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樹娜

【摘 要】目的:針對冠心病患者行丹參多酚酸鹽+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對于有關指標的臨床影響。方法:隨機選擇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1月期間于我院就醫的冠心病患者,共82例。將所有冠心病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單一組和聯合組),n=41例。單一組行氯吡格雷治療,聯合組則在單一組基礎上加以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對比兩組血脂、血管內皮功能以及血小板指標。結果:聯合組血脂、血管內皮以及血小板指標,均明顯優于單一組,P<0.05。結論:對于冠心病患者行丹參多酚鹽酸+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利于改善患者血脂、血管內皮功能以及血小板指標。
【關鍵詞】丹參多酚酸鹽;氯吡格雷;冠心病;血脂;血管內皮功能;血小板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67-01
冠心病作為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具有高發生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冠狀動脈血管一旦發生病變,將會導致患者導管堵塞,心肌處于缺氧缺血狀態,難以滿足患者正常代謝需求。臨床認為,患者發病是由于血脂異常、遺傳、飲食習慣以及病毒等危險因素所致。臨床需要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緩病情發展、降低死亡率作為治療標準。氯吡格雷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能夠抑制血小板活性[1]。丹參多酚酸鹽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作為一種中藥制劑,具有抗血小板以及抗氧化的作用,能夠保護患者內皮細胞。具體用藥方法和療效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1月期間于我院就醫的冠心病患者,共82例。將所有冠心病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單一組和聯合組),n=41例。單一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42到80歲,平均(65.15±6.27)歲;聯合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4到81歲,平均(64.89±6.38)歲。2組可比,P〉0.05。
納入標準:①無過敏史;②凝血機制正常;③配合研究。
排除標準:①心律失常;②精神異常;③免疫系統障礙;④妊娠或哺乳期;⑤嚴重高血壓。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調脂、擴張劑、降壓以及抗血小板藥物等常規治療。
單一組行氯吡格雷治療。患者入院當天服用300mg氯吡格雷,入院第2d,減少用藥劑量為75mg,1次/d。14d為一個療程。
聯合組則在單一組基礎上加以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服用氯吡格雷方法和單一組相同。加以丹參多酚鹽酸給予聯合治療,靜脈輸注200mg丹參多酚鹽酸和200ml生理鹽水混合液,1次/d。14d為一個療程。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血脂、血管內皮功能以及血小板指標。血脂包括:血脂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管內皮功能:一氧化碳(NO)、丙二醛(MDA)以及內皮素-1(ET-1)。血小板指標CD62p、CD63。
1.4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均行統計學軟件(SPSS17.0)計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于兩組患者有關臨床指標進行對比:聯合組血脂、血管內皮以及血小板指標,均明顯優于單一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伴隨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該類疾病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血管內皮功能異常作為冠心病患者的引發因素,將會促進血小板激活,聚集血小板,進而形成血栓。
氯吡格雷作為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不僅可以阻止血小板的擴增以及血小板受體的結合,同時,還能夠控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是單用氯吡格雷的治療措施難以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中醫領域認為,冠心病屬于“胸痹”范疇,心血瘀阻作為引發病變的基礎,將會導致患者機體運行不暢、靜脈阻滯,因此,中醫認為需要以補益心氣以及活血化瘀作為治療關鍵。丹參多酚酸鹽是一種丹參成分濃縮劑,能夠達到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氧化的藥效作用,擴張患者血管的同時,充分發揮出活血化瘀的療效,進而保護了患者的心血管系統[2]。
本次研究表明,聯合組血脂、血管內皮以及血小板指標,均明顯優于單一組,P<0.05。因此可見,通過行丹參多酚酸鹽+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小板以及血管內皮功能。
參考文獻
[1] 高文俊.丹參多酚酸鹽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對血脂、血管內皮功能、血小板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06):745-748.
[2] 萬紅兵,程金榮.丹參多酚酸鹽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對患者hs-CRP、血管內皮功能、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5):40-42+46.