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進消防防火監督工作是改進火災事故防控的關鍵要點,無論是時代變化下火災發生更加復雜、防控更加艱難的現實要求,亦或是監督工作本身弊端的多發影響,都要求監督部門盡快增進管理工作理念與機制的調整,以此促進監督工作實效性提升。本文對消防防火監督工作進行簡要概述后,詳細探究了當下監督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基礎創新、隊伍建設、機制完善等方面都需加以改進,故又從這幾點問題出發,提出幾項優化建議,希望能為消防防火監督工作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鍵詞: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現實意義;優化對策
1 引言
消防工作一直都是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危害性也越來越大,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爆炸事故,所以更需重視消防防火監督工作。但因種種原因影響,如今其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亟需盡快結合現實狀況,詳實明確工作問題,探究針對性改進策略與創新方法,以此推進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完善,促進工作實效性的提升,更有效降低火災問題的危害。
2 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基本概述
火災事故是安全防控工作中的重點關注對象,如何提高火災事故防控工作質量十分必要,消防防火監督正是其中關鍵內容,在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往的火災事故管控大多屬于被動式,加強火災防控知識教育,增設各類消防設施等,雖然減少火災事故的危害,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消防防火監督是消防部門工作職能轉變中的關鍵內容,從被動到主動的火災事故管控模式調整,能更及時檢測出火災事故易發點,并盡快予以排查,清除安全隱患,從而降低火災事故發生可能性。
目前消防防火監督工作越來越受各方重視,作為火災前的關鍵監測,也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監管中,通過各部門一系列的政策推進及工作方法改進而將監督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中,取得了顯著成效[1]。當然,消防防火監督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完整的工作規劃與指導,很多地方雖然也在不斷增進工作理念創新,但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除部分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外,還需監督部門進一步深入探究,明確具體工作困境之所在,作為監督工作改進中的重要參考依據,以此實現監管質量的不斷提升。
3 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現實狀況
3.1基礎建設創新有限
消防防火監督中存在基礎建設問題,很多地區就監測設備而言,不僅沒有及時更換先進設備類型,而且經常出現設備超期服役問題,不僅無法準確判斷火災風險發生率,而且難以及時對火災予以警示,延誤事故防控;再者,當前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監督工作更應及時向信息化模式調整,但不少監督部門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多停留在表層,制作監督統計表、進行監督狀況的遠程通訊等,并沒有融入先進信息技術,也沒有構建一體化完整網絡信息管理平臺,限制著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升級。
3.2監督機制尚不健全
消防防火監督機制問題同樣是制約監督工作順利展開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很多防火監督部門還以傳統工作模式為主,在責任網絡建設中存在種種漏洞,制度上細化不足、工作上單打獨斗,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細化監督建設,而且工作人員職責劃分并不明確,都使監督工作責任落實上存在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監督力度上有待加強,監督檢查嚴格不足是一大痛點,生產生活中人為原因火災事故當事人在監管與懲處力度上較輕,這也就導致很多防火安全規范難以實際落實,監督工作只是監督,很難起到改善效果。
3.3監督人員素質不足
消防防火監督機制需要一支兼具先進監督意識和監督能力的工作隊伍,以此作為消防防火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各監督部門工作人員綜合能力而言,還存在嚴重不足,很多監督人員對監督工作報以應付心理,沒有意識到安全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監督工作中未能嚴格遵循工作要求細致開展監督工作;同時,不少監督人員專業能力有限,而且缺乏必要的工作經驗,無法有效遵循工作要求,再加上人才培養機制的不健全,以至于監督人員的綜合素質大受影響,對防火監督實效性提升產生較大阻礙。
4 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對策
4.1加強基礎建設,構建信息監督體系
消防防火監督工作實際效能的發揮與其基礎建設息息相關,只有保證基礎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才能更有效增進監督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全面性、系統性。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格外重視各項監測設備的完善。健全公共場合消防設備的配備,豐富消防監測設備類型,確保可及時有效應對不同火災事故問題,并定期進行設備的檢測,更換超期服役設備,以此提高火災防范效果。在信息水平提升上,要積極引進各類先進的信息監督技術。增進防火監督人員對各類工作相關信息應用技術的重視與了解,樹立新時代背景下信息監督工作理念,并推動消防信息監督管理的系統平臺建設,實現對各區域內火災預防以及事故控制的綜合化管控;同時還可將BIM技術融入防火監督體系中,構建區域內消防設施的優化布局與系統化管理,可更全面獲知各類消防設施的應用范圍、區域火災事故危險等級、人員疏密度等信息數據分析下的監督反饋,以便及時清除火災危險源,降低火災發生可能性。在移動辦公應用中,可構建移動、PC一體化管理系統,工作人員使用辦公手機進行現場消防防火監督及驗收工作,可通過錄音、拍照、視頻錄制等多種方法直接采集信息數據及完成監督記錄,并將之迅速傳遞到中央數據管理系統中,不僅更加便捷,而且通過信息平臺也能為防火標準、行政處罰等提供必要的指導,提高監督工作的實效性[2]。
4.2完善監督機制,著重提高監管力度
消防防火監督機制是工作推進的重要指導,應從區域監督基礎現狀入手,深入分析責任體系與監督力度等方面的優化辦法,以此保證監督管理工作更能適應當下火災防范的現實需求,增強監督工作實效性。
在責任體系健全過程中,應重點把握如下幾點:其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體系,將監督工作以橫向及縱向管理的并行深入為基礎,增進消防防火監督工作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關聯,對可能引起火災事故的企業、施工工程等建立定向管理模式,確保及時對接各種消防監督項目,保證更完善數據資源、信息體系的構建,實現對火災事故的有效監管;同時還要充分發揮事業單位與政府部門之間的宣傳管理工作,及時增進各項消防知識的普及,提高群眾和企業對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了解,以更積極配合監督工作開展。其二,加強工作責任化管理的過程中實現監督管控的規范化、標準化,所以要結合信息系統對消防防火各區域監督責任加以明確,落實各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通過嚴格的監督要求提高工作人員對監督管理工作的認知,確保工作過程中自覺遵守制度要求[3]。
在監督力度強化過程中,要先對各項消防事故問題加以明確,對應火災責任所在,對于人為原因造成的火災事故,應結合相應法律規定而嚴肅處理,堅決懲處不規范、不嚴格遵循火災防控要求的不法行為;監督鞏固中,要從規范化監督規劃開始,按照區域內易發火災事故點,構建串聯監管體系,通過分級管理制度的嚴格落實,將各項防火監督指標均一一連貫,確保能夠全面而準確地完成各項監督任務;在監管執法中要將過程公開化,依據火災防控的相關法律規范公正執法、嚴格執法,使監督執法環節置于陽光之下,既保證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又能增進群眾認知,使監督工作更遵其責、落其實,取得應有的監督效果。
4.3增進隊伍建設,切實強化綜合能力
消防防火監督工作人員能力提升要作為工作改進的核心要點,監督是人的工作,落實也是人的工作,作為與消防事、社會人打交道的主體,監督人員只有意識上先進、能力上全面,才能保證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在監督人員工作意識培養上,應著重考慮以往監督工作中出現的態度不端正、責任意識不強、服務意識不佳等思想問題,在人員招聘時應制定思想認知與專業能力兼備的選拔標準,并在實際工作中定期組織思想教育,明確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各種錯誤思想認知,結合信息技術應用下的人員管理制度與工作考評機制,對因個人工作意識不合理而造成的工作失誤問題加以明確,懲戒工作不規范而改善工作態度,避免工作中本不該出現的監督問題,并樹立優秀榜樣,對有突出表現的監督人員予以適當獎勵,以此激勵人員工作積極性。
在監督人員工作能力培養上,一方面要結合相關制度建設,在工作中逐漸增強監督人員全局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在監督工作中結合實際問題策劃詳細的監督計劃,定期與不定期、全面與抽查等方法合理運用,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監督效率與質量[4];另一方面要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定期組織監督人員參與專業技能培訓,其中應多增進各類先進技術的應用,比如信息監測技術、智能自動化警報系統的合理運用等,使監督人員更適應信息時代工作變動,并多增進工作經驗交流分享,學習其他地區先進監督模式,使監督工作更合理展開。此外,還應注意隊伍構成,引進更多高素質時代新人,以其先進思想認知、創新思維意識而為監督工作注入時代活力,也為消防防火監督工作創新提供更多支持。
5 結語
總之,消防防火監督能將事前監管與事中控制結合起來,通過對各火災誘發因素的控制而減少事故發生率,以此為火災危害降低提供更有力保障;所以更需監督部門立足于新時代防控監管背景,以創新意識和群眾利益維護為重要指導,以常見問題為主要參考,深入探究防火監督工作改進措施,提高防火監督效率與質量,為安全防控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曹楊,付海曼.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創新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19,4(11):20.
[2] 張慶偉.信息化時代下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建議分析[J].今日消防,2020,5(02):32.
[3] 黃敏,尤杰等.試析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創新策略[J].低碳世界,2019,9(10):322.
[4] 劉長波.消防防火監督存在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05):145.
作者簡介:
劉宇昕(1985.10-),男,漢族,黑龍江慶安人,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