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也進入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思想政治保障。
【關鍵詞】農村思政? 工作方法? 路徑? 研究
一、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在各基層單位積極探索新做法、取得新進展的同時,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當前,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帶來新的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不斷涌現,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人、鄉村流動人口、集中安置區人口等人群越來越多,單純依靠傳統工作模式已經很難實現人群的全覆蓋和有效覆蓋。其次,部分地區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再次,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方法不活凝聚力不強。一些農村基層單位思想陳舊、辦法落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創新,存在“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現象。或者只是簡單的單向灌輸,缺少互動,等等。最后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不到位現象較為突出。由于思想認識、重視程度、經濟發展等原因,各地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在財政投入、隊伍建設、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特別是有的地方力量配備不到位,缺編、湊合上崗現象還比較普遍。
二、創新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路徑
做好新時代的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拿出新思路新舉措,尤其要探索創新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徑,推動工作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1)創新方法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時代的節拍,因時起變、因地制宜、因事而異,善于創新運用各種方法手段。一要運用分眾化、對象化的方式提高針對性。根據農村不同群體,如農民、新型職業化農民、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事實孤兒、低收入人口等不同群體所處的環境、面臨的思想需求,采用不同思路方法。二要運用全媒體、多樣性的手段增強吸引力。在用好用活傳統手段的同時,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推動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要適應手機媒體攜帶方便、老少皆用的形勢,量身定制一些宣傳教育產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轉換成小故事、小動漫、微視頻、公益廣告片等定向推送給用戶,吸引農民群眾的關注和青睞,搶占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
(2)拓展路徑渠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拓展工作實體和對象主體之間的路徑渠道,不斷增強工作的質量和效益。一要運用當代化、生活化的傳統文化拓展工作載體。深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闡發其中所蘊含的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讓廣大農民群眾受到熏陶教育。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廣泛開展家風家訓和鄉風民風培育行動,大力倡導家庭美德,努力使鄉風民風美起來。二要運用個性化、互動化的民間活動拓展工作途徑。支持農村地區優秀戲曲曲藝、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根據農村居民的愛好特長,給他們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如組建農民樂隊、秧歌隊、鑼鼓隊、廣場舞隊、合唱團等團體,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情趣、文明的生活方式。
(3)改進話語體系。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改進話語表達方式,說農民愛聽的話、聽得懂的話,讓農民更易接受。一要運用大眾化、生活化的群眾語言。善于用講故事、舉事例、擺事實的表達方式,讓新思想、新精神通俗化、大眾化,深入農民心中。主動用嘮嗑、拉家常、談心的方式,同農民聚到田間地頭、坐在房前屋后,娓娓道來、親切自然,解開思想疙瘩、解答情感疑惑。二要運用有生氣、具活力的流行語言。善用“點贊”“賣萌”“擼起袖子加油干”等流行語言、網絡語言,增加熟悉感,引發思想共鳴。同時把這些語言與群眾語言、口頭語言結合在一起,樸實、真切、耐聽、接地氣,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4)完善工作機制。習總書記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同樣需要形成強大推進合力。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黨組織。各級黨組織要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按照“大思政”工作理念,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治理、文明創建等有機結合起來,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尤其是“三農”工作部門一起來做,形成強大合力。二要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將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時足額下撥,專款專用。繼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特別要重點幫扶貧困地區,做到按行政層級“全設置”。三要健全規章制度,推進工作規范化。建立健全科學管用的規章制度作為遵循,重點建立起組織領導制度、工作制度、考核評價制度、保障制度等科學系統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奮力開創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高峰.探索如何加強煤炭企業政工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設[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7,(11):82,109.
[2]王晶.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J].中外企業家,2017,(14):179.
[3]鄧希泉.中國青年人口與發展統計報告(2015)[J].中國青年研究,2015(11):38.
[4]陳松慶,王磊,馬繼.增強共青團在農村青年中的影響途徑探析[J].時代教育.2015(17):67-68.
作者簡介:孔垂宇(1994-),男,漢族,河南濮陽人,西安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