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魁 李軍偉 汪源
摘要: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安全”是人類生存及發展的第一需求,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不僅意味著文化昌盛、經濟繁榮,也強調和諧、穩定的空間環境。校園作為宏觀社會中的一個“微觀社會”,是培養精英人才的主要陣地,從服務職能上說,優質的教育資源、濃厚的文化氛圍、先進的科學知識等離不開“安全”作為基礎,否則一切都是沙灘建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席卷全球,中國作為最早發現、最早反應的國家,安全應急管理一時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彰顯,河南被譽為此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優等生”,域內各類學校無疑成為重點關注對象。文章聚焦鄭州市十一中疫情期間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結合具體工作及成效分析,對“后疫情”時代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優化做出探索。
關鍵詞:新冠疫情;安全預防;高中校園;管理機制
高中校園視域下的安全應急管理內容范疇較寬,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涉及到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諸多方面。宏觀上說,“安全”是人類文明延續與發展的基本保障,無論在哪一種社會架構中,強調安全、規避風險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主題。微觀上看,校園(包括但不限于高中校園)是一個人口密度、空間有限的組織形態,學生是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準人才力量”,建立健全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就是守護社會發展的根基。
一、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概述
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突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泛指為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教學秩序正常運轉而制定的一系列預案,包括領導小組(如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直接負責人)、職責劃分(如安排、檢查、落實、啟動等)、指揮系統(如教育局→學校負責人→班主任→班委成員)及應急措施(如值班制度、安全演練、上報流程、宣傳教育等)等。一個完整的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需要多方面力量展開多線程配合,并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適合于本校園的落實條款。
二、鄭州市十一中疫情期間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實踐及落實情況
1.迅速響應,展開全方位排查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鄭州市十一中按照上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迅速做出響應,組建起以郭勤學校長為組長的“安全排查工作小組”,其他各部門領導各負其責,全校各類人員對自己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全責。自3月20日起,鄭州市十一中進入“戰備狀態”,疫情防控工作逐級落實到處室、年級、師生,展開了全方位的排查治理。以疫情防控為中心,排查及治理對象包括校園建筑物隱患、水電氣暖等各類設施、公勤車輛、生活設施與場所等,尤其在食堂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如對餐具、桌椅、加工設施等進行統一清理消毒,嚴格控制疫情期間的食品供應方式,將正常狀態下的“散裝就餐”改為“定點分時就餐”。此外,對衛生死角加強工作效度,尤其是廁所、洗漱間等高危場所,發現安全隱患后及時處理。
2.抓住核心,實現“人技物”三防協(同
學校長期強化物防、技防、人防的三防協同,包括:(1)物防方面,加大保安器材投入、配備巡邏車輛、更新消防器材等,在重點區域安裝監控攝像頭。(2)技防方面,打造校園“安保群”(微信),為學生構建安全網絡,啟動“隨手拍”的反饋機制,確保安全穩定工作無縫銜接、及時反饋。(3)人防方面,鄭州市十一中實行“三級值班”制度,做到了全天候監管,并且積極開展家校聯合、社會參與的共同治理機制;整體上,多年來鄭州市十一中構建的“人技物”三防協同模式,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3.健全制度,強化學生針對性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鄭州市十一中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制度,包括《疫情期間餐廳管理規定》《疫情期間出入校園管理規定》《疫情期間清潔及通風消毒方案》《疫情期間消防安全工作制度》等,以制度剛性構建強制執行力,確保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此外,為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自覺形成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責任意識,鄭州市十一中積極開展“開學第一課”系列教育活動,綜合疫情期間的所見所為、所思所感,建構成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其間也進一步強化了師生的科學防疫態度,有利于學生調整學習狀態。
三、鄭州市十一中疫情期間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成效及啟示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鄭州市十一中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思想下,順利地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階段,不僅確保了全校師生的安全,也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在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方面的實踐能力。整體來看,鄭州市十一中疫情期間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實踐成效是非常顯著的。進入“后疫情”時代,鄭州市十一中要對疫情期間校園應急管理機制進行“復盤”,包括疫情期間突擊檢查發現的問題、存在的不足等,不能“亡羊補牢”之后聽之任之,要細究原因,建立長效規避機制。對于國內其它高中學校而言,具有的啟示價值主要包括:(1)要形成未雨綢繆思想,例如鄭州市十一中完整的“三防系統”構建,并非一日之功,但在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的狀態下,立即彰顯出前期“預防預警機制”的效果。(2)校領導勇于擔當責任,基于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如鄭州市十一中構建起完整的應急管理系統,在安全防控、教育宣傳、協同配合等方面十分到位,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教育工作能夠抓住主要矛盾,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不忘對新疆籍師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3)重視制度作用,日常完善各類突發安全風險的應急制度,強化相關演習訓練,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綜上所述,高中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不管是對校園環境安全,還是對學生自身的健康都是尤為重要的。學校只有將安全應急管理機制,根據大環境變化與自身變化來制定得更加完善與全面,才能為學生的學習與身心健康提供更強大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高南虎,閆冰.高校校園安全應急管理機制的構建研究[J].商情,2019,000(009):127.
[2]蔡琦.淺談高校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保障體系的構建[J].海峽科學,2016,000(002):54-55.
[3]金月昌.淺談案例校園安全應急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