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冠州
摘要:互聯網及大數據的高速發展為設計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平臺,和嶄新的藝術表現空間。而多維度發展的視覺傳達也為廣告行業帶來了無限的可行性。網絡廣告的設計形式已由最初的單一的靜態模式轉換到了更加混合的單元知識上。集視覺,聽覺,交互于一體的混合單元感官的模式。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廣告設計也走出了平面靜態化,包含了更富層次和理念的包含聲效、光效、動畫等效果的綜合知識單元。而廣告很迫切的需要有源源不斷地不斷更新的設計觀念融入其中。而廣告的前景發展也很廣泛,通過新媒體的介入方式,通過大數據的方式來獲得當下大眾對于審美的集中感知度,成為一種既可以在品牌方向上表達出原產品的設計理念及構思,又可以綜合市場考慮更有效地通過媒介的方式去傳播有效的廣告信息,并且符合大眾對于廣告的認可認知范圍,這也是一種對于有效性及審美性的綜合考慮以及結合。正如馬歇爾·麥克盧漢(MashalIMcuhan)所言,媒體其實是一種信息,新媒體中蘊涵著的是新的傳播觀念。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使得信息大量傳播成為了可能:電視機的誕生使得人類真正的進入了大眾傳播時代:而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互聯網的廣泛使用開啟了人類新的傳播方式革命。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將重點探索于廣告的特點,認知度,以及當下傳統媒介設計中廣告的使用方式:幼稚化和互動性。
關鍵詞:廣告;品牌;新媒介;多元;幼稚化;互動性
一、廣告在傳播當中再滿足于品牌形象之余的基本要求
(1)注視性
本文中提到的注視性是可以要在第一時間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以最大限度的獲得受眾人群。而想獲得這種注視性則更要注意當下消費者群體的興趣程度,新媒體的發展依靠與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快的獲得消費者當下的消費理念,這與環境、輪廓、外形、顏色、形象有關。現如今社會高速的發展,流動性也在不斷的變強,人們的審美意識逐漸波普化,這也導致了人們會更快的瀏覽當下形形色色的事物,很容易忘記一閃而過的精彩瞬間。所以正是要從這種心理出發,更快的掌握出消費者心理以便于可以快速的引導消費者。
所以在設計中一些繁瑣復雜的設計往往并不會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只有簡化的高度凝練的概念才會在受眾群體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公共性
公共性有名可讀性,為了使得廣告的核心意義在傳播過程當中有著更好的傳播,信息的公共化語言自然成為了視覺傳達語言的重要特征,通過文字的形式或者是在廣告通過陳列亦或者是視覺語言傳遞出來的概念與價值觀可以迅速獲得觀者的共鳴,從而達到使觀者很明顯的感受到廣告的概念。如果在視覺傳達的廣告中沒有對于廣告的公共性沒有充足的考慮以及考量,則會到時在形狀上和顏色上會有這隨意的效果導致了客戶的不滿意。
(3)記憶性
記憶性是指廣告通過顏色或者形狀樣式深深的刻在受眾人群的腦海中,當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大腦會自動幫助受眾群體聯想到此處。他充分利用了各種構成因素,顏色,動靜對比,以及夸張的手法,及視覺模式。統統把商品進行符號畫的轉變,來賦予作品獨特易懂的藝術構思與構想,是的受眾群體對于該廣告中符號化的商品進行了很長久的記憶以及大腦存儲。
(4)觸發性
人的五感即視覺、嗅覺、觸覺、味覺、聽覺,這些感官綜合起來即是整個單環以及混合知識的集中體現以及說明。人們通過這些感官可以幫助人們隨著信息在大腦中的存儲以及積累,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而通過這些心理活動可以吧商品的廣告符號化概念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食物鏈想在一起從而達到廣告的傳播性要求。
而視覺傳達的核心概念就是掌握受眾群體的這種規律,從而引導消費者按照廣告預期的方向進行聯想,可以更有效地更快速的傳達出想要傳遞的信息。
二、視覺傳達的時代特征
人類在進入信息化時代后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也為視覺傳達設計者開辟了新的自由空間,以往的傳播手段和傳達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今天的要求。正是因為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普及使得我們更深感自己居住在一個地球村當中,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也是大勢所趨。全球化的視覺傳達必須超越語言、文化、地域、經濟、教育、價值觀等人文差異,具有普遍的可視認的形式。在徐冰的地書當中也表達了如此的概念,圖像化的視覺手法也成為了不同地域不同世代人的溝通橋梁,比如像百事可樂以及可口可樂,不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們都能認知它的視覺形象。而隨著現在逐漸的扁平化,幼稚化設計在廣告當中的運用也加入到了其中。
三、幼稚化設計在廣告當中的利用
“我的畫面就是它的全部含義,沒有另一種含義在表面之下。” 安迪·沃霍爾。習慣上,人們常會以“美”來思考藝術的本質。以審美經驗作為本質來思考藝術。美是什么?美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現如今的傳統廣告已經很難再滿足于當前受眾群體的目光,單純解讀文字信息的穿的方式更是如此。所以很多廣告則開始另辟蹊徑來尋找與受眾群體有著更高層次的溝通。例如依云的廣告則是在視頻當中把所有人全部恢復成童年的樣子,兒童的純真食人類心靈的原始,我們隨著面對世俗的壓力,以及閱歷的增長,也不可能再擁有像孩子一般純潔的心靈了,人性本善。用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來解析,我們現在的復雜心思與心靈看似已經戰絕了我們全部的心靈,但是在現實瑣事下,我們孩子的純潔心靈仍然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是無法被磨滅的。
幼稚,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仍然是作為一種合成要素存在的,他對于自然的信仰仍然存在與我們最原始的記憶當中,是一種情感的放松與溝通。油脂在高度理性化以及快節奏化的世界中,成為了一劑平復人類心靈的良藥。就像村上隆利用了幼稚化的設計,也是一種對現實的思考,運用幼稚的力量把他的品牌送上了世界最高端的舞臺上。
參考文獻:
[1]?(日)村上隆 藝術戰斗論(長安靜美譯)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11
[2]?(俄)康定斯基 藝術中的精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米歇爾)圖像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