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學形勢下,高職院校對基本樂理教學越來越重視。然而,現時高職院?;緲防斫虒W依然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討厭學習的不良情緒?;诖?,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與筆者的經驗與心得,討論高職校基本樂理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提高樂理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基本樂理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J613-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225-02
一、前言
基本樂理屬于一門系統地研究了相關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課程,同時又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基礎①?;緲防碛钟兄軓姷目茖W性,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在臺上講解,學生在臺下聽,肯定會讓課程十分的無趣、死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受挫?;诖?,探討有效的教學途徑便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二、樂理教學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重要性
音樂是一種不分國界與沒有語言阻礙的一種特別交流方式。在國際交流中處于重要的地位②。音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正確的音樂傳播不但可以展現出積極向上的魅力,讓人的心靈感受凈化,同時還會對積極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帶來一定的影響。基本樂理為音樂學習的基礎,要讓學生對對音樂形成正確的理解與認識,必須要掌握好基本樂理知識③。因而,樂理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具體表現為下面幾點:
(一)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
高職校學生對于學習課本中的知識,并無表現出很高的熱情。而基本樂理知識運用了樂器演奏與流行歌曲的浸透,很好地將這一缺陷作出了填補。通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可以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各大感覺器官,提高學習活躍性,集中注意力,提高對知識的記憶度。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基本樂理知識作為一種音樂的基礎傳播方式,可以使學生從本質上了解音樂。在對其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更好地展現個人才能與特色風格,通過創作又或是表演,促進音樂才華的發展,進而推動音樂情趣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逐漸提高。
(三)有利于學生審美需求的滿足
有不少的高職校均是以為社會輸送生產前線者作為發展方向與目標的。也常常忽視了高職校學生在人生中對美的追求。因而,有著積極向上特點的樂理知識學習,則可以更好地補充高職校學生對于審美的一種心靈需求。
三、基本樂理知識的教學現狀
“因材施教”長時間以來均是教育界所倡導,但又難以真正有效地執行的一種教學理念④。高職校的定位是對職業人才的培養,培訓機構相對復雜,教育程度參差不齊,不重視樂理知識教育,學生學習態度懶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正因如此,作為一名基本樂理教師更需要開展系統的研究,深入分析與探討有效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高職院校基本樂理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深入分析學生,真正實王見“因材施教”
因為高職院校學生在成長環境、意識想法、音樂基礎以及性格特點等各個方面均有著比較大的差異性,在“因材施教”教學理念下,針對學生的差異,教師也應使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要真正的做到提升高職校基本樂理教學的效果,必須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追求與愛好,使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部分有著一定的音樂表演與音樂教育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基本樂理的教學大綱編制出具體而全面的教學內容和規劃,進而為這部分學生未來更深入地學習復調以及和聲等專業知識、技能作鋪墊之用。而針對一些本身音樂知識比較弱的學生而言,學習基本樂理則可以視之為一種嘗試。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學生是不會深入地分析相關的知識與內容的,所以,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將重點內容放在基本樂理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實際操作上面,讓他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扎實而且清晰地認識到樂理基礎知識的一些內容,同時要求他們可以在未來的工作中,適當地使用一些比較常用的基本樂理知識便可以了。
在具體操作方面,在平時進行基本樂理教學的時候,對于一些學前專業又或者是音樂專業學生,教師選擇使用的教材為李重光先生編著的《音樂理論基礎》。而針對音樂專業類的學生,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之時,必須要在內容上包含了裝飾音、移調以及轉調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同時可以將轉調移調、調與調式、和弦等設置為教學的重點。
另外,在對學前教學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案的設計時,則可以將調與調式、音程、節拍節奏、記譜法等作為教學的重點。
不管怎么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基礎與特點、愛好而設計具有可行性的教學內容,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學以致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關注的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缺乏理念指導的實踐,則是沒有目標的盲目工作。理論是人類學習以及掌撐社會的普遍規律的一種過程,而實踐便是理論的試金石,更是檢驗理念的重要標準。即使基本樂理本身是一本理論性十分強的課程,然而,當中的教學活動的最重要的功能是針對音樂實踐作出指導。所以,教師在開展基本樂理教學的時候,不可以進行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紙上談兵”,必須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將理論學習到的知識與方法運用至實踐中,教會學生如何去運用這些具體的方法與技巧。
筆者在教學實踐發現,高職學生對于實踐是很認同的。他們普遍有著喜歡參與其中,勤于動手的特點。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盡量的使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用心,更投入,同時也可以記得更深刻,并逐漸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具體而言,我們在教學《音程》一課的時候,里面便有一些內容是“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為可以使學生更明確地認識到底什么是“完全協和音程”,便可以通過具體舉例的方式來實現,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為明確地理解到什么才是“完全協和音程”。同時,還可以通過舉例到底那些屬于“不協和音程”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教師在說完上述兩個概念以后,學生是十分費解的,他們會思考,到底有什么的不同呢?他們為什么會有兩個完全相反的名子呢?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即使地引導學生開展探究與實踐,并用理論指導實踐,思考兩者之間的差異。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音譜或者是調式音階,將他們學生進行聆聽,并且在聽的過程中,尋找他們不同的地方,進而可以更為清晰地理解“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兩者之間的不同。
大量的教學實踐讓我們明白到,只有讓學生懂得獨立地思考,將由教材里面學習到的相關的理論知識運用至實踐中,才可以更為明確地掌握所每一個知識點,進而真正的提高學生思考、探索與運用能力,為未來人生道路中不斷學習與思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樂理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教師通過手寫的方式在黑板里面進行板書。然而,又會常常受到黑板尺寸的影響,寫著寫著寫不下去了,又要將原來的擦去再寫。這樣做常常會讓教學內容不連貫也不完整,同時,又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坐于后排的學生更是常常會抄不清。
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以輔助教學。在智能手機與平板十分普及的現代生活中,學生和現代媒體之間的接觸是相分頻繁的,他們對于課堂教學的需求會更高,傳統上的黑板板書的方式,沒有音樂,不能形象化,不能再現,缺乏趣味性,是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同時對于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樂理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實踐中,筆者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于多媒體音樂課件的使用是十分感興趣的,同時還能夠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肯定多媒體的優勢,學習更多的多媒體運用技術,以提高教學質量。在具體運用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動漫、音頻文件、視頻等文件的插入,全面地從聽覺、視覺等多種感覺,體會到音樂給他們傳達的各種信息。又如我們可以使用現時比較流行的音樂制作軟件Cakewalk9 ·O,這一個軟件能夠實現將音樂轉變成數字化,又可以將五線譜直接轉變為音樂。具體播放到那里,均會有明確的指示,每寫進一個音符便會得出與之相應的樂音,因而是很適合使用在樂課教學過程中的。在我們介紹到音色相關知識之時,便可以選擇木管、銅管、拉弦等多種不同樂器進行各種音色的展現。在實踐中,教師要將每一種樂器均帶來課堂上并進行演繹是很難做到的,而結合多媒體的音樂軟件。便可以通過收集這些樂器的圖片與資源,制作出多樣化的、豐富的多媒體課件以直面地將這些樂器以及它們的音色展現給廣大學生。這樣做不但可以預防因為純粹的理論知識學習讓人感受枯燥與空洞。同時,又可以讓課堂學習更加的生動有趣。在調式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讓理論知識學習更加的形象與生動、有趣。
具體而言,是先呈現樂譜給同學們進行分析,之后再播放音響,使學生可以利用聽覺,以感受與檢驗分析的效果。又或是在樂譜呈現以前,先給同學們聽聽音樂,之后引導同學們分析樂曲的調式,隨后再將樂譜呈現,以檢驗聽的效果。而在學習到節奏相關知識時,教師則能夠結合音樂軟件當中的打擊樂器,使用定音鼓、釵鈸以實現對切分節奏音型等的編寫,再在屏幕當中進行顯示與播放。這時,學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些切分節奏的強弱,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要重視基本樂器課程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深入結合現時高職校開展基本樂理課程的現狀與問題,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到深入分析學生,真正實王見“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學以致用;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地創新,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注釋:
①楊會章.淺談高職?;緲防斫虒W的有效途徑[J].黃河之聲,2015(02):76.
②申媛媛,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基本樂理課程教學現狀一一以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品牌.,2015 (01):234.
③涂韻娜,殷潔.關于民辦院?;緲防斫虒W的一些探討[J].亞太教育,2015 (13):106.
④劉可.淺談高職校基本樂理教學的有效途徑[J].音樂大觀,2013(07):66-67.
作者簡介:張雯(1994-),女,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國樂器演奏、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