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美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美術課堂承擔著重要的美育使命。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美術課堂教學的問題,著力構建完善的美術教學活動體系,從而達到提高美術教學整體質量,滿足學生美術學習需要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美術;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60-01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bear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education miss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ar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a perfect art teaching activity system,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rt teaching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art learn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strategy
1? 小學美術教學的問題分析
1.1急于求成問題。有些小學美術教師認為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很多教師采用速成教育的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步驟畫圖教學方法,即教師在黑板上畫一筆,讓學生在本上畫一筆,然后進行反復機械地練習,這種畫法看似可以很快收到教學成果,但實際上并沒能讓學生獲得繪畫的靈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美術素養。有些教師還缺乏正確的美術教育理念,沒有掌握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方式,還有的教師缺乏豐富的文化涵養,沒能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價值,導致機械地開展美術教學實踐,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性思維。由于教師急于求成,過于注重得到繪畫結果,因此忽略了過程教學,影響了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不利于實現主動、實踐和反思教學的效果,沒能達到素質教育目標。
1.2模仿練習問題。有的美術教學過于注重理論教學,教師沒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固定,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缺乏創新性的活動,因此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還有些教師不注重在美術教學中安排豐富的觀察、實踐和反思活動,不能設置良好的美術情境氛圍,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感,沒能給學生創造激發想象力的空間,因此影響了美術教學的整體有效性。還有的教師由于沒能在課堂上充分地調動學生的靈感,不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美術素材,不注重在教學活動中設置趣味性的教學氛圍,因此不利于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美術情境。
2?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
2.1游戲教學策略。游戲是激發學生美術實踐活動興趣的重要方法,游戲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通過游戲可以調動小學生的樂趣,促進小學生主動投入美術實踐活動。豐富的游戲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美術實踐。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設置符合小學生接受能力的游戲,例如,運用蛋殼畫、枯樹開花海綿布作畫、調配顏色或者神奇的美術現象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充分挖掘游戲中的審美元素,發揮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在美術課堂上組織趣味性的繪畫比賽,也可以開展繪畫接龍活動,調動學生在游戲中自主實踐新技能,激發學生深入地感受美術現象,達到提高美術操作技能目標。為了達到美術游戲的目標,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自主創新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在美術游戲中進行美術實踐創新,達到以培養學生美術想象力、藝術表現力和審美反思能力的效果。
2.2體驗教學策略。增強學生開展美術游戲的體驗感對于促進學生積極開展美術實踐有重要價值。教師應當讓學生開展美術實踐,促進學生接受、領悟和分析美術問題。首先,美術教學應當實現生活化教學,注重在生活中引導學生關注各種美術現象,在課堂上開展生活化的美術實踐,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美術實踐探索。其次,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美術實踐操作。例如,在有趣的印染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印染布料的圖案特點,鼓勵學生用簡單的手帕進行折疊印染。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喜歡的繪畫上涂上自己喜歡的染料,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參與意識。最后,為了達到鼓勵學生實踐的目標,教師還可以用微課引導學生在課下創作實踐,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展示機會,實現作品的互動分享,這樣更有助于實現互動教學。
2.3豐富美術討論活動。美術欣賞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班級授課制下,應當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促進學生在良好的互動反思環境下發展美術思維。首先,教師應當促進學生積極地探討美術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悟投入到美術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智慧和對美術現象的感知能力。其次,組建學生美術活動小組,基于集體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美術思維,促進學生主動探討美術現象,引導學生交流和討論美術問題。教師可以設置小組合作美術實踐任務,促進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并完成美術實踐活動。
2.4巧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教學情境“美”是美術知識的基因,是展現美術作品藝術價值的精髓,也是藝術創作者追求的根本目標之一。但是,“美”這一元素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難以讓小學生快速地理解其真正的含義與作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效果。特別是在面對一些較為繁雜、抽象的美術知識時,教師如果直接采取知識灌輸式的教學理念,將難以引導學生高效地參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而如果可以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入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結合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從學生的興趣點、個性特征、學習需求和現況出發,靈活地運用圖片、視頻與音樂等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美術教學情境,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效果,尤其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知識和動手創作的積極性,這也是構建有效美術課堂的重要條件之一。
結束語:總之,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完美無缺的。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并在特定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優化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目前,小學美術差異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們的一線美術老師任重而道遠,應該繼續與時俱進的探索、實踐、創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魯燕春.體驗,讓學生享受數學的樂趣[J].學生之友,2013,(11):37.
[2]楊國新.美術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