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飛
摘要: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可以看出,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它起著最基本的導向作用。那么,傳統的教學評價與發展性教學評價有何不同呢?本人認為傳統的教學評價與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區別是:評價的目標不同;評價的內容選擇不同;評價的方法不同;評價的主體不同。
關鍵詞:發展性教學評價;傳統教學評價;區別
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可以看出,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它起著最基本的導向作用。那么,傳統的教學評價與發展性教學評價有何不同呢?本人認為傳統的教學評價與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區別是:評價的目標不同;評價的內容選擇不同;評價的方法不同;評價的主體不同。
一、評價的目標不同
傳統性評價的目標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而發展性評價不但關注學生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性評價重視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評價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選拔式的評價。
傳統的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主要以期末成績評價為目標,目標比較單一。而發展性評價的目標比較全面,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它主要了解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與發展狀況,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為下一步制定計劃做好準備。
體育老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能狀況,還要了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行為表現,比如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習的努力程度、課中表現、課后練習情況等,為下一步制定科學的確實可行的計劃奠定基礎。
(2)找準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及其原因,為改進教學做準備。
體育教師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行為表現、參與態度、人際交往等方面表現出來的不足,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效果進行反饋、分析,為以后更好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提供保障。
(3)發現學生的潛能,給予學生展示自我能力、水平和自我個性的機會,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通過對體育與健康學習的評價,讓學生有展示運動特長的機會,體驗在運動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成功,增強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自信心,形成積極、進取、健康的心態,這樣更有利于體育與健康的學習。
(4)培養和提高學生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的能力。
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老師評價的機會,鼓勵學生努力去實踐,讓學生對學習態度、體能、運動知識與技能、體育與健康行為表現、人際交往等方面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發現自己和他人長處和不足,這樣才能揚長避短,促進自己健康、全面發展。
二、評價的內容不同
傳統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內容比較單一,比較注重結果評價,只有少數“精英”得到較好的評價,其他學生很少得到老師好的評價。因為傳統的體育課更像競技體育,只有少數“精英”才能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大部分學生只能是“培太子讀書”。而發展性評價的內容比較豐富、全面,不但注重結果評價,還注重過程的評價。除了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評價外,還重視對學生的潛能與個性發展,特別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為了發展評價的積極作用,減少消極作用,重視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重視評價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同時,還重視評價學生參與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情感意志等,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評價的內容還要與課程目標相一致,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發展性評價內容的多樣性,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對學生體能的評價
主要是對健康有關的體能進行評價,例如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速度等。評價時不僅進行絕對性評價,還要對進步幅度進行相對性評價,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這樣才能使評價有激勵和反饋作用,促使學生更加積極鍛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2、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評價
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評價,是指對所學內容相應的知識、技能評價,評價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應用能力。
3、態度與參與的評價
態度與參與的評價是指學生對體育課時的出勤率、學習的努力程度、課中表現、學習興趣、積極地探索問題,并在課后運用所學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的行為等進行評價。
4、情意與合作的評價
學生在體育課上的主要表現為:是否能充滿自信地進行體育活動,有無自卑心理、膽怯心理;能否克服困難與障礙,自我挑戰,戰勝自我,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活動;是否能在體育活動中控制自己的情緒等。學生的合作精神表現在:是否尊重和理解他人,并在體育課中表現出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合作精神,能承擔責任;是否遵守規則、尊重裁判;是否能在學校和體育活動中履行自己的義務等。
三、評價的方法不同
傳統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方法比較單調,主要是定量評價、終結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為主;而發展性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方法比較合理、科學、多樣。發展性評價經常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相結合。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即能夠量化的量化后,對不能夠量化進行定性評價;對某些因素進行量化后的結果進行定性分析。
終結性評價注重“結果”,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只有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效果才完整、科學、合理。
絕對性評價更關注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四、評價的主體不同
傳統性教學評價的主體主要是老師,發展性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老師、他人,即可以是學生自評價和互評、老師評價和其他人員評價。因此,發展性評價更加全面、合理、到位,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綜上所述,傳統性教學評價與發展性評價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評價的目標不同、評價的內容不同、評價的方法不同和評價的主體不同。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