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綜藝節目垂直市場不斷細分,觀察類旅行節目異軍突起,浙江衛視《各位游客請注意》著力打造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包裝旅行綜藝,讓明星和素人在跟團游過程中展開旅行與心理的雙重體驗,聚焦“陌生人社交”,開創了國內旅行觀察綜藝節目嶄新領域。本文以《各位游客請注意》為例,探究在“慢綜藝”節奏下環境鏡頭在真人秀節目中特點、發展、功能作用和拍攝技巧。
關鍵詞:旅行;真人秀;環境鏡頭;功能;表達
一、環境鏡頭的定義和發展現狀
傳統棚內綜藝節目鏡頭始終不離舞臺,而真人秀脫離了空間限制,更需要環境細節補充。環境鏡頭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空鏡頭,是景物鏡頭和人物鏡頭的綜合體,也是新型綜藝節目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真人秀節目里環境鏡頭不但不空泛,不再是“只見物,不見人”,創作者可以靈活多樣地組織和創造,使鏡頭具有交代事件發生背景和環境、推進邏輯敘述節奏、傳遞和催發情緒變化以及增強視覺沖擊力的職能。
目前國內各大真人秀節目錄制中,環境鏡頭的拍攝越來越被重視。在《各位游客請注意》(以下統一簡稱為<游客>)錄制中專門設立了空鏡拍攝組,專人負責研究各地拍攝。項目自5月從杭州起航,團隊平均每天13小時超強度拍攝,途徑加勒比海、墨西哥城、瓜納華托、古巴哈瓦那、巴哈馬、印度、香港、北京、新疆和貢嘎雪山等18個城市,56天、76個景點、140萬步、歷時3個月,拍攝了海量的素材,為后期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發揮空間。合理地使用環境鏡頭不僅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能增強受眾觀賞滿足感和參與感,強化節目的共情能力。
二、環境鏡頭的運用和功能
(一)鏡頭與“地方感”營造
戴維·莫利在《認同的空間》提出“電視媒介在構建集體記憶和集體認同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環境鏡頭最主要作用就是構建背景環境,滿足多線敘事,為受眾提供上帝視角。《游客》在“地方感”營造上別出心裁,每當旅行團隊到達一座新城市,多選用當地風土人情和建筑細節小景別視角來切入人文核心、建構人文空間感知。在泰國以舞蹈快慢結合切入主題、在墨西哥以花樣美食來引入游客參觀、在香港用繁體字標牌和大黃鴨logo表現城市潮流,并且拍攝大量人物面部特寫,體現一顰一笑皆是世間百態。最終用航拍大全景搭配包裝花字來呈現目的地全貌,這種方式新穎又清晰,迎合了文化建構思維逐漸由宏大敘事轉變為日常生活化的細節敘事趨勢,并且對地方特色把握精準,承擔起了對地方族群和國家文化的傳播與認同建構的功能。
(二)環境鏡頭的敘事功能
環境鏡頭傾向于改變敘事節奏,提供側面的、細節來推動節目敘事。在《游客》中故事發生在不同場合,運用環境鏡頭能迅速地過渡段落。從北京大街到入駐北京四合院再轉接集體吃火鍋,一段四合院的環境鏡頭銜接顯得炫酷又不刻意。由于環境鏡頭本身信息少、內容清晰,經過后期蒙太奇組接后,可以自然地將發生的事情一件一件疊加與穿插。
環境鏡頭也可以調動受眾的情緒變化。早上集合拍攝大家收拾房間的環境鏡頭速度被加快,營造激烈又緊張的氛圍,最后用大巴全景與周圍安靜花草樹木一起,將節奏變得緩和,將受眾從激烈的比賽中抽離,順勢完成段落劃分,增強了可看性。同時在每期節目的結尾運用一組環境鏡頭留白,留給受眾反芻時間,方便了后期制作包裝和總結,提升觀眾的舒適感、代入感,也豐滿了教育意義。
(三)廣告的創意植入
戶外真人秀不斷引發旅行熱潮不難看出,提供視覺享受的環境鏡頭對于真人秀的廣告植入至關重要。近年來廣告植入顯得越來越有創意,產品展示植入、利用情節植入、全方位場景植入等,但無論如何植入都需要使得受眾體驗營銷感更加真實,讓節目和植入渾然一體。除了地方特色的營銷展示以外,在《游客》中為了展現贊助商全景拍攝的功能,后期將廣告畫面用手機邊框來包裝,體現產品特點、創意十足。
三、環境鏡頭的創作考量和拍攝技巧
由于《游客》涉及場景眾多而拍攝時間有限,團隊既要考慮效果也要考慮成本,有效地篩選拍攝是重點。因此節目組在專題項目開始前將內容所涉及到的背景文化一一列舉,再根據清單進行操作,大大節省操作成本。
鏡頭語言是進行影視創作的基礎,真人秀的環境鏡頭拍攝手法上除了傳統的推、拉、搖、移、跟、降、升等物理手段以外,在拍攝過程中強調抓取具有瞬間美感的環境信息,利用特寫、廣角、魚眼變形和延時、升格降格等,突破常規創意性拍攝,賦予鏡頭活力。
同時《游客》中也運用了大量新設備,例如Osmo pocket、Insta360、如影SC、大疆mavic pro 等等。在展現墨西哥農貿市場時,草莓堆和琉璃杯之間穿梭的畫面便是使用恒定光圈的探針鏡頭,既表現產品的豐富與色彩的多樣性,又給了觀眾一個不一樣的視角;在街景的拍攝中也大量使用穩定器,使得靜止的建筑在視覺上活動起來;建筑與建筑之間的轉場利用鏡頭移動形成遮罩轉場,形成獨特包裝風格;在節目中表現曖昧場景運用光斑鏡頭將光影形成愛心形狀營造氛圍。
四、總結
隨著“慢綜藝”節目的盛行,環境鏡頭憑借其敘事節奏較慢,更適合呈現狀態性信息的特點,將受到更多重視,也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目前各個綜藝節目帶機拍攝都在逐漸形成成熟的空鏡攝制團隊,因此將來環境鏡頭這道“移動的風景”很可能由戶外真人秀節目中的“點綴”變為“主菜”。
參考文獻:
[1]?王啟明.中國電視戶外真人秀鏡頭語言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電視,2018,09:105-108.
[2]?沈杏培.《移動中的風景——當前戶外體驗類真人秀節目熱解析》[J].中國電視,2015,09:47-51+1.
[3]?孫愉.《電視真人秀的飲食文化傳播及“地方感” 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6,01.
[4]?張磊.《空鏡在影視語言中的應用》[J].現代視聽,2009,11:74-76.
[5]?李杉杉.《戶外真人秀節目旅游廣告植入》[D].黑龍江大學,2015,09.
作者簡介:李梓桐,1992年11月出生,男,漢,浙江衛視節目中心,攝像。
(作者單位:浙江衛視節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