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李健
摘要:在道路與橋梁施工建設中,準確抓住管理技術要點能夠提升工程建設水平。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了質量、安全、文明施工這幾個道路施工建設管理要點,并從施工用電、臨時水電管網及消防設施、混凝土施工這幾個方面具體介紹了橋梁施工管理技術要點,希望能夠為道橋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道路橋梁;文明施工;施工質量
引言:
道路與橋梁是當前人們較為常用的公共交通設施,其使用性能水平直接影響著交通經濟的發展狀態,管理者通過有效落實各項施工建設管理技術要點工作,能夠增強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因此,工作者應深入分析道橋工程的施工管理要點,并采取相應措施,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優化道橋設施建設效果。
一、道路施工建設管理技術要點
(一)質量管理
在道路施工建設管理中,質量管理作為其中的重點內容,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技術交底、材料、記錄、施工操作等方面的管理,逐一落實各個管理技術要點,保障質量管理效果。在技術交底這一管理技術要點中,管理者應積極組織施工人員熟悉圖紙,并與建設方、設計方進行充分的技術交底,確保后期各項施工流程符合設計要求以及國家現行道路施工規范,使道路工程得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在材料方面,道路施工中所需材料務必要附有質量保證單,并且經過專業人員審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施工記錄方面,管理者要制定自檢、互檢、專檢制度,并要求施工者及時填寫相應的檢查記錄。此外,各項施工步驟必須在前一項施工項目經過驗收合格,并完成記錄之后才能開展。在施工階段,管理者要注意督促施工者嚴格保障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而且應保持施工縫與切縫的吻合,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一旦出現陣雨天氣,管理者需要暫停施工,并組織施工者采用薄膜,進行終凝路面的防護。
(二)安全管理
在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管理技術的要點內容主要包含施工前準備管理、安全教育、防護設施、用電安全、機具操作安全。在施工準備管理中,管理者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區,合理安排易燃易爆物品儲存地點,并為其配備充足的消防器材,同時,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在防護設施方面,管理者要在現場設置警示牌、防護設施,并督促施工者佩戴安全帽。在用電安全方面,管理者需檢查好保護零線,而且只能采用16mm2以上的絕緣鋁線以及10mm2以上的絕緣銅線制作保護零線。此外,電氣設備中的保護零線務必采用25mm2以上的絕緣多股銅線,并且其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而在機具操作中,管理者應該委派接受過相應操作教育或具有職業資格證的工人,進行專業機具的操作,而且要督促其穿戴絕緣手套、膠鞋等保護設施,提升道路安全施工水平。
(三)文明施工管理
在道路文明施工管理技術要點主要在于噪音控制、揚塵控制、安全警示牌設置等方面,管理者應合理安排每日開工時間,并設置好圍擋、落實路面清潔工作以及警示牌安裝工作,降低道路施工對周圍居民、環境的影響,提升道路施工水平。在此過程中,管理者應待當天的施工任務結束后,組織施工者進行完工清場施工,并及時將各項工具回收入庫,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有序。此外,管理者還要檢查外部圍擋等位置是否設置了工程簡介牌、宣傳牌、警示牌等標準,深化文明施工理念的落實。對于道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垃圾,管理者要組織施工者將其進行統一堆放,并及時利用運輸機械將其運送到指定的垃圾存放地點,以免道路施工行為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二、橋梁施工建設管理技術要點
(一)施工用電管理
在橋梁施工中,用電管理作為其中的管理技術要點,管理者應加強對施工用電細節的把控,提升橋梁工程的安全作業水平。在此過程中,針對于常用機具電焊機,管理者應檢查其外殼的接零或接地保護,確保一次線長度在5m以上,二次線長度在30m以上,增強電焊機操作的安全性。在照明方面,如果照明系統處于潮濕、特殊的位置,那么管理者就應要求施工者將電壓保持在36v以下,避免發生用電事故。由于橋梁工程通常涉及到高處施工,因此施工者需要在現場鋪設架空線路,此時,管理者應督促施工者確保1kv線路與施工操作范圍外側距離保持在4m以上,1~10kv保持在6m以上、35~110kv保持在8m以上。此外,管理者還應確保導線最大弧度與施工現場地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等于4m,與車輛行駛道路之間的距離大于等于6m,預防用電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臨時水電管網及其消防設施管理
在橋梁建設施工管理中,如果現場周圍存在可利用的電源、水源,管理者就可以直接要求施工人員將外部水電接入到施工現場中,但務必要注意,不能將臨時總變電站規劃在工地中心,應設置在高壓電引入位置,保障供電的穩定性。若周圍不存在可利用的電、水源,那么管理者則應組織施工者在工地中心位置設置發電設備,并采用抽水、加壓設備,來抽取地下水用于橋梁建設施工。在消防設施方面,管理者需要在易燃建筑附近,設立消防站,并為其配備暢通的車道線路,而且還要將消防車道寬度保持在6m以上,同時,將車道位置設置在與易燃建筑相距5m以上,25m以內的區域內。此外,管理者還要將配套消防栓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00m以內,并且將其與路邊的距離控制在2m以內,優化施工現場水電、消防設施整體規劃的合理性,增強建設管理效果[1]。
(三)混凝土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管理中,管理者應委派專人進行現場指揮,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能夠按照設計、現行規范的要求,有序開展,同時,還要督促施工人員做好養護、試壓操作,增強橋梁工程的穩定性。在此過程中,管理者還要為每部分橋梁混凝土結構,設置專人進行實時檢查,以便于及時發現和處理模板、支架的有害變形問題,深入優化橋梁結構的建設質量。如果需要進行夜間澆筑施工,管理者就要保障施工現場具備充足的照明設施,以及電力供應量。此外,管理者還要在澆筑施工之前的一周,積極關注天氣情況,詳細了解降雨情況,保證澆筑施工安排的合理性。在振搗施工中,管理者應檢查好施工者的操作,將混凝土分層厚度控制在30cm,并將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秒鐘,優化混凝土施工質量[2]。
三、結論
綜上所述,增強道路橋梁施工建設管理效果有助于交通經濟的優化發展。在道橋施工中,管理者逐一落實道路施工中的管理技術要點,能夠降低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居民的影響,增強道路使用性能,同時,管理者把控好橋梁施工管理技術要點,可以優化橋梁設施的可靠性,促進交通建設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成亮.道路與橋梁施工建設管理的技術要點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8):232-233+272.
[2]王偉.道路與橋梁施工建設管理的技術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4):184-185.
(作者單位:德州市公路工程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