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梅

【摘 要】目的:分析心內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護理情況。方法:選取本院心內科診室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91.1%顯著較高于對照組6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648,P<0.05)。結論:對心內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顯著,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心內科護理;臨床實踐;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識別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16-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Methods 90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quality nursing mo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2.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8.648,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as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quality care;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linical practice; The effect; Analysis of the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1年1月于本院心內科診室收治的90例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別28:17,年齡為30~62歲,平均年齡為(44.26±7.1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別為26:19,年齡為29~60歲,平均年齡為(45.27±6.43)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在知情條件下自愿簽署同意書;試驗前,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對比性別、年齡等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其操作步驟根據常規護理方式進行。給予觀察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具體操作如下:①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在檢查項目時需全程陪同,此過程中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實時監護和觀察;②心理護理:心內科患者由于病情較為嚴重,患者較常出現焦慮、緊張、害怕等負面情緒,因此則需要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溝通,講述成功治愈案例,疏導患者心理,消除其不良情緒,并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③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護理工作,積極詢問患者身體有無不適或疼痛,根據溝通了解患者需求,并給予滿足,布置病房環境,調置空調溫度;④健康教育護理:由于患者對自身病情不太了解,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健康知識的宣傳活動,另外告知患者及家屬在治療時應注意的事項;⑤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如:多吃含鈣高、纖維高、營養成分高的食物,不可暴飲暴食,平時以清淡為主[3]。
1.3觀察指標
本院根據自制問卷,向患者調查治療期間護理滿意程度,總分100分,非常滿意:大于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低于6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兩種不同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1.1%顯著較高于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6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648,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不斷追求,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心內科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多樣,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因身體各項機體功能逐漸下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常出現因環境不適、病情纏繞等因素的影響,對患者治療時增添許多困擾[1-3]。加上患者對病情的不了解,在心理上產生一些不良情緒,不僅對治療無任何幫助,反而會加重病情[4]。因此,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率,而優質護理的實施,主要以人性化護理為服務中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護理策略,充分展現出了優質服務的人性化、針對性的特點,加上對患者采取的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等護理措施,加強了患者對病情的了解和認知,進而更加配合治療,提升治療效率[5]。
綜上所述,對心內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顯著,實現護理價值,臨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娜.優質護理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4):126+133.
[2] 李德榮.優質護理服務在心內科護理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5):100-101.
[3] 張有瓊.優質護理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服務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08):123.
[4] 呂靜.優質護理在心內科護理服務中的臨床實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5):236+239.
[5] 王英.優質護理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服務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4):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