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摘 要】紙質病歷的管理在各大醫院向來是較為繁重的工作之一。當前大數據在醫療工作中廣泛使用,為電子病歷的應用夯實了數據基礎。電子病歷是利用電子計算機保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患者的醫療記錄,取代傳統手寫紙質病歷,它的內容包括了紙質病歷的所有信息。因此各大醫院推廣應用電子病歷,可極大地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電子病歷;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G276【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07-01
所謂病歷指的是患者在醫院診斷治療全過程的原始記錄,它包含有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等。應用電子病歷能夠實現病歷無紙化保存,進而提供存檔以及數據資料查詢等一系列的服務[1]。雖然近幾年建立的醫院信息系統(HIS)已初具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化,但是并不具備分析數據的功能,由于智能數據分析的缺失,使得借助信息化的一些新的幫助患者確診的方法和護理干預不能有效實行,因此,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的電子病歷應用前景結合本院的應用現狀展開研究。
1 當前我院的病歷信息化應用現狀分析
對于我院的病歷管理而言,其主要表現為對醫院各個病區的紙質出院病歷進行收集,將紙質病歷與電腦系統內信息進行一一核對(包括患者的姓名、病案號、首頁、住院證、入院記錄、病程記錄、出院記錄、手術記錄、麻醉記錄、影像學檢查、血液生化、病理、其他相應檢查記錄、護理記錄、長期/臨時醫囑等內容)。核對病案內資料是否完整,若發現有缺項或者漏項的內容,則需要及時通知醫生或者護士進行補充,以確保病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完成上述工作后對病歷加裝病案封皮、封底→編碼人員按照疾病分類實施編碼→質控人員進一步把控病歷質量→掃描人員對病歷進行逐頁掃描后存檔入庫。病歷資料為臨床醫生查閱患者既往診療病史、做科研寫論文提供文獻起到重要作用;為出院患者進行病歷復印,便于其醫療費用報銷和去其他醫院看病就診。
雖然當前醫院部分應用了病案管理信息化,能夠反映患者的一系列治療和護理內容,并在實行了出院病案從之前的三日到目前的一日歸檔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案歸檔率,但是在更廣泛的病案信息利用以及數據分析方面仍有所不足,全面實現電子病歷的應用依然是我院需要探討的重要內容。
2 大數據時代下應用電子病歷的前景探析
第一,電子病歷在疑難重癥患者就診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的優質醫療資源大多數聚集在一線的發達城市中,對于外地來京就診的患者而言,醫生很難完整、準確、及時地獲得其既往病史的診療資料,易出現漏差情況。電子病歷可以通過電子信息傳輸和共享功能,為醫生提供詳細完整的患者既往醫療信息,結合循證醫學決策支持功能,輔助醫生對患者的診療。電子病歷的醫療信息共享功能,支持了患者不同級別醫院間的雙向轉診、雙向交流,從而幫助患者更好的治療,也避免了多次實施不必要重復檢查,甚至是過度治療情況,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疑難重癥的早期診治、搶救,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就醫花費,最大限度的發揮醫療資源利用率[2]。
第二,電子病歷能夠即刻查詢患者的檢查數據,提高臨床診斷率。對于來院就診的患者而言,臨床癥狀不能夠作為全部的診斷依據,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影像檢查和基礎檢查才能確診,其中復雜的醫學影像數據量相對較大,若是想傳輸到臨床醫生手中,其花費的時間較多,例如:普通的一張CT圖像有大約150MB、一個基因組序列文件大約占據750MB、標準的病理圖一個大約占據5GB,若是進一步完善病歷信息化程度,在影像學檢查結果方面就可能從以往的兩三個小時的等待傳輸直接轉變為幾十秒便能夠獲取到,同時借助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不但能夠縮短診斷時間,也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第三,電子病歷的應用能為主治醫師尋找最佳治療方案作為循證依據。盡早的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將入院患者的病案加以完善,同時作為醫院的疾病診斷、治療和護理的查詢資料,讓醫生在對相似或者相同的病例出現疑問時可以查詢電子病歷,并且選擇有代表性的相關聯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幫助提升臨床的診斷率,也能夠分析同類疾病不同癥狀患者的治療方式,從而給醫生制定最優的治療方案提供理論依據[3]。
第四,對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改善具有遠程指導的作用。當今在生活習慣逐漸改變的背景下,患者的工作壓力過大,運動過少,且全社會的食品安全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若是將電子病歷系統之內的數據上傳到醫療衛生信息共享中心之后,實現醫療衛生“大數據”融合分析,進而給社會用戶提供了能夠公開信息訪問的接口,讓患者能夠自行查詢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而調整自身的生活習慣等內容,提高身體質量;另外電子病歷的聚合也能夠實現公益性的醫患雙方互動,即患者的病歷在網上便可以提供治療的建議和方案[4]。
第五,電子病歷的應用能夠為流行病的預防與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醫院內病歷進行儲存和信息資源分析、處理,并且在其中對
流行病潛在的關聯信息展開大數據分析、挖掘,進而給流行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學的預警信息[5]。
3 結束語
對處于大數據時代的我們,各行各業均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實現信息的融合,尤其是醫院的病案管理,采用大數據信息化的電子病歷,可以有效提升醫護人員書寫病歷的效率,幫助醫院更好的進行規范化管理,有助于醫學工作者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更有助于醫學科研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克堅,孟婷,江波濤.大數據時代電子病歷應用難點分析及對策[J].醫學信息,2019,32(10):1-2,8.
[2] 俞子悅,李敏,姜瑜晗, 等.大數據時代醫療信息安全現狀調查分析與展望[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2):36-38.
[3] 高雪娟.電子病歷運用中的醫患權利沖突及其法律規制[J].蘇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0(3):83-91.
[4] 朋禮青.大數據驅動下電子病歷檔案的發展[J].辦公自動化,2018,23(11):60-61.
[5] 陶小冬,朱慧.大數據時代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探索與實踐[J].現代醫院管理,2018,16(1):47-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