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
摘要:好奇模仿、樂于玩耍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釋放幼兒天性的重要途徑,也是兒童健康成長中非常重要的條件。游戲與幼兒情緒管理的關系、游戲與幼兒身心健康的關系、游戲與幼兒整個童年生活的關系等問題都受到了當今社會的高度重視、關注。在家庭教育中,游戲是促成幼兒身體發育、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手段。而這一點常常被家長所忽視,缺乏了游戲的家庭教育會削弱孩子的探索欲望并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據此,本文就圍繞家園共育幫助家長樹立游戲的理念意識,引導家長學會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給予家長合理、科學的游戲水平指導策略,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利用家園合力共同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發展,還孩子游戲天性。
關鍵詞:家園合力;家長觀念;游戲理念;行為觀察;創設環境
一、現狀
(一)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缺乏幼兒游戲理念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開端。當今社會,雖然很多家長都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育兒理念,但家長對幼兒游戲理念的了解還很缺乏,很多年輕家長們的教育存在著隨意性和盲目性。例如,每周一經常會聽到家長給說這周末陪著孩子學習了珠心算、鋼琴、繪畫等。我會委婉的告訴家長:“孩子放假都這么忙,沒有帶他去玩兒嗎?”家長會說:“哪有時間玩嘛,忙著學這樣那樣的,不讓他學,看見別人孩子都在學,又怕他落后別人。”盲目的教育其實是在“拔苗助長”“扼殺孩子的天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家長在生活中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去,去真正的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還孩子的游戲天性。
(二)家長缺乏家園共育的合作意識。
在很多家園共育活動中,我們邀請家長參加時往往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老師,我文化水平不高,你們說的專業知識我聽不懂,就不來了!”“老師,你知道我們孩子平時是爺爺奶奶帶的,就讓他爺爺奶奶來參加吧。”“怎么幼兒園總是搞這樣那樣的活動,單位請假太麻煩了,這次我就不參加了。”有的覺得自己沒有參與的能力,有的或者是推給爺爺奶奶,有的甚至是不愿意參加。這些話語表達出了一些家長的心聲,也看出了家長教育觀念的落后以及缺乏家園共育的合作意識。
(三)家長在家園共育活動中的關注點差異大
在開展的家園共育活動中,老師想要傳達的專業知識及教育理念對于家長的關注點而言是難以達成一致的。往往家長的關注有以下幾點:
一是“要求完美”型,他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各方面都希望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只要發現孩子在活動中有一點點不積極,就不理解孩子并對孩子發脾氣“你剛剛怎么回事?為什么不認真?”
二是“關注老師”型,關注老師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請誰發言、請了幾次等,而忽視了對自己孩子的關注。
三類是“開心就好”型,只要孩子開心就感覺活動成功了,自己卻找個地方玩自己的,一會人就不見了,然而孩子的游戲水平有沒有的得到發展并不關心。
二、讓家長明白,游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綱要中提煉出:“為幼兒提供游戲的條件,尊重幼兒游戲的意見,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滿足和發展。”在游戲中幼兒之間容易出現沖突,出現沖突時,很多幼兒會出現急躁、哭泣的情緒,他們不知道怎樣解決問題的沖突。這樣孩子在下次發生沖突時或產生情緒時就知道用用合理合適的方式去表達,去解決問題,這樣游戲也體現了自身的教育價值。因為,家長有必要知道,游戲的教育價值尤為重要。提升家長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能力,讓家長成為教育的“合作者”“參與者”“實施者”。
(一)引導家長觀看觀察案例,知道與教師合作的重要性
教師在家長會、開放日等活動中播放了一些教師觀察孩子自主游戲的視頻,讓家長了解老師如何觀察幼兒,懂得觀察幼兒的意義。家長們聽了這些分析與反思,感受到原來幼兒教師專業性這么強,教育孩子絕不是撒手讓孩子隨便玩。對孩子的評價也不是簡單的“聰明不聰明”“學習好或者學習不好”,知道配合教師的重要性。
(二)發放“讀懂兒童”解讀指標,提供有效支持策略,成為幼兒游戲中的“參與者”
所謂有效支持策略,就是教師在全面理解和貫徹《指南》的基礎之上,幫助家長了解“讀懂兒童”這個便利的網絡平臺,以“健康領域”方面的“大肌肉動作”為觀察點位,了解大班幼兒在室內運動游戲中“大肌肉動作”的發展水平,并根據不同發展水平梳理出對大班幼兒肢體力量發展有針對性的語言支持策略。為了提高家長的研究水平,我們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傳達“讀懂兒童”,并通過半個月“互動單”的方式,將幼兒在家的發展情況和在園的情況在“互動單”上進行一個溝通、交流、反饋,幫助家園雙方更好的了解、改善、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發展。
(三)開展家園共育活動,讓家長實地觀察幼兒,體驗“實施者”的成就
1.親子社會實踐活動
以我園的“漢服迎新春”活動以例,活動內容是:了解幾個重要民族的服飾,為培養幼兒品德修養、傳統文化意識及自豪感,有著深遠意義。在參觀的同時,我們給家長布置了任務:觀察自己的孩子,完成觀察表。
2.小場地運動游戲觀摩活動
小場地運動游戲觀摩活動為家長提供了這樣的觀察表,在觀察之前,我們給家長也提出了要求:閉上嘴、睜大眼、用心記。這樣的記錄能讓家長全情地投入,為家長觀察提供依據內容。反過來,這些觀察表也是教師分析幼兒的素材。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能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培養歡快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發展智力、創造性與社會性等各種能力,是孩子發展的最佳手段。那么家園都應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違背自然成長的規律,讓孩子高高興興地去游戲,給孩子成長的權力,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陳文德.如何激發幼兒的潛能[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李家慶.讓孩子更聰明-一玩具與智力開發[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