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霖 宋玉林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到數字貨幣研究大潮之中,而我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數字貨幣,更于2017年成立研究中心,數字貨幣發行的腳步越來越近,而它必將帶來會計財務方面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數字貨幣的闡述以及對國外數字貨幣研究的進度情況,突出了我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迫切性,進而對發行后可能會對會計財務方面造成的影響進行闡述,使讀者清晰明白變化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一、國內外關于數字貨幣的研究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各國紛紛發行自己的法定加密貨幣。例如以色列發行了“鉆石幣”,委內瑞拉發行了“石油幣”,其實早在他們之前,厄瓜多爾、突尼斯、塞內加爾等國就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法定電子貨幣,而這些電子貨幣可以被用來進行現金轉賬、付款等操作。與此同時,愛沙尼亞、瑞典、日本都宣布即將推出法定電子貨幣,中國、俄羅斯、伊朗、荷蘭、加拿大、丹麥、英國和愛爾蘭、墨西哥等都宣布正在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之所以各國都如此積極研究并推出法定數字貨幣,一方面是由于前段時間“比特幣”泡沫的破滅,另一方面卻是由于各國都已經從中發現了貨幣變革的方向與空間,區塊鏈技術使分賬式記賬方式更易于實現,而數字貨幣不僅在節約成本、在反假機制上有一定優勢,更能夠實現貨幣可追溯,技術可更新的趨勢,不斷促進貨幣發展進入高速路。
二、數字貨幣對會計財務的影響
從貨幣的產生到如今的廣泛運用,發行方式對于一國經濟影響至深,30年前你可能還不能想像到如今移動支付的發展已經讓現金使用不再如那時般頻繁,可能上街帶著移動支付設備(比如手機)就能輕松實現支付功能,而此刻現金的支付功能已經逐漸被取代,此時的人民幣現金更多的是一種象征與情結。當然對于人民幣現金的使用情況,城市與農村仍不盡相同,對于農村來說,目前不少人仍習慣于使用現金;對于城市來說,則是移動支付居多。無論是哪種形式,不同的發行方式必將對會計財務產生不同的影響。
電子貨幣由于其發行方式不再如同以往的由基礎貨幣通過商業銀行流通至市場上,而是基于人行信用,由人行發行,具有主權性和法償性的純數字化貨幣。電子貨幣沒有實物存在,僅以電子介質形式存在,當你需要在銀行購買理財、辦理儲蓄、甚至是購物時,數字貨幣都能夠滿足你的需要。
(一)“互聯網”因素加快會計財務工作轉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運用,越來越多的技術可以融入到數字貨幣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等的使用,對于會計財務而言,信息技術程度越高越能避免風險提高效率,因而我們的會計信息化越來越提高。而互聯網技術更使我們的會計信息化由以往的會計記賬信息化發展成為管理會計信息化,也因此產生了SAP等管理會計系統,為企業經營做出準確決策。在“互聯網+”浪潮下,大數據可以實現對企業的深度分析,物聯網及云計算則可以幫助企業跟蹤產品全流程,更快掌握供銷產品,以便作出正確決策。相比紙幣而言,電子貨幣具有發行成本低、防范假幣作用顯著以及可追蹤的特點,而且它無需銀行與清算機構參與即可實現轉賬、消費等一系列功能,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但是由于其無需銀行與清算機構參與的特性,使企業在使用法定數字貨幣時具有比使用現金方式支付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對于企業利潤、稅費以及盈虧等造成較大的變動,而這其中又對投機風險提供了土壤。
(二)“區塊鏈”技術打造變革性記賬方式
法定數字貨幣對于會計記賬方式將是很大的變革。我們都知道目前的記賬方式是各企業等會計主體分別記賬,它是以一個記賬主體為對象,對其從收入到支出的全流程進行記錄跟蹤,無法了解不是該會計主體的單位會計流程,因而對于某一筆業務來說是分割的。
而數字貨幣運用的“區塊鏈”技術恰是以“分布式記賬”與“高保密性”著稱。它通過去中心化促進交易信息的全透明,改善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同時,它又通過共識機制,利用一個交易的所有節點之間的共識來確定所有記錄的有效性,能夠防止在交易過程中數據被篡改的風險。最后,通過智能合約將這些被共識的節點連結成一個有效的數據鏈,在觸發某些條件時進行自動分析自動處理。
好比我們如今企業在使用現金貨幣進行交易過程中,從銀行取得現金實物進行會計記賬時相關的兩個科目只是銀行存款和現金,與企業其他行為無關,與其他企業無關。如果該企業與其他企業發生經濟往來,使用現金交易,那么除非企業誠實守信,主動進行正確的會計記賬,否則無法追查企業真實貿易背景,雖然目前由人行組織各行開展冠字號碼及雙流系統測試與完善,但這對于企業經濟行為依然無法有效監督,而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會計記賬的分離性,我們唯有把所有關聯企業的開戶銀行賬戶交易信息統統放到一起才有可能甄別出真實的情況。但是數字貨幣不同,從發行開始它便已經被記錄下每一個節點,使每一次交易都變得有跡可循,企業想要隱瞞事實都很難做到,同時一筆交易需要雙方同時記賬才能算真正完成,當所有節點之間以共識形成一個閉環交易圈時,會計體系才是完整的,而且相信這一切都將依托越來越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實現自動記賬、自動簽約、自動履約,從而促進會計記賬體系的不斷提高與完善。
(三)“自動化”模式推動人力的解放
在經歷了手工傳票與算盤之后,會計工作逐漸由傳統的全手工過渡為會計信息化,會計人員無需手工填制手工匯總,這些會計系統可以幫你實現,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雖然沒有了手工傳票,但依然還不是純信息化,需要我們會計人員錄入信息系統才會正式工作。而近幾年來,電子發票與會計檔案影響化、電子化趨勢讓我們看到了會計全面信息化的曙光。數字貨幣的發行依靠的就是這樣一個會計全面信息化。企業通過數字貨幣進行資金結算,開立電子發票,自動進行檔案影像化保存,全過程實現電子化,每個環節無需會計人員操作即可完成,可以將會計人員從單純而又浪費時間的會計憑證工作中解放出來,改為從事更為復雜的會計工作,諸如財務管理與決策支持等。因此,隨著數字貨幣與電子發票等技術的不斷實現,會計人員工作正變得日益輕松,他們只需要對會計記賬內容是否應當發生作出決定,而對于票據真偽、現金真偽、科目判斷、業務關聯以及時間限制上都將由智能化系統實現,無需會計人員再花時間判別和操作。
法定數字貨幣對于全社會來說,是進步,更是變革,它不僅是會計記賬方式的變革,更是整個會計體系的變革,但它并不意味著我們會計人員工作的丟失,相反對我們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盡快適合它、推動它,并掌握它。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晉寧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