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蕓
摘 要:本文探究了整本小說《平凡的世界》閱讀實踐過程,用任務引領閱讀,培養高中生小說閱讀鑒賞能力,促進其對優秀小說的深入學習和思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平凡的世界;閱讀;探究
一、閱讀作品選擇
(一)學情分析
高中語文小說教學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文觀,并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高一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小說閱讀實踐,具備了初淺的文學鑒賞能力,但不少學生閱讀小說只是看個故事情節,了解一下故事梗概,甚至有些學生自己懶于翻閱原著,通過閱讀縮寫本或電視作品來了解名著,對小說閱讀普遍存在三種錯誤觀念:讀小說浪費時間;快餐式小說閱讀足夠;能解答高考小說閱讀試題就行。而且高中語文教材中小說閱讀單元只有一個,三篇小說的課堂教學根本無法讓學生的審美體驗得到滿足。因此,整本書閱讀實踐勢在必行,由此讓學生走近名著,掌握閱讀鑒賞小說的方法,提高閱讀鑒賞水平。
(二)選材理由
《新課標》中推薦學生閱讀的小說都很經典,相對其它作品,學生對路遙《平凡的世界》比較陌生,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有人性的高度,溫暖的情懷,豐富的藝術表現,豐滿的人物形象。通過整本書的閱讀,能夠很好提升高一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滋養青春情懷。
二、閱讀重點確定
在指導學生閱讀小說時,語文老師往往走兩個極端:一是粗放式經營,只向學生提供書目,放任自流;一是選中一部作品,一章一章細講,恨不得學生能夠背下整部作品。這兩種方法弊處甚多,不一一列舉。就小說文本特點而言,小說閱讀應把握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這是小說閱讀的核心,也是小說閱讀不變的定律。通過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了解小說的內容,走近小說中的人物,在短篇小說的閱讀中是很好處理的,但是在閱讀百萬字的長篇巨制時,這種方法似乎有點空泛。尤其是人物眾多,情節錯綜復雜的小說閱讀,如果不能給學生閱讀的任務,可能整本書閱讀又會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閱讀前,應讓學生明確閱讀的重點,有限時間內,要讓閱讀效果最大化,這似乎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由開放式的閱讀任務,引領學生沿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走近文本,探究人物,把握主題,領會藝術美。
1. 用思維導圖形式理順小說中的人物關系。
2. 這本書中人物眾多,最能打動你的人物是誰?你最不喜歡的人是誰?為什么?
3. 從閱讀開始就關注一個人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和成長過程。
4. 孫家四兄妹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由孫家探究“家風”的重要性。
5. 小說中有幾段感人的愛情故事,你覺得哪段愛情故事最動人?對你的戀愛觀產生怎樣的影響?
6. 有人說這部作品的主要是為了展現特定時代青年群態,你認可這種說法嗎?請闡述理由。
7. 小說中有很多環境描寫細膩生動,讓人似乎回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那片神奇的土地。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幾處,品味小說環境描寫的價值。
8. 這部作品在現在都有令人奮起的力量,你認為具體是什么?
9. 小說情節發展有你意料之外的嗎?這樣安排你認為好嗎?
總而言之,以問題引導學生實實在在進入作品中,去和人物同呼吸,同成長,讓小說閱讀真真正正有效果。
三、閱讀實施過程
1. 閱讀前開設一節閱讀指導課,介紹路遙創作過程及小說的基本情況,引起學生重視,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處處展現溫暖的親情與友情,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小說。
2. 布置閱讀任務。
3. 安排閱讀時間:三節語文課+早晚讀時間,閱讀分三部分進行,節奏要緊湊。
4. 構建合作探究小組,以問題建組,可以在預設的任務中建組,也可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生成問題,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建組,在討論交流中延伸閱讀,拓展知識。
5. 第四節課安排學生寫讀后感。
四、閱讀成果展示(部分學生讀后感開頭)
(一)《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我認為小說的主要人物就應該是他們----孫玉厚夫婦。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影響,孫玉厚老兩口深諳為人之道,給孩子們營造的善良、寬容、孝順、勤奮的家風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至關重要。
(二)《霞光》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書以少安少平兩兄弟的坎坷人生為線索,再現了中國六七十年代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初讀此書,百感交集,其中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浪漫主義愛情令我蕩氣回腸,重塑了我的愛情觀。
(三)《用勞動創造新的人生》
勞動所蘊含的力量如何,它所塑造的精神又怎樣?在這提倡“勤勞為本,儉以養德”的年代,《平凡的世界》中所講述的故事,無疑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
還有很多學生抒寫了自己獨特的體會,這樣的整本書探究閱讀,的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