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芬
摘 要:體驗式教學理念的成熟使其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逐漸深入,它的基本特征與我們大力追求的體育課程改革標準具有一致性。因此,體驗式教學理念目前正逐步融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文章介紹了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含義以及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應用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培養學生強健體魄和健康心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過去相比得到了更多的重視。目前,教師紛紛開始追求教學模式的創新化,教學理念的人性化,以求得更優異的教學成果。我認為,體驗式教學法是值得一用的。
1 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含義
體驗式教學倡導師生的互動,尊重和關注師生在課堂上的雙邊體驗,課堂上是充滿愛、鼓勵與欣賞的。體驗式教學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通過創造情境,營造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主動構建知識,獲得情感,它所強調和關注的并不單純是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多少技能與知識,而是領悟學習與生命的意義。體驗式教學具有自主性、獨特性、生成性和整體性的特點[1]。
如此說來,體驗式教學含義和概念是十分抽象的,下面舉例說明體驗式教學的特征以及它的應用方法。
2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應用
2.1優化學習體驗,調動積極情感
人們參與的認知活動受情感的支配,積極的情感將對認知活動起到強化、調節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決定了他們是否具備參與學習的動力[2]。體驗式教學首先追求的就是在的良好的體驗下調動學生積極情感,從而讓他們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在這種情緒的引導下更加主動的參與,從而提升教學效益。那么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上,教師就必須設法為學生設計出有趣的學習活動,避免一味進行高強度的練習,以免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
體育訓練的過程必然伴隨著疲憊,但是如果將訓練的模式稍加變動,就會讓學生樂此不疲的參與,并弱化這種疲憊感。跳遠訓練通常是十分枯燥的,為了掌握跳遠技巧,達到更好的成績,學生需要不斷的重復動作,對于這種重復性的訓練必須及時叫停,在學生想要主動放棄之前,教師必須“先下手為強”。在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立定跳遠動作要領后,教師在地面上畫出在幾個格子,在不同的格子旁放一些紙條。學生依次跳遠,跳到哪個格子里就可以拿走一張紙條,而上面寫的內容就是學生可以得到的獎勵。比如“零食一包”、“提前休息5分鐘”,“乒乓球拍一副”等,而跳的差的學生會發現自己拿到的是“晚下課5分鐘”,“圍操場跑一圈”等。有了這樣一個環節,學生都會積極努力,拼盡全力,想得到最好的獎品。課堂上時不時爆發一陣笑聲和掌聲。在這樣的課堂中,相信沒有學生是不興奮,不快樂的,只會在下課后深深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2.2講解、演示動作,滲透思維科學
思維科學中的相似原理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理論依據,它強調反映事物之間的同一性,根據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創設情境,使情境與學生的認知經驗相一致[3]。學生學習任何知識都是通過感官來獲取信息的,在體育學習中,通常都是教師進行動作演示,學生模仿,但是由于對動作的原理和特征不夠了解,學生模仿動作總是掌握不到精髓,不夠精準,這樣一來,任憑他們付出怎樣的努力去練習,都是無法獲得理想成績的。借助學生認識事物的直觀原理以及思維科學中的相似原理,教師在演示動作時,應該借助一些學生認知當中的已有事物,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比如,“蛙跳”這個動作就是對青蛙跳躍的動作模仿而來的,那么教師在為學生演示動作時,就不要一味從技術方面去解析,而是讓學生想一想、看一看青蛙是怎樣跳躍的,為什么它利用如此小的身軀,能夠跳出那么遠的距離。如果在練習立定跳遠時,也能夠掌握青蛙跳躍的精髓,是不是也可以跳出異常好的成績呢?教師不妨先將學生帶到室內,利用多媒體播放微觀角度下青蛙跳躍的視頻,再到操場上為他們演示動作,師生一同思考,怎樣才能在跳遠時更像青蛙。這樣一來,一個原本只從技術層面講解,令學生總是一知半解的專業性問題就變得通俗易懂了,在“全員模仿青蛙”的情境中,學生不僅學的更好、更快,也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壓力,這就是體驗式教學的應用體現。
2.3體現人性化特征,激發非智力學習因素
學習活動是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一同作用的結果。在體育學習中,智力因素就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天分,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較強的身體素質等,而非智力因素就是對體育的學習興趣,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等。非智力因素對他們體育學習的效果產生的影響甚至是要超過智力因素的,因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態度更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令他們主動學習呢?教師必須從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開始。首先,我們必須要尊重每一名學生,因為正處于發育年齡的初中生在身高、體重、身體素質等方面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如果教師對一些先天優勢不足的學生表現出了輕視、忽視甚至鄙視,又或者無視他們的特殊性,為他們布置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么這部分學生很快就會放棄學習,并對教師產生仇視心理。因此,分層教學是我們首先要做的。必須將學生按照差異進行分組,并提出不同要求,讓所有學生都能品嘗到達到目標的喜悅。另外,還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語氣,面部的表情和對待學生們的態度,多表揚,多鼓勵,少一些冷眼和批評,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并優化他們的學習體驗。
3 結語
體驗式教學以眾多科學的理論依據為支撐,只要教師了解該教學理念的特征并合理加以利用,對提升教學效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來說是絕對有效的。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伴隨教師教學態度及教學方法的改變,這也是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因此廣大教師應該不遺余力的展開探究和實踐的工作,全面促進體驗式教學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滲透。
參考文獻
[1]黃兆格.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應用價值[J].新課程(中),2015(06):15.
[2]曹金川.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應用思路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5(09):75.
[3]寧顯武.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