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斌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位于滇中高原干熱河谷區盆地,常年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水源充足,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地理區位優勢也特別明顯,農業產業化發展優勢顯著。作為縣域支農生力軍,元謀縣聯社一直以來以服務“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為己任,通過優化信用環境,不斷加大支農再貸款投放力度,較好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為農業產業增效、農戶增收營造出較好氛圍。
一、元謀縣農村信用社支農再貸款使用和管理情況
支農再貸款作為人民銀行支持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重要政策措施和有效手段,對于“三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更好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好“三張牌”,切實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讓金融回歸本源,助力“三農”發展,2017年底,元謀縣農村信用社通過加強評級授信力度、加大農貸擴面、借力黨建平臺延伸服務觸角、簡化貸款手續不斷暢通農戶貸款渠道等措施,不斷提高對農村經濟的服務貢獻度。2017年12月,末元謀縣農村信用社投放貸款214,155萬元,較年初增長39,336萬元,同比增幅22.5%;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75,602萬元,較年初增長32,550萬元,同比增幅22.75%;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8,446萬元,較年初增長11,017萬元,同比增幅23.22%。但隨著“三農”信貸資金需求的急劇增加,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可用信貸規模出現短缺,為適應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在涉農信貸資金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人行元謀縣支行先后于2016年12月9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1750萬元,2017年12月8日到期;2017年11月2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4000萬元,2018年11月1日到期;2018年6月6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1,750萬元,2019年6月5日到期;2018年8月14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3,000萬元,2019年8月13日到期;2018年9月18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3,000萬元,2019年9月17日到期;2018年10月22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2,850萬元,2019年10月21日到期;2018年11月27日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3000萬元,2019年11月26日到期。
人行元謀縣支行通過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政策執行力度,不斷加強對支農再貸款使用情況的日常監測,嚴格區分支農再貸款和金融機構自籌資金貸款,使資金充分體現政策意圖,并加強指導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和期限。同時,為真正用足用好支農再貸款資金,更有效地發揮支農再貸款的資金反哺、政策導向、助推經濟的積極作用,元謀縣農村信用社高度重視支農再貸款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一是詳細規定了支農再貸款的使用范圍,建立了支農再貸款臺帳,支農再貸款臺帳做到要素齊全、規范;二是利用搭建“產融結合金融精準扶貧示范園”平臺、打造“新華桃李貸”信貸產品等舉措,從農產業的季節性特點出發,合理確定貸款期限,提高農戶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支農用途和作用充分發揮。三是加強對支農再貸款的督促檢查。開展貸前調查審慎發放,鎖定信貸產品用途,嚴格做好貸后監督管理工作,確保信貸投放資金真實用于產業發展,使支農再貸款使用和管理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支農再貸款管理的相關規定,投放程序和使用范圍符合規定。四是按期歸還支農再貸款。每年提前投放,到期還清,未出現不良貸款。
截至2019年2月28日,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共投放支農再貸款1,737筆,共計19,350萬元。隨著支農再貸款的有序投放,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并逐步形成規模化、品牌化,各類農產品銷量較好,形成外延服務型產業以農業為主的良好態勢,取得了較好的政策效果。
二、支農再貸款取得的成效
一是支農再貸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元謀縣農村信用社資金壓力,特別是有助于解決涉農信貸資金緊缺的困難,拓展了經營需要信貸資金支持,優化了農村信用社信貸結構,使其提高了自身經營效益和盈利水平。2018年,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實現利潤4,221.48萬元,同比上升1,261.69萬元,各項監管指標及經營業務都較往年大幅度提升,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二是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支農再貸款是合理配置信貸資源的重要政策工具,支農再貸款投放的導向性,使得縣域經濟信貸供給更加合理、信貸結構日益優化,在平衡信貸供給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導向作用。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在投放過程中,始終堅持面向農戶原則,投放范圍廣、額度小、筆數多,有效地發揮了幫助農村經濟向縱深發展和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優勢,在使農民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國家信貸支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力和在區域經濟中的話語權。
三是支農再貸款有效地推動了農村信用環境的建設。支農再貸款實際執行利率較低,元謀縣農村信用社資金成本有效下降,同時支農再貸款資金和農戶的有效對接,也進一步優化了金融機構和“三農”關系,為農戶帶來了較大的實惠以及較低的貸款利息成本,從而更進一步有效減少農戶融資成本,為農戶增收創造了條件。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申請支農再貸款分別執行4.35%和4.95%的低利率,截至2018年12月末,向全縣1,18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6,624萬元,輻射帶動轄區內1,1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支農再貸款資金共為農戶節省利息273萬元,解決了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融資難、成本高的問題,真真實實使農戶受利、得實惠,切實增強了金融精準扶貧實效,為優化農村信用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支農扶持范圍過窄,與農業多層次資金需求不相符合。目前支農再貸款投向用途多為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制繁種等產業,客觀上抑制了農戶和農業產業化多元化發展的資金需求。
二是支農再貸款期限設置較短,與元謀縣實際農業生產周期不匹配。目前現行支農再貸款期限為1年期,農業生產周期普遍在1-3年左右,支農再貸款的設置期限過短,客觀上違背了農業生產規律,容易滋生“借新還舊”的現象,間接加大農戶資金成本,造成信貸風險。
三是再貸款額度分配差異性體現不大,資金傾斜力度有待加強。2017年至今,人行元謀縣支行共向元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19,35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末,元謀縣農村信用社各項貸款余額255,234萬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為200,924萬元,涉農貸款占比78.72%。支農再貸款需求仍然有較大空間,對以農業為主導的元謀縣傾斜力度可以持續加強。
四、對策和建議
支農再貸款是一項惠民政策,如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作為具體實施的農村信用社要主動作為,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創新管理方式,因地制宜,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做細支農工作,更好的利用這一工具,提高使用效率,真正貸有所用、貸有所得。
一是建議對支農再貸款期限、投量、利率的設置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更加充分滿足于元謀縣農業生產期限和資金要求,適時降低貸款成本,降低付息壓力,真正讓農戶享受實惠,助力國家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強化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傳導效應。
二是擴大支農再貸款用途,針對“三農”貸款需求,在現有范圍內,爭取貸款投向多樣性,不局限于現行范圍。
三是進一步改進額度管理、分配模式,以涉農貸款余額作為支農再貸款分配依據,結合地區形成差異化對待、科學合理分配,對農業主導縣作適當傾斜。
四是持續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力度,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信用檔案、評定信用等級等一系列措施,為發放貸款提供更加準確、有效依據,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楚雄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