,有助落實本地政策,便于宣傳各種政策和思想,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改變了通信難狀況,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通信渠道,拉近了人民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使得政府能夠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職責[1]。同時,應急廣播也能夠提高農村在自然災害等緊急事件方面的處理能力,利用暢通的信息及時發布事件信息及其處理方案,減少損失,確保人員安全。此外,應急廣播也能夠為農民傳播農林牧副漁等專業知識,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指導,有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
2 農村基層應急廣播的建設
2.1 總體建設
根據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思路,需要以基層黨政組織日常宣傳和應急發布作為目標主體,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突發事件以及事故災害的特點建立縣、鄉、村三位一體的應急廣播體系。農村應急廣播體系需要把握好有線數字電視播控和數據傳輸平臺、互聯網資源等,與縣、鄉和村三級聯動起來,重點在于縣和鄉的應急信息發布上,一旦有線傳輸線路被破壞,需要及時啟動無線調頻系統傳輸信息[2]。根據云南省會澤縣地域和人口特征,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中,縣級平臺1個,縣級前置平臺為1個,25個鄉(鎮、街道)設有廣播平臺,389個村委會設有中斷平臺。該工程于2019年底建設完成,次年1月試運行,5月通過驗收。系統應用全數字多網融合模式建設完成,憑借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廣播硬質,憑借IP廣播實現網絡渠道的全覆蓋,同時將終端無線和有線調頻、充分結合起來,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2.2 系統構成
會澤縣應急廣播系統分為縣級、鎮級和村級三級結構,建設時,系統利用有線數字電視播控以及傳輸平臺,將DVB-C有線數字電視和IP技術結合起來,應用無線調頻系統。其中,縣級播控平臺位于縣應急指揮部,主要用來傳輸日常廣播節目、接入應急信息、播報緊急語言等,根據需求及時將信息利用應急廣播系統傳播出去[3]。鄉級播控平臺位于鄉鎮廣播室,主要用來接收上級信息,并將其傳輸到各村中,信息發布以語音、短信和電話等方式為主,其是縣和村信息傳輸的橋梁。村級播控平臺屬于終端輸出點,其利用編解碼技術播放上級傳輸的信息,并將其傳輸到各個行政村中,以便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各種信息。
2.3 平臺層級
應急廣播系統主要包括管控平臺、接入層和終端三部分,通過有線數字電視網、IP網以及無線調頻網等進行信息傳輸,整個系統能夠實現同步傳輸。該系統中,管控平臺對整個系統起到管控作用,主要包括縣級和鎮級兩個平臺,其中,縣級平臺是系統核心,統籌管理鎮級平臺,各平臺之間相互連通、協作,具備節目傳播、接入信號、信號播控、運維、配置、監控等多個功能。應急廣播接入層主要用于各級政府部門的信息接入、播發以及控制。接收終端能夠使廣播信號變為音頻信號,同時傳輸給用戶。接收終端形態不同,有揚聲器、智能音箱、智能終端等多種形式。
2.4 系統功能
應急廣播系統具備即時、流程定時、分區、分級廣播以及設備網管控等功能。其中,即時廣播就是安裝實際情況預先設置應急廣播區域以及音源,緊急狀況下可以自動將相應音源和區域喚醒。流程定時廣播是根據實際要求在不同時段自動將本地廣播啟動,可以設置多個任務,彼此互不干擾。分區廣播是系統利用分片區播放功能在統一編碼下接受地址碼,并根據區域覆蓋情況指定控制區域或接收終端,將指定內容播放出來,并將播放情況自動記錄下來。分級廣播是系統遵循多級插播、上級和應急優先原則,使應急情況和各單位情況廣播實現并發,滿足不同區域的應急插播需求,并針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性質、程度、可控情況等進行分類分級廣播[4]。設備網管控是終端設備利用IP或通信網絡實現遠程控制設備運行情況,自動檢測設備的故障,及時提供信息,保證人民安全。前端平臺利用B/S架構和全IP技術實現省級和國家應急平臺之間的對接,使公安、氣象等多個部門能夠實現聯動處理,并實現遠程實時控制。同時,設備也對接著LED大屏等終端。
3 農村基層應急廣播的維護
3.1 加大資金支持
對于應急廣播維護工作而言,資金投入十分重要,其是維護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將農村應急廣播維護作為公益事業,將其作為公共基礎設施開展維護工作,財務部門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劃撥專屬資金,用于農村應急廣播體系的建設和維護工作,加大資金支持。同時,廣播網沒回也需要人力保障,人民群眾需要充分認識應急廣播,意識到應急廣播的重要性,并自居維護廣播設備,使應急廣播體系能夠持續運行[5]。
3.2 創新廣播形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形式逐漸多樣化,在此背景下,農村廣播也需要作出創新調整,例如日常生活中,可以在應急廣播中加入娛樂活動傳播,播放一些新型的歌曲、小品和新聞等,引起村民對廣播的興趣,并形成播放和傾聽的習慣,充分將廣播作用發揮出來,以便在緊急事件發生時群眾能夠主動聽取,認真執行。
4 結束語
應急廣播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之一,其通過及時的信息傳播為人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了解和傳輸途徑,便于接受和傳輸信息。對于農村地區而言,其由于地域廣,人口分散,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特征使得信息傳輸相對困難,應急工作難以開展,對此,基層政府需要充分利用應急廣播系統及時做好應急工作,其對應對自然災害等、開展教育宣傳工作、傳播農業新技術以及豐富農村娛樂生活等工作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紀大兵.縣級應急廣播系統建設[J].通信電源技術,2019(08).
[2]寶元升.縣級應急廣播建設的思考[J].電視指南,2018(11).
[3]馮德祥.農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傳媒論壇,2018(01).
[4]陳宇風,禹斌,汪明星.新時期IP應急廣播建設與應用探討[J].有線電視技術,2018(09).
[5]劉明杰.農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